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色彩搭配 > 正文

伤寒病大流行(伤寒的流行特征)

1. 伤寒的流行特征

鸽子副伤寒本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也称鸽沙门氏菌病。病鸽的特征性症状为关节炎、下痢及运动神经障碍。主要通过蛋及消化道传染,因此能导致胚胎死亡和乳鸽发病。

急性败血型主要见于幼鸽,慢性型发生于成年鸽。 鸽场出现本病流行时,其感染率为10%-25%,多数发生在成熟前的鸽。病鸽虽经治愈,但时间较长,会成为永久带菌者,从粪便中持续排出病原菌危害鸽群。

本病常与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毛滴虫病、败血霉形体病合并发生,以致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 (1) 临床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变所在的位置,可把本病分成四种类型。即肠型: 沙门氏菌侵入肠道,穿透肠壁内繁殖而引起严重的肠炎;关节型:当机体出现菌血症后,其中部分病原可以侵害骨骼系统的各关节,通常肘关节和踝关节受害最严重;内脏型:机体导致菌血症时,肝、肾、脾、心、胰、睾丸和卵巢等均受其害;神经型:本型患鸽只有少数病例。 简要地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① 急性败血型病例主要见于幼鸽,常在孵出后数天内发生,往往未发现明显症状 就死亡。一般病鸽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消失,口渴,呼吸加快。呆立,低头闭眼,流眼泪,眼睑浮肿,鼻瘤失去光泽,翅下垂,怕冷。拉稀,尾部常被粪便污染,粪便类绿色并带恶臭,周围有泡沫状的黏液和水。

② 慢性型多发生于成年鸽,表现下痢带血,消瘦,常有关节肿胀,翅膀和腿麻痹 一翅下垂不能飞翔;关节炎多发生于肘关节和胫跖关节,且多呈单侧性,病鸽活动时表现单脚站立,独脚跳跃或短步急行,有的雄鸽还有单侧性睾丸炎,炎症一侧肿大一至数倍,或见点状坏死灶。有些病鸽还见运动失调,步态蹒跚,打滚,歪头,头颈扭转等神经症状。 (2) 剖检病变:急性病例往往无明显的病是变化。一般可见肝、脾、肾肿大、出血, 并有针尖状灰白色坏死点或出血条纹,病程较长的,则出现肠黏膜坏死或充血、出血性炎症,心包发炎。关节炎,最常发生于翼关节,而且皮下软组织肿胀明显;关节液增多,黏稠淡黄色,或带微浊。眼睑肿胀,结膜发炎。在舌根、口腔与上腭都有黄绿色纤维蛋白沉积。

成年鸽急性感染时表现为肝、脾和肾的充血与肿胀,以及出血性或坏死性肠炎、心包炎与腹膜炎。

产鸽的病变可见输卵管有坏死性和增生性病变,以及卵巢有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晚期病例还常见到鸽体消瘦脱水,卵黄凝固等病变。 (3) 防治措施:对于本病的预预防,应着重做好平时的防疫卫生工作,加强饲养管 理,搞好鸽场的环境卫生;不要从有本病的鸽场引入种鸽,必须引进时,应隔离观察检疫;鸽群最好不要与家禽混养,也不能相邻饲养,以免引起其他疾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患过本病的雏鸽,不能留作种用,以防经鸽蛋传播。 发现病鸽要立即隔离,全场消毒,一般可用20%新鲜石灰乳消毒地板、鸽笼、粪便等,每天1次,至疫情停息再作一次全面消毒,消毒药物也可用1:400抗毒威或其他常用消毒药物均可。对于饮水、饲料和保健砂不要让病鸽粪便污染。

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死亡,控制疾病的发展和传播,但不能消除鸽体内的病原菌。选用下列的药品,都有一定的疗效。

① 大群治疗可用一服灵(949),每瓶100毫升加水50千克,饮服或拌料3-5天;个别或少数治疗时,也可肌肉注射,按每千克体重注射0.1-0.2毫升,一般1次即愈,有的可隔天重注1次,疗效显著。 ② 金霉素每只每天15毫克,分3次口服,连服4-5天;或以0.2%混于饲料中喂服5-7天。 ③ 氯霉素每只每次15毫克,每天3次,连服4-5天;或以0.2%比例拌和饲料,均匀饲喂,连喂5-7天为一疗程。 ④ 2%环丙沙星预混剂50克,均匀拌入20千克饲料中喂服2-3天。 ⑤ 氟哌酸以0.007%-0.01%比例拌和饲料,连喂3-?5天。 ⑥ 呋喃唑酮(痢特灵)饮水,浓度为0.01%-0.02%,连用3-4天;拌料比例为0.02%-0.04%。 ⑦ 磺胺嘧啶加抗菌增效剂(5:1)按0.5%的比例混于饲料中,连用5天。 ⑧ 强力抗治疗剂每小瓶加水25千克,让自由饮服3-5天。 ⑨ 链霉素喂服,连服3天,第1天每只16万单位,以后每只每天8.5万单位,每天分2次服用。 ⑩ 其他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奥福欣、乳酸诺氟沙星、呼拉沙星等都可应用。

2. 伤寒的流行特征是什么

伤寒最早的症状是发热,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如胃寒、发冷、全身疲劳、厌食等。有些病人右下腹可能有压痛。随着病程的进展,持续发热可能在第2至第3周出现。此外,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现为表情冷漠、反应迟缓和严重脑膜炎。此外,可能会相对缓慢。在这个阶段,更典型的症状是玫瑰疹。

3. 伤寒的流行特征有哪些

伤寒是由沙门伤寒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粪便传播,引起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与溃疡形成伤寒的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发高烧,并且全身中毒性症状与消化道症状、并会出现中毒面容、缓脉,皮肤玫瑰疹等。

4. 伤寒常见的类型

伤寒感冒可以吃通宣理肺丸、麻黄止咳药、伤风感冒冲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伤寒感冒是感冒类型熊最常见的一种,其主要是鼻塞、流清鼻涕、头痛头晕、咳嗽、喉咙发痒等,会给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患病后要注意做好身体保暖措施,避免身体受凉。如果因为感冒有喉咙痛的现象,建议服用复方氨酚肾素片,其内含有一种化学成分盐酸去氧肾上腺素,该成分主要用于消除鼻咽部粘膜充血,能快速治疗鼻塞症状,副作用小。

5. 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

《伤寒杂病论》原著已佚,今本是由晋代王叔和整理成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10卷,计397条,载方113首,专论伤寒一类急性传染病;后者6卷,25篇,载方262首,以论述内科、外科、妇科等杂病为主要内容。

《伤寒杂病论》从辨证到立法,从立法到拟方,从拟方到用药,环环紧扣,形成了一整套辨证论治的原则。

6. 伤寒流行的主要原因

中国历史上第一波伤寒大流行,发生于东汉时,世界上第一部总结性临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就是这一时期诞生的。作者张仲景是当时的名医,其宗族原来有200多口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不到十年竟然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七成死于伤寒

7. 伤寒的流行特征包括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一、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邓氏的现代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阴阳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下位种概念

阴阳是互不相容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对立面的一对性态或属性.?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

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的和或并.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邓宇等的现代阴阳概念与定义)。

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阴阳二部分组成,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因而阴阳存在两个对立面,在阴阳消长和对立统一作用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相互变化中构成世界万物。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二、五行学说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三、气血津液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在生理上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功能。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全天下就是一个气。有了这个气就运动,就生生不息,就变化不止,没有这口气就完了。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它的生理作用。血在脉中循环运行,内至腑脏,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对全身各腑脏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津液是指各腑脏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分泌物,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和液的性状功能及分布部位各有不同,津是指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并能渗注于血脉,起着滋润的作用。液是指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流注于骨节、腑脏、脑髓等组织,起着濡养作用。

气血津液都是机体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气血津液又依赖于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气血津液代射不正常或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四、脏腑学说主要是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相互关系密切的学说。经络被定义为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六、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用来推算、预测来年的天象、气候、疾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并提供预防、养生的方法。

今年最流行的服装搭配是什么

2017年服装流行什么颜色

2017春夏男装流行趋势,设计师急需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