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衣妆图片
司凤和应渊妆容其实没有很大的差别。司凤的额头上没有花钿,而身为神仙的应渊帝君头上是有花钿的,应渊帝君身穿白衣掀起飘飘不染尘埃,看上去就有种高不可攀的距离感。而司凤身穿青衣银冠束发展现了意气风发的少年。所以除了人设不同,两个角色在剧里的造型也差别很大,妆容在后期就能看出他的差别。
2. 青衣妆怎么画
1、清洁护理:
在化戏曲妆之前一定要将皮肤清洁干净同时做简单的护理,这样才能防止上妆之后,油彩侵入到皮肤造成皮肤的各种问题,包括毛孔粗大、皮肤干裂、出油冒痘、色斑黑头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让之后的妆容更加的服帖,不会造成浮粉或者是脱妆等情况;
2、化底色:
戏曲妆中的底色需要用红白油彩调配成嫩肉色,之后拍到自己的皮肤上,一定要拍的均匀,要掌握好油彩的厚度,太薄会露出自己本身的皮肤颜色,而太厚看上就去如同戴了面具非常呆板,同时也要根据舞台的灯光、人物身份等来拍底色;
3、拍腮红:
在我们化妆的时候都习惯性的涂或者刷晒红,但是因为戏曲妆所需要的是油彩,所以需要用拍打的方式,将腮红拍到皮肤上并让其融进底色油彩,颜色最好采用玫瑰红更为自然,上眼皮部位的腮红是最红的,而在衔接的位置一定要融入的非常自然;
4、定妆:
在平时的妆容中,我们都知道要定妆防止脱妆的情况,同样戏曲妆中也需要定妆,定妆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先从底色开始敷之后再敷腮红,最后将脸上的浮粉弹去;
5、涂胭脂:
胭脂和腮红的方式基本一致,但是两者的不同是胭脂可以让面部的妆容更加的鲜艳,一定要记得上眼皮的色彩是最深的;
6、画眼圈:
相对于普通的妆容来说,戏曲妆的眼圈要夸张一些,但是在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根据模特的眼睛形状和人物的高矮胖瘦来化,如果化的过度了那么画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好;
7、眉毛:
眉毛也是戏曲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要根据人物,比如青衣花旦需要化的就是柳叶眉,同时也要根据人物的长相去化,这样才会有立体感;
8、嘴唇:
首先要先用大红油彩将嘴唇的边缘勾勒出来,其次要根据人物的嘴唇以相反的方式来化。比如唇薄的要化鼓,嘴巴大的要化小。
3. 青衣服饰图片
薛平贵——戴黄鞑帽,是帝王行装便帽。挂黑三髯。穿红龙箭衣、黑绣龙马褂,领上围三尖,系大带,下穿红彩裤,足蹬青厚底。手持宝剑、马鞭。箭衣、马褂本是源自清代服饰,加入戎服标志“三尖领”,使之成为了京剧服饰中特有的军用行服。用于行路场合的王侯、武将。
王宝钏—梳大头。戴银泡头面,为铜制镀银,呈半圆形球状体饰物。穿青素褶子,蓝边白裙,系白腰巾。凡京剧中此类扮相之青衣,均表示家境贫寒、寡居等。手持竹篮、小铲刀。
4. 青衣妆面图片
一、化妆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勾画的脸谱干净、美观,在化妆前必须剃掉全部头发和胡须,尤其不能留鬓角和脑后面的头发,否则将使整个脸谱污浊。然后再洗掉脸上的油垢和汗迹。
二、打粉底:
用水白粉,即用水和甘油调好的齑粉,在脸上涂抹均匀,再用手把涂抹在脸上的齑粉揉开,做到没有一处遗漏,尤其是鼻窝、眼窝、嘴窝都要揉到,不能有空白点。
三、揉腮红:
用红色的胭脂在印堂和左右两腮的地方涂抹出三个圆形的、直径在—·寸至二寸左右的红晕,涂抹时要从圆心中间向四周揉开,由中间深向四周逐渐越来越浅,直到与脸底色自然衔接,不能有轮廓线。
四、勾画白粉:
在勾画“豆腐块儿”的时候要首先画出轮廓线,然后填匀填满,所画的白粉“豆腐块儿”根据不同的要求,画得有大有小,但是再大,左右两边不能超过眼角,上面不能超越眉毛。下面不能超过鼻子,轮廓要清晰,两边要对称。
五、勾画眉眼:
眉眼的线条要求美观、简练、干净,对称并富于神韵。先勾画眼睛,再勾画眉子,在印堂和眉心的地方必须要勾画简易的蝙蝠、寿字等装饰性图案。接着画出嘴岔、鼻毛、眼线和“豆腐块儿”的底线以突出“豆腐块儿”的轮廓。丑老脸的眉子和皱纹线要用白线勾出,例如《女起解》的崇公道。
《群英会》的蒋干与《审头刺汤》的汤勤是两个典型丑角,蒋干是腰子型粉脸勾尖眼,汤勤是方型“豆腐块儿”粉脸勾菱形眼,因为蒋于是不穿官衣的官衣丑,汤勤是穿着官衣的’方巾丑。
六、无论是否戴髯口,丑角都要画嘴岔。
画法是用红油彩按自己的嘴唇轮廓画出,然后再用白色毛笔勾——白色边线,戴髯口的角色为什么也要画嘴岔呢?这是因为丑角的髯口如吊褡儿。八字、反八字(即二挑)、丑三绺等都要露出嘴来,很难遮住嘴。
丑角的脸谱——一要传神,二要干净,三要美观,最忌讳的就是——一个脏字。有人为了突出丑角的花哨和幽默,以为勾画得越花越多就越好,如胡乱添画痞子、疮痣等,其实这种画法的结果只能越画越脏令人生厌。在目前的京剧舞台上,除《打渔杀家》的教师爷因为以打架为职业,是个地痞无赖,所以他的太阳穴可以破例画一个膏药,其他角色一律不得画膏药和痞子等。
在画白粉“豆腐块儿”时,由于甘油的作用,画上的白粉又白又亮,而且不会有裂纹。在勾画眉眼时,要注意运笔的方向和笔锋,例如鼻毛要从鼻孔内向外再向上挑出,才有神气。如眉毛等都要一笔画出,不能反复描画,这就要求丑角演员注意学习各种脸谱的画法和勾画的技巧等。
京剧国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京剧艺术的队伍,让京剧传播到世界各地。国粹能够后续有人,是所有京剧大师共同的愿望,愿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最开阔燎广的梨园大舞台,让充满无限魅力的京剧艺术遍地开花!!!
5. 最美青衣图片
人间尤物是青衣台上的青衣女子青衫鼓荡,水袖飘忽,亦真亦梦,一个云手,一个盘腕,一个转身,几步圆场,到水袖的轻颤,眼神的流转,指尖的兰花形状,面庞的百媚千娇,精致致攒出来的一个女人,腼腆,淡秀,恬静,妩丽,包含着中国传统女子所有的风情,堪称人间尤物。中国戏剧里扮相最美,唱腔最美,身段也最美的当属青衣。曾有人说,“青衣是梦。是男人的梦,也是女人的梦;是一个人的梦,也是一代人的梦。”
6. 青衣扮相 图片
因为马伊琍的容貌和外形给人的感觉更偏青衣一类的角色。2005年,她在张黎导演的电视剧《锦衣卫》中出演的倾国美人客印月扮相十分惊艳,只可惜未引起太多关注。
7. 青衣妆容图片
底色底色由红、白色的化妆油彩调配成嫩肉色。 拍底色的顺序是先脑门、鼻子、下巴后拍两颊、两腮和脖子。要注 重是拍底色,不是抹,要拍
8. 青衣化妆图片
京剧的人物化妆特点
京剧演出化妆从艺术表现形式上,可分为面部化妆和发式梳挽两部分。
1、面部化妆分为两种:俊扮和勾脸。俊扮又称素面,主要用于生、旦(彩旦除外)行当的面部化妆;勾脸,主要是对净、丑而言,需要按谱式进行面部化妆,统称为脸谱。
2、京剧演出各行当的发式有很多种,如甩发、发髻、蓬头、飞鬓、孩儿发、旦行的发式等。
“俊扮”的基本用色是红色、肉色、黑色。肉色作为底色,红色用来敷腮和双唇,黑色用来描眉及勾勒眼圈。青年男女人物的底色较淡,红色较浓,以突出中年人的稳重端庄;老年男女人物基本不着红色,以表现其衰老的面色;儿童角色两眉之间点一个或两个圆点,表现儿童的天真烂漫和幼稚之气。
面部化妆是每一个演员的基本功。除净、丑行依照脸谱谱式化妆之外,各个行当角色的面部化妆都有各自的程序和技法。如旦角演员化妆,要结合自己的脸型精心设计,用片子和油彩为自身“扬长避短”,通过化妆使人物更加靓丽,更加突出人物性格。
旦角面部化妆程序如下(以青衣、花旦为例):
拍底色:由红、白色化妆油彩调配成嫩肉色,拍均匀;涂腮红:用大红色化妆油彩,略加玫瑰红色,自眼窝以下直到双腮,均匀拍打(留“三白”,即额头、鼻梁、下颏);定妆:用粉脂薄薄敷粉,使面部肤色白里透红;涂胭脂:在涂红的部位,用胭脂色再涂上一层,使面色更为娇艳;勾眼圈:丹凤眼;描眉毛:柳叶眉;画嘴唇:樱桃口。
9. 青衣图片大全唯美
答,刘长瑜和杜近芳,都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杜近芳师从梅兰芳,王瑶卿等京剧大师,从事青衣旦角。五六十年代,杜近芳主演的传统剧目及谢瑶环等新编京剧,曾风麾京城,深受业内好评。
刘长瑜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师从京剧大师荀慧生,从事花旦行当。六十年代后期,她出演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这一角色,形象俊朗,唱腔优美。受国內京剧爱好者喜爱。
应该说杜近芳从事青衣,刘长瑜唱的是花旦,行当不一样。但各自都是京剧表演艺术家,都非常出色。上世纪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早期,杜近芳名气大些。六十年未期及以后,现代京剧兴起后,刘长瑜名气更大。
10. 青衣绘画图片
墨染:指戏剧中的一种角色。墨染青衣颜,就是指戏剧演员(青衣)上妆。青衣,指戏剧角色之一。扮演庄重的中年或青年妇女,因穿青衫而得名。颜,即面孔、面颜。墨,这里指喜剧角色上妆用的各种颜料。
戏剧是由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