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典对联有哪些
1.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2.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解缙) 3.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唐伯虎) 4.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唐伯虎) 5.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最妙 6. 妙人儿倪家少女 武士心志在止戈/大言者诸葛一人/钟山寺峙立金童 7.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8. 风起大寒霜降屋前成小雪 日照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9. 水底月为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10.闭门推出窗前月 投石冲开水底天 11.日在东,月靠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位左,子居右,世间配定好人 12.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3.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14.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无妙小柴胡 15.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16.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17.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18.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19.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20.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21.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吴 人中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 22.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23.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24. 十口心思 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 赏风赏月赏秋香 25. 竹寺等僧归 双手拜四维罗汉 木门闲可至 两山出大小尖峰 26.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27.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28.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 29.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杭州清代行宫花园古亭柱联) 30.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31.烟水亭 吸水烟 烟从水起 风浪井 搏浪风 风自浪兴 32.一盏清茶 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 施施施施主之才 33.一色水天秋,却难洗三字污秽 双清风月夜,正好分两世精忠(杭州西湖岳坟联) 34.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35.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36.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37.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38.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39.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40.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2. 对联大全有趣的对联大全
出联为“一横一竖皆有趣”,七个字出现了三个数词,即两个“一”一个“皆”,并且“横竖”表述的是书写的基本笔画,与几个数词组合起来就都非常“有趣”,这个出联很是精巧。其音律结构为“平平平仄平仄仄”,也是变化多端。根据以上分析,试对一联,即:
上联:一横一竖皆有趣,
下联:半丝半缕恒无为。
3. 有意思的经典对联大全
春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灯谜: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
会计(打一成语)——足智多谋
逆水划船——力争上游
4. 经典对联有哪些内容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
5. 十大经典对联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时间可笑之人.
上联:炎帝居离宫借来甲乙生火 下联: 祝融镇南方派去丙丁克金
上联:火德宏炎昭日月 下联: 神威显赫镇乾坤 横批:灵鉴春秋
上联:共工一怒不周坼 下联:重黎二人有虞平。 横批:火起火熄
上联:钻燧木先春,食德饮和,且自披星期赤帝 下联:观灯天不夜,衢歌巷舞,何妨捧日待黄人
6. 传统经典对联大全
1、拆字联、合字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2、谐音联:如苏东坡和朋友和尚佛印互讽:狗啃河上骨(和尚),水泛东坡诗(尸)
3、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4、数字联:
一舟二浆三人摇过四仙桥,万瓦千砖九工修成十佛手
还有传统分法,如春联、楹联、幛联、挽联、戏剧联、亭台联等等。
7. 对联有名的对联
1: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2:民国安泰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
3:春归大地人间暖,福降神州喜临门。
8. 最常见的对联
依照目前联届普遍观点,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春联”,包括桃符和春帖等形式。在清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对联的种类包括了题署联、贺寿联、挽联、春联、赠人联、行业联等,但总体上还是以实用性为主。发展到现在,对联文体在实用性上又衍生出纯文学性这一种类,使之具有了跟诗一样的“兴观群怨”的作用。
因此,现在给对联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实用性对联和文学性对联。当然,这两者是相对而言,实用性对联也应有文学性,但是须以实用性为主要特点。
实用性对联和文学性对联各自有可以细分出一些对联种类来,具体看下表:
大类
实用性对联
文学性对联
小类
题署联
游记联
贺寿联
感怀联
挽联
人物联
春联
咏物联
行业联
议论联
赠联
自题联
宣传联
实用性对联包括:题署联、贺寿联、挽联、赠联、春联、行业联、宣传联等,其共同特点是创作此联不是为作者自己所欣赏,而是要悬挂出来供众人看,或者要赠送给某人作应酬之用,因此创作此联必定要考虑其具体的用途指向而有所偏重和考虑。
文学性对联包括:游记联、感怀联、人物联、咏物联、议论联、自题联等,其共同特点是创作此联目的不为别的,只为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者观点所用,把它作为一件纯文学作品来处理,不承载世俗的实用性功用。
从创作要点上来看,实用性对联偏向于“实用”,要充分考虑到其特定场合、场景以及受众,因此要有一些创作“顾忌”,个人感觉不宜写得过于晦涩而不易懂。当然,在语言、立意等方面也要做到有文采,而不是极尽“通俗”之能。文学性对联则拘束性较少,只要能充分表达出作者自己的性情和观点即可。在创作上也可以“放开手脚”,充分发挥作者的创作空间。其创作理念可以与诗词相近。
下面针对不同小类对联来谈一下各自的创作要点。
第一,题署联(悬挂)和游记联、感怀联的不同。
题署联和游记、感怀联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写名胜景点联为多,但一种属于实用性对联,一种属于文学性对联。
题署联是写完后要悬挂在名胜景点亭台楼阁或者大门上的,其作用是为景点“点睛”,增加文化内涵。因此在创作的时候,要扣住景点本身适当生发,联作中不能太过“有我”,不能写一些太过个人感情的东西,要以景点为主。而游记联或者感怀联,则是作者参观完某一景点之后,回来创作的用于抒发个人感情的联作,与悬挂无关。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大可以以景点之酒杯浇自己块垒,可以议论、抒情、借题发挥等等,其创作空间更加大一些。
举例说明。
海宁红学馆
东西山恰入望中,不在高,而在灵,红学四家,仰之若此;
悲喜事皆归纸上,感其泪,体其味,奇情千古,梦至如今。
此联是为海宁红学馆大门写的,那么主要围绕了馆的位置以及主题来创作,立意涵盖红学馆的历史、人文等内涵,并没有太多的性情的东西在,比较适合悬挂。
秋访阳台山
燕塞秋风,金山泉水,宜洗俗消尘,知心更有二三子;
雾难迷客,酒不醉人,说江湖风雨,弹剑何须千百杯。
此联就是所谓的游记联,写它的目的就是记录游览阳台山的心情和感怀等,行联中涉及到其事其人,肯定不适合悬挂在阳台山大门了。
沙面岛
世事几沉浮,昔谁凭上国自居,海雨天风吹梦断;
烟云皆过往,有客向危楼独立,霞光月影带潮来。
此联属于感怀联,通过对沙面岛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内涵进行发掘,加上引申,抒发作者自己对这一景点和历史的感怀。自然也不属于“题署”范畴。
总体上来看,题署联适合较为“客观”地去立意,结合景点名胜的特点,去客观地生发,而感怀联、游记联则可以更“主观”地去创作,把更多的作者的想法融入其中。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度的把握,大家可以体察一下。
第二,贺挽联、赠联和人物联、议论联、感怀联之间的区别。
贺挽联跟赠联算比较常见的实用联,其关键点分别在“贺”、“挽”、“赠”上。贺开业、贺寿、贺婚、贺升学等,都属于贺联,除了交代事件本身,都要写出祝贺的意味来。赠联,一般要写出“夸”的意味来。挽联,除了概括被挽人的生平事迹等,也要写出“挽”的意味来。这几种联作实用性都很强,不能胡乱发挥,要注意把握尺度,贺联不能写“悲”了,挽联也不能写“喜庆”了。要把握好某些字眼和立意。
黄侃是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自己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在黄侃五十岁时,章太炎送了一副寿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上联用“知命”切五十岁,用“韦编三绝”赞扬他的勤于治学;下联是针对黄侃计划在五十岁后才著书而说的,现在你五十岁了,可以著书了。全联既切题,对仗也很工整,是很不错的一副寿联。但是黄侃却看到了联中有“黄绝命”三个字,觉得很不吉利。巧的是黄侃就在这一年去世了,此联因此被一些人认为是“联谶”。(引自时习之先生文章)
而与这几类相似的文学性对联包括人物联、议论联、感怀联等。联写某个人物,针对某个人物的生日、去世等写感怀联、议论联等,这些都属于作者自己的文学创作,跟实用性联作相比,自然创作空间也增大,受约束的范围也变小。无非就是借这些人物或事件来表达观点而已。
举几个例子。
贺重庆楹联学会公众号上线
嗣响出巴渝,越重水重山,而传九域;
铮鸣继云舫,从忧民忧国,以振斯文。
贺韦代森喜得千金
斯乡承柳子厚声名,千古流传,雏凤今欣乘瑞气;
乃父具韦苏州文采,一门继起,明珠且待焕光华。
深深生日有贺
寄遥祝在西子湖光,此佳时共醉,秋桂熏风香旖旎;
知故乡有玉渊潭水,吾昔日曾游,春樱绽雪影婆娑。
赠台湾中华楹联学会会长陈冠甫先生
冠古情怀,凭公储画才、子昂诗骨;
甫当砥砺,共神州气概、宝岛风华。
上述贺赠联作都属于“应酬”之作,自然都要把握住各自的特点进行创作,不能有差池,更不能借酒杯浇块垒。但是这不妨碍在联中运用文学性的手法来写,一切的对联创作手法都可以用,只不过是要把握好相应尺度。
萧红
呼兰缩影旧中华,笼数百里严寒,礼教摧人甚冰雪;
付梓文心惊后世,凝卅一年苦痛,灵魂破夜绽烟花。
挽国学大师饶宗颐
百年国学蕃昌继此,数海内名崇,悲闻鹤驾乘云去;
一代宗师寥落余谁?望岭南春冷,空见梅花作雪飞。
题某教师高铁扒门事件
千秋经纬,万物方圆,礼记其言,从规从矩;
修己德行,为人师表,时雨之化,戒躁戒骄。
上述几联则纯属议论和感怀为主了,与单纯的赠联、贺挽等均有区别。比如挽饶宗颐联,我的初衷并未是要创作一副适合挂的丧礼或者追悼会现场的联作,而是表达了个人对其人其事的惋惜、感慨等。
第三、春联、家居联与自题联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
春联与家居悬挂的联(书房或者客厅等),作为实用性的对联种类,在某些方面却可以同自题联有相似性。究其原因在于,春联、家居联大部分情况下的受众应该也是作者本人,因此在创作的时候除了考虑到时令特点、家居特点之外,也可以表达作者的性情,这个同自题联很类似。
举几个例子。
2018年春联
花开陌上春三月;
梦在江南第几桥。
(横批:诗与远方)
书房联
人海浮沉凭水性;
家山远近嘱梅花。
自题联
累为世情羁,欲解其枷唯纵酒;
常悲诗梦远,聊投此意只余花。
上述联作虽然功用不同,但是在表达情怀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我在创作的时候都寄予了自己的心怀在里面。因此春联、书房联等,并不是非要写得“冠冕堂皇”,也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冀愿、心怀,因为他们写来就是给自己和家人看的。
当然,如果是给别人写书房联或者是给某个人、某个单位写春联,那肯定就不太一样了,那就要按照较为“客观”的立意去写,而不能抒发个人的性情了。
第四,行业联和宣传联之异同。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联一般指的是,用于各行各业做生意挂在门口的联作,例如理发店、包子铺、饭馆、政府部门等。这些联作,不用说,实用属性都非常强。都要结合各行各业特点去构思。而如果写好了,其实行业联也可以出彩。举几个例子。
理发店联
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工夫。
湖南抚署门联
但愿民安若堵;
何妨署冷如冰。
宣传联,是某些企业、单位等为了扩大影响而征集的对联,很大一部分都是征联。这种联基本不用于悬挂,也不用于应酬,类似广告宣传。此类对联基本是要“说好话”,夸赞产品或者某些行为等。在此提出来,也是因为当今此类征联多之有多,实在不能忽视。
第五,实用性对联和文学性对联的共同点。
无论是实用性对联还是文学性对联,他们在创作手法上没有太多区别。都是要把握切题、立意、脉络、架构等各方面。只不过是在切题、立意等的要求“度”和侧重点上不同。因此在创作中依然要注意对联的基本特点以及创作手法,争取创作出很有文采的联作。
9. 经典对联有哪些字
1、平安辞旧岁, 吉祥庆新春 。-------万事如意。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普天同庆。
3、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莺歌燕舞 。
4、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 。-------喜气盈门。
5、新年新气象,新人新风尚。-------新事新办。
6、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年年有余。
7、 妙手生白玉,沃土出黄金。--------勤劳致富。
8、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勤俭持家。
9、春雨丝丝润, 红梅点点绣。--------春意盎然 。
10、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红梅报春。
10. 经典对对联
上联是,经典永传承,我的下联是,英雄留青史,上联的意思是说,经典的东西要永远的传承,因为那都是国家有价值东西,而且要代代传承下去,所以我的下联是英雄有留青史,英雄要世代的纪念他们,尤其是对于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要永远留在历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