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单品搭配 > 正文

江西流行戏曲(江西流行什么戏曲)

1. 江西流行什么戏曲

抚州采茶戏有名。抚州采茶戏是江西临川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用抚州赣语说唱。旧名“三班”、“半班”。清初,抚州诸县连年灾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难民以卖艺为生,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与灯采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开始脱离灯采表演,形成独立的“三脚班”,产生了一批单台戏和单台调。

其发祥地就是宜黄、临川、崇仁、乐安四县的交界地区。

该地区早就流行的宜黄戏,为抚州“三脚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条件。

2. 江西的地方戏曲是什么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3. 江西有哪些戏曲

地方特有戏曲种类有:

北京的京剧、天津的评剧、江苏的昆曲、河北的河北梆子、山西的耍孩儿、内蒙古的二人台、辽宁的二人转、陕西的秦腔、青海的青海平弦戏、山东柳子戏、河南的豫剧和越调、安徽的黄梅戏和徽剧、浙江的越剧和昆曲、江西的南昌采茶戏、福建的梨园戏和闽剧、台湾的歌仔戏、海南的临高人偶戏、广西的彩调和壮剧、湖南的湘剧、湖北的楚剧、四川的川剧和川北灯戏、云南的花灯戏(玉溪花灯戏)、贵州的德江傩堂戏、西藏的山南门巴戏。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4. 江西戏曲种类

采茶戏、丰城岳家狮、求子、戈阳腔、六月六晒龙袍等。

1、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曲之一。它是由民门采茶灯和民间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南昌采茶戏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

2、丰城岳家狮:丰城岳家狮是丰城百姓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创造的一种将武术、舞蹈糅为一体,用拳术展示书法、舞艺体现剧情的群体性艺术表演。

3、求子: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

4、戈阳腔:也叫戈腔,又称高腔,是我国地方戏中着名四大声腔系统之一。元未明初,在江西省戈阳县形成而得名。戈阳腔主要表演特色是动作大,身段严谨、场面热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适合民间演出。现在我国有11个省的高腔剧种与戈阳腔有渊源关系。

5. 江西什么戏曲有名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南昌民间的“花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经灯戏、三脚桩、半班等,南昌采茶戏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等地。南昌采茶戏是具有代表性的江西采茶戏之一,而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

6. 江西有什么戏曲剧种

九江高腔  戏曲剧种。  青阳腔支派之一。流行于江西湖口、都昌、彭泽、星子等地农村。明隆庆、万历年间已形成。脚色分十行,唱词结构和音乐体制属南北曲系统,一唱众和,锣鼓帮腔,旋律跌宕多姿,声韵宛转,有“横直牌调”一百余种。表演使用白描手法,粗犷、泼辣、质朴,尤以花脸、旦脚别具一格。传统剧目保存许多弋阳腔连台大戏,另有《四友记》、《双杯记》、《香球记》、《吐绒记》、《三桂记》、《题红记》等明传奇剧目,为今各剧种所罕见。解放后整理改编演出的有《拜月记》、《三请贤》、《西厢记》等。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7. 江西有什么戏曲

是的,赣南采茶戏最早出现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采茶戏,俗称“茶灯戏”“灯子戏”,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

8. 江西有名的戏曲

江西的明星阵容也是不容小觑的。数量少,质量高, 俊男美女任你挑。

1.邓超:男,著名演员。1979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9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分配至中国国家话剧院。2002年主演《少年天子》成名,2006年主演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获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主要作品有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甜蜜蜜》、《少年包青天3》、《倚天屠龙记》、《相爱十年》;电影《李米的猜想》、《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国合伙人》、《四大名捕3》、《新一代导演新势力》等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并自导自演了电影《分手大师》。

2. 刘涛:1978年7月12日出生于江西南昌,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毕业。曾经当过文艺兵,后来拍广告,并进入影视圈。2003年出演《还珠格格3》和《天龙八部》走红。主要作品有《问君能有几多愁》、《白蛇传》、《女人花》、《贤妻》、《老有所依》等。近期电视剧《狼琊榜》、《芈月传》等。

3.杨钰莹:女,本名杨岗丽,197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中国第一代签约歌手,偶像歌手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甜歌皇后、歌坛玉女。

4.陈红:女,著名演员,制片人,国际大导演陈凯歌之妻。1968年生于江西省的信江之滨-上饶市,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自幼受好良好的家庭教育。她从小就显示出了艺术天才,从小学开始她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高中时担任了校学生会的文艺部长。1986年陈红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主要作品有电视剧《大明宫词》、《吕布与貂蝉》、《梅花三弄》、《几度夕阳红》、《青青河边草》、《三国演义》、《新龙门客栈》,电影《香香闹油坊》、《雾宅》等。

5.黄磊:男,著名演员,197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90年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研究生毕业后,一边留校任教,一边接拍电影,间或还出专辑。1996年以《新夜半歌声》一片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长春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并荣获金鹿杯。主要作品有电影《新夜半歌声》,《半生缘》、《爱情命运号》、《兔侠之青黎传说》、《爸爸去哪儿2》、《麦兜我和我妈妈》等,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吕布与貂蝉》、《家》、《夫妻那些事》、《男人帮》、《我爱男闺蜜》等。

6.喻恩泰:男,1977年出生江西南昌。1995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系电视编辑专业,1999年曾任澳门卫星电视节目主持,2000年以总分第一名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主持人方向研究生,毕业后做自由撰稿人,主要作品有《武林外传》等。

7.杨洋:中国内地新生代女歌手、演员,1989年6月8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班。2011年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全国五强出道。2012年7月发行个人专辑《宇宙只有我和你》,并演唱多首影视主题曲《爱在线》、《诺》、《开心往前飞》等。

8. 罗琦:1975 年6月6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国大陆女歌手。1991年,罗琦加入指南针并担任主唱正式出道。2014年,参加湖南卫视歌唱节目《 我是歌手第二季 》。

9.高希希:男,著名导演,1962年生于南昌,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电视艺术中心导演。从小学习绘画,先在江西文艺学校学美术,然后到浙江美术学院进修,毕业后在 江西电影制片厂从事美工工作。1990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后,开始导演之路,作品囊括了包括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电影“华 表奖”几乎所有重要奖项。

10.甘露: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国内地影视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2008年9月,甘露通过参演电影《烟雨浮生》中七姨太一角出道。

11.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祖籍江西德安,编剧、导演1995年,李安凭借英文电影《理智与情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进入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

12.吕燕:女,1981年生于江西德安。 国内荣誉最多、知名度最高的模特,中国第一个走向国际的名模,也是模特生涯迄今为止最长的模特

13.张慧雯:女,鹰潭人,1993年9月13日出生于江西鹰潭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家庭。自幼学习舞蹈,曾就读于江西著名中学鹰潭一中。2010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2013年3月,张艺谋电影《归来》剧组到北京舞蹈学院挑选女主角丹丹的演员人选。在经过一系列综合测试后,该校民族民间舞系“90后”学生张慧雯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被选中。

14:李泰:中国内地男演员,1983年9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15.李依伊:1992年7月7日出生于江西九江,中国内地青年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10级表演系本科。2013年因出演电视剧《推拿》中“最美推拿师”的角色获得关注。

16.罗晋:中国内地男演员,1981年11月30日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

17.闵春晓:1983年出生于南昌,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7月,闵春晓在“红楼梦中人”选秀中获得黛玉组的亚军,后主演《黛玉传》中林黛玉这一角色,她将林妹妹的一举一动表现得出神入化,让人不禁惊叹她的气质与才华。

18.周子琪:出生在九江市修水县,歌如其人,子琪的声音甜美纯净,透明如水,子琪的人温柔善感,结合了所有女孩优秀的品质。她是普通的,因为每个女孩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那是女人共有的天性。

19.朱婷:1986年5月29日出生于江西省鹰潭市,中国大陆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20.米粒:原名:章丽,江西抚州人,临川女歌手三朵金花之一。毛主席特型演员章飞一绝的女儿。

21.王羽臣:1993年2月24日出生于江西吉安,华语流行歌手、大陆新生代明星。

22.蔡婷玉:蔡婷玉(又叫蔡炎东),中国大陆新生代选秀女歌手,1991年01月24日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县,为北京现代音乐学院08级2012届毕业生。

23.陈创:中国大陆男演员,1974年出生于中国江西省樟树市。1994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1997年,参演电影《西洋镜》。2006年,与郭德纲合作情景喜剧《小房东》。2007年,在《福贵》中担任主角,开始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2014年2月,参演的电视剧《魔幻手机2傻妞归来》开播,出演黄眉大王。2014年,陈创在《孔二皮进城记》中完美驾驭了一个诙谐中略带心酸的乡村代课教师孔二皮,他的表演为角色孔二皮注入了诙谐心酸的气质,凭借该影片先后获得电视电影百合奖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影帝称号。

24.盛中国:男,祖籍江西临川,出生于重庆。“杰出的音乐表演大师”、“最迷人的小提琴家”、“中国的梅纽因(Menuhin)”--这是世界音乐界权威人士对中国小提琴家盛中国的赞誉。

25.谈芳兵: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毕业于江西省文艺学院。

26.石兰:1967年8月20日出生于江西南昌,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

27.邓建国:男,1959年12月28日出生于江西临川,导演,广东巨星影业公司董事长。

28.兰雨:原名黄春雨,内地华语男歌手。生于江西赣州。

29.傅程鹏:1973年10月29日出生于江西宜春,中国内地男演员。199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话剧队成为专业演员。

30.程愫:1976年7月27日出生于江西南昌,中国内地女演员。

最近流行穿什么裤子

2022年春节穿什么衣服 2022春节过年流行穿什么好

2016服饰流行款式有知道的吗?2016年流行哪些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