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歌风格有哪些
民谣主要是指20世纪以后,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具有都市化特征的流行民谣.提到这种在都市中传唱的民谣,我们必须从20世纪40年代,以彼特??西格(Pete Seeger)为代表的美国现代民谣运动开始分析.
在民谣运动中,作品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根据古老的传统民谣改编的曲目;另一种是按照传统民谣风格创作而成的创作民谣.不管是哪种倾向,在演唱上都保留了传统的民间叙事歌(Ballad)的特征.演唱并不过分讲究声乐技巧,主要以自然声为主。
由于民谣的旋律相对较为平稳,这一点决定了民谣唱法浅吟低唱的特征.同时,民谣的题材大部分都是叙述性的主题,就像两者之间相相互交谈的口吻,这一点也决定了民谣的演唱不可能大声.介是有一个概念是不能混搅的,浅吟低唱并不代表懒散无力,声音的状态应该是积极的,气息更应该自然流畅,只是语气不需过分夸张.就像说话一样,夸张的语气一般很少出现在实际生活中.
随着民谣运动的高涨,50~60年代民谣进入了它的高峰时期,并且还政治抗议运动发生了密切联系.不管主题发生怎样的转变,演唱方式始终还是叙述发生的浅吟低唱.只不过从50年代开始,随着流行音乐商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民谣也变得更加流行了.
此时,演唱形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独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以及混声合组合相继诞生.他们保留了浅吟低唱的演唱特征,延续了口语化的叙事风格,在此基础上开始强调旋律的和声效果,并且也更加注重歌曲的旋律性.
2. 民歌有几种类型
民歌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1、号子: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2、山歌:
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等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
3、小调:
中国汉族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3. 民歌风格有哪些特点
我国的民族声乐从广义上讲,是包括民间歌曲﹑戏曲﹑曲艺及含此三种风格的歌曲的演唱。从狭义上讲,是指演唱民族或带民歌风的歌曲。其中民间歌曲是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地方色彩的乡土音乐,它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音乐文化渊源。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是我国民间音乐主要类别之一。
4. 什么叫民歌以及特点
民歌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1、号子: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2、山歌:
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等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
3、小调:
中国汉族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5. 民歌都有哪些
张学友:《祝福》《一路上有你》《吻别》《心碎了无很》
张信哲:《别怕我伤心》《爱就一个字》《过火》
张雨生:《大海》
任贤齐:《心太软》《天涯》《伤心太平洋》《浪花一朵朵》《少年游》
周华健:《朋友》《花心》《让我欢喜让我忧》《爱相随》
毛宁:《涛声依旧》《晚秋》
经典老歌很多,这些是我一直收藏着的 ,希望你喜欢
6. 民歌风格有哪些种类
我国的民歌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与变化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各民族自己的多品种的民歌形式,这其中以汉族北方的山歌和南方的小调最有影响力和最有穿越时空界限之能力,并作为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北方的山歌具有粗犷质朴、直爽豪放的特点,如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以及内蒙的《爬山调》等,给人以一种身居山间旷野之中,领略高原牧场自然美景的爽朗舒畅之感。
而南方则以江苏的小调为最有特色,如歌曲《茉莉花》、《无锡景》、《姑苏风光》等,曲调细腻委婉、脍炙人口、柔和而又流畅,给人以鸳鸯戏水、鸟语花香,小河潺潺流水之美感。
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民歌风格,代表了中国民族唱法的基本表现风格,但在唱法的技能技巧方面,民族唱法还强调“字正腔圆”,注重发声的自然性和声音靠前、在行腔咬字中唇与齿的有力配合,以获得“字清”而“韵正”的最佳效果等特点。
7. 民歌风格有哪些类型
1、古典音乐分为无伴奏音乐、古典、古典流行、摩登古典、中世纪、新古典、歌剧/混合古典等。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2、乡村音乐分为当代乡村]、乡村、乡村流行、乡村摇滚、城市乡村、传统乡村等。乡村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美国南部,其根源来自英国民谣,是美国白人民族音乐代表。乡村音乐的特点是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事性,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亲切热情而不失流行元素。
3、爵士音乐分为爵士放客、拉丁爵士、灵魂爵士、混合爵士、爵士流行、轻松爵士等。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美国,诞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音乐根基来自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爵士乐讲究即兴,以具有摇摆特点的Shuffle节奏为基础,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4、流行音乐分为独立流行、传统流行、巴洛克流行、室内流行、拉丁流行等。流行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从音乐体系看,流行音乐是在叮砰巷歌曲、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索尔音乐等美国大众音乐架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其风格多样,形态丰富。5、摇滚音乐分为另类摇滚、黑金属、布鲁斯摇滚、民谣摇滚、放克金属、死亡金属等。摇滚乐,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受到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叮砰巷音乐的影响发展而来。早期摇滚乐很多都是黑人节奏布鲁斯的翻唱版,因而节奏布鲁斯是其主要根基。
8. 民歌演唱风格有哪些
民歌的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1、号子:(也称之为劳动号子)号子具有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歌曲节奏与劳动节奏统一,旋律节奏固定,一般演唱时为领者即兴,和者衬词的形式。号子从歌词题材上分为农事号子、工程号子、林业号子、船工号子、搬运号子与作坊号子。
2、山歌: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停脚小歇时,为抒发内心情感,或向远处的人传递情意、对答传语的即兴编唱,多在户外演唱。具有直畅性、单纯性、自由性,同时旋律起伏大,多采用上下句结构,句子多对偶。可大致分为爬山调、山曲、信天游、花儿、客家山歌、闽粤赣山歌。
3、小调:人们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会等场合中演唱的民间歌曲,也就是说,除了劳动号子、山歌以外的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可以归入这一类之中。小调常由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演唱,流传性广,节奏均匀,旋律丰富,歌词多采用长短句。
9. 民歌的风格
1、《半个月亮爬上来》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王洛宾根据西北地区民间音调创作的一首民歌。既保留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质朴无华,又显现了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段,因其曲调优美、意境深远、易于学唱而流传全国。
2、《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经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3、《敖包相会》
《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这首歌不仅描绘了草原夜空的辽阔、明朗,同时也诉说着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故事。历经半个多世纪,依旧传唱不衰。
4、《紫竹调》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
5、《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由王洛宾创作。这首歌既有哈萨克民歌的特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作为王洛宾最珍视的歌,属于王洛宾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歌曲,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6、《茉莉花》
《茉莉花》流行于全国各地,是我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歌曲通过赞美茉莉花,借花抒情。
7、《鸿雁》(汉语版)是由吕燕卫作词,乌拉特民歌作曲,呼斯楞演唱的歌曲,该曲收录于呼斯楞2009年10月1日发行的专辑《塞北》中。(蒙语版)由额尔古纳乐队演唱,该曲是电视剧《东归英雄传》的插曲。
8、阿里郎,全称阿里郎打令,是著名的韩国人、朝鲜人、朝鲜族歌曲,也是朝鲜半岛最具代表性的民歌,阿里郎被誉为朝鲜民族的“第一国歌”、“民族的歌曲”。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最常听到的是流行于韩国京畿道一带的“本调阿里郎”。
这版本的流行是因为它成为1926年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后来该曲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被用作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进场音乐。《阿里郎》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属于小调。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10、《谁不说俺家乡好》由吕其明、杨庶正、肖培珩作词作曲,歌曲取材于胶东民歌《王二小赶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乐段作为写作手法,旋律音调具有典型的山东民歌的风格。被认为是一首山东新民歌,以山东民歌风味,唱出了沂蒙地区大好风光和军民鱼水之情。
10. 民歌风格的流行歌曲
真的好想你 (周冰倩) 2. 梦里共醉 (梅艳芳) 3. 傻瓜 (苏慧伦)
4. 爱 (小虎队) 5. 海阔天空 (beyond) 6. 上海滩 (叶丽仪)
7. 谁的眼泪在飞 (孟庭苇) 8. 梅花三弄 (姜育恒) 9. 大海 (张雨生)
10. 送别 (蔡琴) 11. 飘雪 (陈慧娴) 12. 感恩的心 (欧阳菲菲)
13. 是你给我一片天 (成龙) 14. 心雨 (高胜美) 15. 情人 (杜德伟)
16. 胭脂扣 (梅艳芳) 17. 敖包相会 (蔡琴) 18. 吻别 (张学友)
19. 水手 (郑智化) 20. 生日快乐 (伊能静) 21.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邓丽君)
22. 朋友 (谭咏麟) 23. 爱你 (郭富城) 24. 一剪梅 (张明敏)
25.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裘海正) 26.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孟庭苇) 27. 涟漪 (陈百强)
28. 明天会更好 (罗大佑) 29. 永远爱着你 (草蜢) 30. 回家 (顺子)
31. 梁祝 (吴奇隆) 32. 浪人情歌 (伍佰) 33. 你的样子 (罗大佑)
34. 红日 (李克勤) 35. 屋顶 (吴宗宪) 36. 样样红 (黄安)
37. 女人花 (梅艳芳) 38. 朋友别哭 (吕方) 39. 昨日重现 (高胜美)
40. 最浪漫的事 (赵咏华) 41. 爱要怎么说出口 (赵传) 42. 七天七世纪 (李天华)
43. 我是真的爱你 (张信哲) 44. 相逢在雨中 (黎明) 45. 精忠报国 (屠洪刚)
46. 爱如潮水 (张信哲) 47. 挪威的森林 (伍佰) 48. 留恋 (陈慧娴)
49. 回家 (王杰) 50. 情人 (beyond) 51. 大约在冬季 (齐秦)
52. 祝你一路顺风 (吴奇隆) 53. 谢谢你的爱 (刘德华) 54. 铁血丹心 (罗文)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