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审丑的含义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科学家都适合自媒体,但是适合自媒体的科学家都是宝贝,他们日常接触任何的前沿学科能够被深入浅出的传播向普罗大众,对科普事业都是功德无量。
事实上,就前文提到的西瓜视频金秒致敬活动中出现的那些科普大V,袁岚峰也好,温义飞也罢,不管他们的文章视频引发多少争议,都永远比一些软色情擦边球有价值,比审丑扮傻的能量要正,比很对挑拨对立的争斗要有意义的多。学霸做网红,是网红的荣幸,如果每一个网红都是学霸,那么网红的词性将比它现在的含义更令人肃然起敬
2. 审丑主要内容是什么
《吉祥如意》是写端午的,从早上‘往上房门框上插柳枝’开始,然后摆供果、祭祀、绑花绳,一直写到五月、六月这姐弟俩上山采艾草,在这一过程中,小说还穿插了其他如采香料、缝香包等民俗描写。郭文斌是将它作为诗来做的,语言抒情、考究,叙述一唱三叹,恍若仙境的自然景色,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清澈见底的童趣天地,与图案一样的节庆风俗,一起构成了一幅至纯至美的图画,它展示出至今仍珍藏于民间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由这种向往所支撑的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之美,人性之善,这种近乎唯美的书写显示出郭文斌近期创作中的一种精神气质,即以宗教般的态度去礼赞美好的生活,这种写作方式确乎久违了,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以审丑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世界。”
3. 谈谈审丑的特征
比如巴黎圣母院德打钟人,面目虽丑,但内心善良
4. 审丑是什么心理
一、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显出来。
二、住房问题,住房是人们从古到今一直存续的问题。
三、医疗问题,虽然现在社会医疗技术日益发展,但是还是有许多未解的难题。
四、就业问题,人类还是有大量的无业闲置人口就业问题有待解决。
五、能源问题,不可再生资源资源越来越枯竭,能源问题迫在眉睫。
六、教育问题,教育是一个百年大计,双减政策还有待推行。
七、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有生力量出现断层。
八、贫富差距悬殊问题,贫富差距的拉大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九 、社会压力大导致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每年导致很多人走向了极端。
十、青少年的信仰问题,青少年的信仰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5. 审丑的意义
艺术是审美意识、审美认知的产物,
艺术与审美密不可分,
彼此成就。
没有审美,
艺术只能寂没。
没有审美,
也创造不出艺术。
艺术,
是审美的创造,
也是审美的结果。
6. 怎么看待审丑
现代的审丑倾向并不足为奇,因为艺术审丑在中国古已有之,而且在文化艺术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古代对丑的态度也是是积极宽容的。
这可能与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教有关,他兼容美丑,老子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主要强调物极必反的辩证关系。
庄子在《德充符》等篇中就描写了十来位形体残缺而容貌丑陋的人,如被砍断了足的王骀、申徒嘉,他们都是具有淡漠生死、意志坚定、超绝尘寰的精神之美、德性高尚之人。就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八仙之一,铁拐李。
而佛教对此也很包容,比如唐末画家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图》中的罗汉面容,多为梵相,或头盖崎岖,或后脑突出,或长眉高鼻,皆形象古怪丑陋。
如果再更往前说,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各位大神,大多更像是怪物,狰狞丑陋:九天玄女是人头鸟身的上古玄鸟,还有人首牛身的蚩尤,虎齿豹尾的西王母等其实已经是美丑相互交集。
而就现在来说,通过对西方艺术的吸取和借鉴,艺术审丑在当代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觉得,大家现在审丑艺术的倾向可能出于这样几点:
一丑的艺术形象给人有更深的印象,
二以丑更好的衬托美,丑转化成美,刚刚法国圣母院被烧事件,大家是不是想起《巴黎圣母院》中面貌丑陋却内心善良的卡西莫多。
三大家更追求个性和差异化,美的形象更趋同,而丑千差万别。
当然,也肯定有人为了吸睛出名,以丑为丑特意为之,那我想应该不是我们讨论艺术审丑的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