1. 唐诗宋词还有什么曲
《明月几时有》、《千百度》、《半城烟沙》、《涛声依旧》、《在水一方》。
1、《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出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时“明月几时有”也是歌的名字。邓丽君和王菲都演唱过。
2、《千百度》。《千百度》的词曲创作以及编曲均由许嵩一人完成。而歌名的灵感来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半城烟沙》。《半城烟沙》是许嵩演唱的一首中国风原创歌曲,由许嵩作曲、填词。《半城烟沙》这首原创歌曲,也是搜狐畅游2010武侠网游旗舰巨作《天龙八部2》的主题曲。
4、《在水一方》。琼瑶为电影《在水一方》写下的主题曲《在水一方》,歌词几乎就是对《诗经·蒹葭》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5、《涛声依旧》。让毛宁红遍大江南北的那首《涛声依旧》,即是陈小奇以古诗词为灵感的代表性创作之一。歌曲化用唐代张继《枫桥夜泊》,如“渔火”“钟声”“枫桥”“客船”“月落乌啼”,这些经典的意象加上久别重逢和旧船票的合理想象,重构出一个全新的故事,却感人至深。
2. 什么的唐诗什么的宋词什么的元曲
这些文学样式排列顺序应该就是: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理由是诗经是我国最早诗歌总集,它是战国时期编辑的,所以最早,唐诗当然是唐朝,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宋词有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元曲有关汉卿,马致远等,顺序从唐宋元时间先后发展的。
3. 唐诗宋词什么曲什么小说
唐诗:李白《行路难》、《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杜甫《登楼》《江南逢李龟年》、白居易
宋词:李清照 《如梦令》 、柳永、辛弃疾、范仲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明清小说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
4. 唐诗宋词歌曲有哪些
《人面桃花》、《虞美人》、《独上西楼》、《胭脂泪》、《人约黄昏后》。
1、《人面桃花》
相关古诗词: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演唱:邓丽君;作词:陈蝶衣;作曲:姚敏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是对人常带三分笑,桃花也盈盈含笑舞春风。
烽火忽然连天起,无端惊破鸳鸯梦。
一霎时流亡载道庐舍空,不见了卖酒人家旧芳容。
一处一处问行踪,指望着劫后重相逢。
谁知道人面漂泊何处去,只有那桃花依旧笑春风。
2、《虞美人》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虞美人》
演唱:文杰;填词:陆新桥;作曲:蒋才胜
烽火葬香魂,难葬情义真。
不悔当年为君许下,弱柳女儿身。
南征北战一路跟,不恋繁华恋一人。
英雄梦断独自偷生总不忍,虞美人惹谁泪纵横。
快意恩仇斩断难舍的眼神,虞美人乱了琵琶声。
笔蘸西风书写最美的诗文,乌江水滚滚。
腮畔雨纷纷,四面楚歌吟唱此情。
此刻已黄昏,霸业未成莫转身。
何年相逢莫相问,能陪大王醉笑此生已无恨。
虞美人美了几度春,弦上心事醉了天下多少人。
虞美人为爱不顾身,一个情字断了古今多少魂。
虞美人美了几度春,弦上心事醉了天下多少人。
虞美人为爱不顾身,一个情字断了古今多少魂。
3、《独上西楼》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相见欢》
歌唱:邓丽君;填词:李煜;谱曲:刘家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4、《胭脂泪》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乌夜啼》
演唱:邓丽君;填词:李煜;谱曲:刘家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
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
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5、《人约黄昏后》
相关古诗词:宋·朱淑真《生查子》
演唱:邓丽君;作曲:翁清溪
去加曲谱图片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 唐诗宋词还有什么曲子
1、《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唐代:李白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译文: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2、《听颖师弹琴》唐代: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译文: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3、《听弹琴》唐代: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译文: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4、《听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5、《省试湘灵鼓瑟》唐代: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译文: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6. 唐诗宋词还有什么曲目
《吹梦到西洲》(黄诗扶);《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五色石南叶);《水龙吟》(HITA);《山鬼》Winky诗
7. 好听的唐诗宋词歌曲
诗词唱成歌曲有:
1、人约黄昏后
人约黄昏后邓丽君 - 淡淡幽情
歌曲《人约黄昏后》,歌词为朱淑真《生查子·元夕》(一说为欧阳修所作),邓丽君演唱。
《生查子·元夕》
【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清平调
歌曲《清平调》,歌词为李白《清平调》三首,邓丽君、王菲演唱。
《清平调》
【唐】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3、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龚玥 - 金装小月
歌曲《月满西楼》,歌词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龚玥演唱。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思君
思君邓丽君 - 淡淡幽情
歌曲《思君》,歌词为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邓丽君演唱。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5、几多愁
几多愁邓丽君 - 淡淡幽情
歌曲《几多愁》,歌词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邓丽君演唱。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枉凝眉
枉凝眉于文华 - 于文华单曲集
歌曲《枉凝眉》,歌词为曹雪芹《枉凝眉》,于文华演唱。
《枉凝眉》
【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7、别亦难
别亦难徐小凤 - 别亦难
歌曲《别亦难》,歌词为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徐小凤演唱。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 震撼·滚滚长江东逝水
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为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演唱。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9、独上西楼
独上西楼邓丽君 - 邓丽君精选1
歌曲《独上西楼》,歌词为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邓丽君演唱。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0、芳草无情
芳草无情邓丽君 - 淡淡幽情
歌曲《芳草无情》,歌词为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邓丽君演唱。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1、胭脂泪
胭脂泪邓丽君 - 淡淡幽情
歌曲《胭脂泪》,歌词为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邓丽君演唱。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2、满江红
满江红鲍国 - 美丽中国
歌曲《满江红》,歌词为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鲍国演唱。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3、忆江南
忆江南陈俊华 - 华之韵
歌曲《满江红》,歌词为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鲍国演唱。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4、菩萨蛮·小山重叠
菩萨蛮·小山重叠洗凡 - 菩萨蛮.人人尽说
歌曲《菩萨蛮》,歌词为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冼凡演唱。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15、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王菲 - 菲靡靡之音
歌曲《但愿人长久》,歌词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菲演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 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什么
一、 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① 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二、赋
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词藻、对偶、押韵的文体。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
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
古人"辞""赋"合称,是因二者都体形灵活,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且允许有错落参差;从风格上看,都讲究文采,多用铺张手法。二者的区别是:"辞"在句中或结尾多用"兮"以调节音节,而"赋"则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韵文中夹杂完全不押韵的散文语句。
三、骈体文
是以双句(即俪偶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与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最大特点是,全文用对偶句组成,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对称,词性、词义相互合对。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唐初仍沿习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
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
四、词
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五、小说
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按篇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1、志怪小说
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如《搜神记》。
2、轶事小说
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谈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是一种小说。
3、传奇小说
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一般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吸取题材的宝库。其源出于六朝"志怪"。
4、话本小说
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为传授别人。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5、章回小说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
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内容。每回开头常有诗词。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6、谴责小说
以揭露社会弊病,并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7、演义小说
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是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六、散文
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
按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记叙散文--以记人、事叙、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记叙描写,达到托物咏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常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导人们去追思和联想。
议论散文--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
1、古文
指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别于骈文而言。唐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骈俪的文风,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体文,并称散体文为古文,后用为散文的专称。
2、记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⑤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梦溪笔谈》。
3、古议论文体
①原:古代探源究理的议论文体。《原君》(黄宗羲)
②辨;是古代明辨是非的议论文体。
③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马说》《师说》
④论:古代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六国论》
4、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属议论文体
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论积贮疏》(贾谊)
②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陈情表》(李密)
③策:科举考试问之于策而令应举者作答被称之为策问的文体。
④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邹忌讽齐王纳谏》
5、序、跋
6、赠序
古代文体之一,是为赠别而写的。《送东阳马生序》
7、史传
①本纪:传记的一种,专门记述帝王事迹。
②世家:主要叙述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
③列传:用于记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迹,也有用来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
8、报告文学
散文中的一种新兴样式,是特写、文艺通讯等的总称。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迅速及时的报道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事物,具有新闻性、形象性和政论性的特点。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9. 唐诗宋词还有什么曲调
现存宋词词牌名八百多种,可惜原来的词曲流传遗失,以至于我们今天只能欣赏到词牌名和词的内容,而无法听到那些原本很美丽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