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理论学说
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科学界流行一种生命力学说:人们只能合成无机物质,不能合成有机物质,尤其是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更不可能。这也是当时人们划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标准。
2. 流行的论述
内容是价值的载体,主流价值通过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内容表达出来,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我们推进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尽可能创造更丰富更多彩的新闻报道和文化产品,同时尽可能地提高信息密度、思想深度和影响力度。要体现思想的厚重,追本溯源、阐幽发微,揭示本质、讲明趋势,在扎实饱满、严谨缜密的论述中让新闻更具说服力。要善用故事的轻盈,通过细节、情节、画面和意境,把动机、态度、主张和倾向巧妙蕴藏其中,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手法让产品更有感染力。
3. 什么是流行学说
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把空气看成是一种物质.到了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氧气;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则较早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4. 流行理论学说英语
“变换价值”理论。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是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创作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是为当时落后的德国加速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服务的。它从民族利益出发,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认为流行学派的学说体系的根本缺陷之一就是世界主义。李斯特的这些理论对遏止斯密学说对德国工业的威胁,协调德国政界、实业界和舆论界的意见,化解德国地主对保护主义的反对,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 学说 理论
建构主义:韦伯、齐美尔——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结构化理论,核心概念行动
功能主义:斯宾塞、涂尔干——结构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核心概念系统
功利主义:马歇尔、帕累托——交换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核心概念理性
结构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理论、结构主义——交往理论、后结构主义,核心概念结构
总之三大家分别开创了实证主义、理解社会学和批判理论的道路,外加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到现代成为由功能主义及之后百家争鸣形成的学派鼎立时期。大约以吉登斯出版《资本主语与现代社会理论》为界,西方社会学进入当代,开始了理论综合的时期,各家在各自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别的理论,创立自己的学说。
6. 流行传播理论
时间区别:流行只是在某一个时间段之内比较广泛传布的一种信息或某种事物。真正的时尚是一种内涵,是一种渊博。时尚是永久性的,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淡忘,被抛弃。
范围区别:流行是大众化的,而时尚相对而言是比较小众化的,是前卫的。流行的意义很简单,一种事物从小众化渐渐变得大众化,则便是流行。而时尚不仅是形容事物,往往是形容一个人的整体穿着、言行、事态等。
定义区别:“流行”在字典里的意思:广泛传布;盛行。“时尚”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外在行为模式很快流传于社会的现象。
流行是一时的风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 潮流就是一些比较受人欢迎的,普遍的人都很喜欢,中意的事物。 流行:是一个动名词,简单地讲是文化与习惯的传播。 流行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就成了潮流
7. 关于流行的学说
三大进化论
人类三大进化理论:阿奇舒勒(Genrikh Saulovich Altshuller, 1926-1998)的技术系统进化论,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的生物进化论和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因为早期的地质学研究而著名,后来他又提出科学依据,证明所有生物物种是由少数共同祖先,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而演化而成的。到了1930年左右,达尔文的理论成为演化机制的主要诠释,并成为现代演化思想的基础,在科学上可对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致而合理的解释,是现今生物学的基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和人起源于猿的论点迄今深入人心。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荒谬论点,给当时的宗教势力以沉重打击。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他颠覆了世界,虽然并不完全”。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比达尔文小近二十岁,是达尔文的同时代人,也是达尔文理论的拥鼎和发展者。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是在理论上阐述进化论的英国哲学家先驱。斯宾塞1902年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他是著名哲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一生写作为生,著作颇丰。
阿奇舒勒(Genrikh Saulovich Altshuller,1926-1998)比达尔文,赫伯特·斯宾塞晚出生一百多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百废待兴而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世纪黄金二十年代出生。那个时候的世界,已经摒弃了神创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再是异端学说,而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观点。还有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也很有市场。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技术系统的进化论的观点在前苏联应运而生,成为解释人类技术世界创造力的一种比较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并在前苏联的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阿奇舒勒TRIZ理论三个核心思想:
1、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2、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3、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