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待时尚潮流的观点
所谓“潮流时尚”就是最为随时的风尚和最新的发展趋势。“时尚”就是当时的风尚,如时尚服饰;“潮流”就是比喻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如历史潮流。
“时尚”应该是包含文化、潮流和前卫这三个概念的。 我认为要想把自己装扮得“另类”,与众不同,就要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等,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与自己不符的东西,这样反倒会事倍功半,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甚至俗不可耐的感觉。
2. 追求时尚的看法
由于本人从事时尚类工作,从自身的阅厉看追求时尚有以下好处:
1、年轻:
拥有比同龄人年轻的外表,每天出门你一定会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是一种高级的自律,会注意自己身材的管理因为你爱时尚;
2、机遇:
试想你每天穿的时髦又精致,世界会为你打开很多机遇的大门;
3、心态:
任何时候不要小瞧一个女人能坚持追求时尚和管理身材的毅力,这种内心的坚韧可以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美丽自信的女人是自己宠出来的;
4、洞悉力:
如果能够跟上时尚的脚步甚至是引领时尚那一定有一双敏锐的的眼睛;
5、时尚职业:
可以从事网红博主以及模特编辑类的时尚职业........
3. 时装潮流的看法
1.淡彩法——以勾线为主,在时装画的主要部位,简略地敷以色彩。这种敷色方法,由于采用水彩画着色法,故多用水彩色或水粉色。勾线的工具,可以选择钢笔、铅笔、炭笔、毛笔、马克笔等。此方法较为简洁明快,方法易于掌握且较为快捷。
2.平涂法——是常用的时装画技法之一,简便易学。它采用每块颜色均匀平涂的方法,颜料多采用具有一定覆盖力的水粉颜料或马克笔。
平涂法有两种:一是勾线平涂,二是无线平涂(亦称为没骨平涂)。勾线平涂是平涂与线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在色块的外围,用线进行勾勒、组织形象,这是勾线平涂最常用的方法。勾线的工具可以多种多样,勾线的色彩,亦可根据需要随之变化(彩图19)。无线平涂是利用色块之间的关系(明度关系、色相关系、纯度关系)产生一种整体的形象感,并不依靠线组织形象。
勾线平涂易获得装饰性效果,可根据需要适当留飞白,产生一种光感。色块之上,还可以叠加如点、线等的装饰,增强装饰性。
3.喷洒法——包括两种方法:一种为喷绘法,另一种为洒色法。
喷绘法是以喷笔等喷绘工具为主的绘制方法。由于喷绘工具绘制的色彩细腻、均匀,所以它不仅可以绘制出具有写实风格的时装画,且能使画面达到一种神秘效果。喷绘法除使用专业的喷绘工具外,还可以利用刷子等工具达到类似的处理效果,采用遮挡方法,可以喷绘出清晰的边缘。喷绘法可以结合勾线法,使画面更为生动。当然,喷绘工具用于时装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在对此工具的特性未达到娴熟掌握时,抑或产生相反的效果。
洒色法是将色彩洒在画面的一种方法。它以毛笔、海绵等工具敷上颜色并洒在画面所需之处,以达到一种不规则的点状的肌理效果。时装画中的某些点状面料肌理、背景处理可以使用此方法。
4.晕染法——晕染法是从中国工笔画技法中吸取而来的一种时装画技法。采用两支毛笔交替进行,一支敷色,一支沾清水,由深至浅均匀染色。这种技法可以用于时装画中的人物、有光泽的面料、薄料等。
5.撇丝法——这是中国画、染织图案设计中的一种技法。采用毛笔敷色之后,将笔锋撇开,形成间隔、长短等不规则的排线。用这种方法,可以绘出袭皮的长毛质感以及丝状物。
6.重叠法——以色与色的逐层相加,产生另一种色相、明度、纯度等不同的色彩。这种效果,一般表现透明、或需要加深的色,可以多次进行完成。相加色彩的次数,可以三或四次、甚至更多,一般来说,以纸张的承受力、颜色的覆盖力和所要表现的效果为准。比如表现纱的效果时,可以运用重叠法,由浅至深,逐层、逐次晕染,使其产生透明的效果。
7.剪贴法——以面料、报刊、色纸等一些可用于剪辑、拼贴的材料,按画面需要进行拼接、粘贴的一种时装画技法,它可用作间接预视面料运用的整体效果。在时装广告、时装潮流预测等形式中,常用此法。
8.阻染法——利用颜料中油性颜料(油画棒、蜡笔、油性马克笔等)与水性颜料(水粉色、水彩色、水性铅笔等)相互不融的特性,以一种颜料作纹理,另一种颜料附着其上,由此产生两种颜料的分离。此法多用于深底浅色面料的处理,如蓝印花布、蜡染面料以及镂空面料等。
9.拓印法——拓印法是将棉花、海绵、布等材料,使其形成一定的形状,敷上颜料之后,作于画中,可形成一定的肌理效果。亦可预备如纸或塑料材料制成的某种所需形状,再用拓印之法,形成某种所需形状的特殊肌理效果。
10.转印法——采用转印纸上的图案,并将这些图案用刮笔转印到画中。转印的图案具有工整、快捷等优点,但受到转印纸图案种类及尺寸的限制。流行预测、商业设计图等多用转印法。
11.凹凸法——使用一定的外力,将画面所要处理的部位,敲打、压挤出凹凸效果来,由此而产生一种立体的效果。例如,在钮扣、口袋、装饰物等需要着重突出的部位,可以采用此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法时,色彩的选用,不可太多,最好使凹凸处理在色块,或单色色块上,甚至是无色之中。凹凸的部分,其面积不宜过大。使用凹凸法时,应注意力度的大小,以及纸张的弹性、厚薄,以免损坏画面。
4. 看待时尚潮流的观点是
一项有关时尚之都的年度调查显示,今年纽约击败米兰,再次成为世界第一时尚之都,但世界传统五大时尚之都的地位正受到亚洲和澳大利亚城市的挑战。该年度排行榜由总部位于纽约的非赢利机构全球语言监测组织编撰,该组织主要对媒体、互联网和博客中单词和词组的使用频率进行追踪。在去年的这一排行中,米兰打破纽约连续五年的垄断,成为世界第一时尚之都。但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纽约再次登顶该榜,香港、伦敦、巴黎和洛杉矶位居其后。排在前十位的其它几个城市还包括米兰、悉尼、迈阿密、巴塞罗那和马德里。
对于时尚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定义,说到一个人很时尚,那么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个人的着装紧随潮流,贴合国际时尚品位。说到一个城市时尚,主要也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体验着时尚的生活。时尚的领域繁多,服装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时尚绝对不可以没有时装。归结到一点,时装占据着时尚业不可动摇的地位。 人类最早的时尚,就是从着装开始的。在
当今时尚产业链中,时装业仍然是主流,是核心,担负着时尚不断变化的时代风标和外在表达。五大国际时尚之都各有特色。巴黎是高级时装的发源地,世界时尚设计和信息发布中心;米兰是高级成衣发源地,世界一流的面料制造基地;伦敦具有悠久的纺织业传统,是经典男装的制作中心;纽约的高级成衣、休闲装、运动装品牌居全球领导地位;东京拥有自己一流的设计和品牌,同时发展高品质的时装加工业。
5. 对时尚潮流的看法
(一)商业性
在西方理论界,这个特征被认为是时尚与生俱来的。学者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时尚是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现代性而来的产物。它之所以A能够在社会上大面积地流行开来,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关联。重要的通商口岸,贸易重镇,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等常常也意味着是时尚的中心。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使得今天时尚的商业性特征更加表露无遗。
(二)消费性
与时尚的商业性特点相匹配的则是消费性特征。没有众人的赶潮和消费,就不存在时尚的流行。特别是在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的现实,人们被商品包围着,标举时尚常常意味着刺激个体的消费。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消费社会,购买的律动大于消费的律动。时下,时尚的消费性特征在都市生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人们购买物品,并不是人们缺少某物,而只不过是追逐时尚,或为时尚发展潮流和其造成的环境压力所致,符号消费已成为当下时尚消费的显著特征。
(三)短暂性
这是时尚得以流行的一个表现方式。为了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时尚需不断出新,不断抛弃自己。从历时性状态下时尚发展规律来看,从时兴、时髦发展到时尚、时宜,时尚就会急转而下。
实际上,到了时宜阶段,就意味着时尚早已消失。只要时尚经历这一次完整的生命历程,即便是昙花一现,它的价值也就得到了肯定。
(四)平面性
这是时尚的外在感性表现形态。在大众文化时代,时尚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常常规避传统经典艺术的深层意蕴。时尚要在社会上达到短时期内的广泛流行,它就要让人们普遍接受。因而,如何拉平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年龄、性别、兴趣、文化等差异则是其首要问题。因此,它就要努力削平深度,将立体转化为平面,直接诉诸追逐者视觉上的感性化形象,使追逐者无需凝神遐想、沉思妙悟,也无需考虑所追求的对象的本真性韵味,只需要跟着感觉走,不要理性的参与。
6. 看待时尚潮流的观点有哪些
时尚是由专门搞服饰搞首饰搞造型的那一群人决定的,他们掌握着时尚的话语权。他们喜欢标新立异,推陈出新,一些前卫的理念我们普通老百姓可能难以理解。
潮流是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当某个明星穿着时尚的衣服,我们觉得真心不错,会下意识去模仿,形成潮流
7. 看待时尚潮流的观点是什么
因为上层阶级属于成功人士,不论地位金钱都是强势的,这些都是人羡慕的。
8. 对时尚追求的看法
时尚,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着人,同时也制约着人。它的魅力无处不在,它的影响无处不及。但是,到底何谓时尚,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时尚,这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避免的关键性问题。在本文中,我不仅会解剖时尚的定义,还会基于此探讨时尚的特性,更会阐释,之于我个人,对于如何看待时尚这个问题的鄙见。
时尚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的触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需解释,服装可以叫时装,吃饭可以叫时尚饮食,男人叫做时尚先生,女人也被称为时尚小姐,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与时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说时尚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不足为过了。衣着方面,古代服饰普遍宽大肥硕,完全遮蔽了人体的曲线,忽视人体之美,而如今,各式各样的时装使人体曲线得到了完美的修饰和展现,这一步步的演变正是时尚带来的。饮食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咖啡、肯德基(麦当劳),这些西方食品,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一些人所崇尚。运动方面,由最早的蹴鞠到如今的冲浪、高尔夫等,时尚运动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些人钟爱的体育运动。这些例子不胜枚举,它们以新的形式展现出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而这恰是时尚的产物。
这里所说的“一定”时段指的是时间的短暂性,也就是说时尚并非是长时间内的产物。一种时尚的产生仅仅停留一小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这种时尚并非为广泛群众所接受。一旦时尚停留的时间超过了这个时间段,那么,时尚就进化成流行了。那么,这个时间段我们该如何把握和规定呢?其实,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在我看来,时尚所停留的时段可以这样描述:一种非惯常的生活方式从出现到普及(家喻户晓)所经历的时段。
由时尚的短暂性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时尚现象是不可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崇尚的。而原因却并不仅仅于此。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甘于平稳的生活,他们不希望有任何的外来事物打破这种平静。在他们眼里,与其冒险寻求那些无知的东西,不如把精力投入到改善现时的生活中来。但是,总会有一些人敢于突破这种封闭的防线去吃“螃蟹”,因此,时尚便在这少数人中产生了。正是由于这少数人的突破和冒险心理,时尚才得以产生,也正是因为时尚的产生,流行才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时尚与流行有很多交织的地方,但是,时尚并不等于流行。流行是指新兴事物经过某种途径引起某些阶层、团体、群众的注意,进而绝大多数人开始关注、使用并了解它,最后成为一种普及现象。也就是说,流行是普及的现象,而时尚仅仅是少数人崇尚的生活方式,所以,流行不等于时尚。
“时尚”的生活方式符合人的审美心理。审美心理是指人在审美实践中,面对审美对象,以审美态度感知对象从而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快活的自由心情。我们以旗袍的演变作为事例。清朝的旗女之袍,由于深受浓厚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因此,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到了民国期间,旗袍便开省收腰,表现出女性的完美体态与曲线。如今,我们可以深刻的发现,现代女性的旗袍装完全演变成超短裙。这些旗袍长度不及膝盖,两侧开叉几近露出臀部,收腰紧束,胸前挖出一块空缺,有时可见乳沟微露。从完全不展现女性的曲线美,到将曲线美一展无疑,我们不可不惊叹时尚带给生活的巨大改变。当少数人认可并崇尚开放式旗袍时,这已经说明,这种开放式旗袍符合他们的审美心理。我们知道,人的审美心理不仅是追求精神安慰,另一方面,人的审美心理还追求肉身感性。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当开放式的旗袍产生之时,它就是在以一种暴露的形式吸引人们的眼球,尤其是男性的眼球。开放式的旗袍不仅展现出女性的性感一面,同时这种性感又在另一层面上挑逗了男性。因此,男性同胞们会认为,这种未完全暴露的开放式旗装,吸引了他们的性,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了愉悦和快感。
人们为什么热衷冒险?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答案逐渐明朗――人类是在利益驱动下冒险的。越是肯冒险,就越有可能变强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杰伊弗兰提出了一项理论并得到公认。他认为,人类这种追求冒险的习性源于史前时期。当时,地球上生活着两大类原始人,一类筑巢定居,另一类则敢于向外开拓新天地。定居者多半待在自己的窝里,靠周围植物和小动物为生,始终小心翼翼。开拓者则到处漫游,他们认识到,大胆行为会增加死于非命的可能性,但同时能让其寻得更美味的水果和更多猎物。此外,他们还积累了丰富的求生经验,能更好地经受大自然的严酷考验。而这些本领大的实干者往往活得比较长,能够养育众多子女,从而成功地把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直到他们这类人最终得以在人类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热衷冒险是人类的一笔生物学遗产,是人类本性的极端表现。当然,也正是因为人类的这种冒险性心理,具有突破性的“时尚”便应运而生了。“时尚”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挑战,更是对人类接受新事物的冒险心理的刺激。先为少数人所认可的“时尚”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吸引更多人的眼球,进而为社会大众所崇尚,但最终,演变成流行。因此,我们说,“时尚”的生活方式符合社会大众的冒险心理。
时尚是短时段内的产物让我们了解到时尚具有短暂性。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短暂性是指一种时尚的短暂性,而并非指时尚的全部发展历程。我们知道,时尚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因此,针对于一种时尚,它的停驻时间才是短暂的,它才具有短暂性。当这种时尚的停驻时间延长到一定阶段时,时尚就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了流行。前面我们已经阐释过时尚不同于流行,因为流行的时间远远长于时尚,因此,时尚具有短暂性。
中世纪时期,时尚与贵族阶层紧密相连。由于贵族阶层经济富裕,可以一掷千金,因此,他们可以雇佣著名设计师为其打造与众不同的时装,而这,在当时便成为了贵族阶层的时尚。如今,时尚依然具有阶层性,而这种阶层性与中世纪的阶级性不同,它主要是指时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之间是互不相同的。正是由于时尚的这种阶层性,我们才必须更谨慎的看待时尚。想要过时尚的生活方式,就必须先了解自己身处的阶层,既要了解自身阶层的本质与特性,又要了解自身阶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更重要的是,还必须了解阶层中的人所具有和向往的生活方式。因为,只有完全了解这些,才能使时尚将为他们所认可和崇尚,才不至于变得不伦不类。
时尚千变万化,时尚包罗万象,时尚的包容性体现了它的美。首先,在复古中时尚。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周杰伦的音乐复古主义。他在配乐中融汇了中国的古典乐器,在歌词中融汇了中国诗词的意境魅力。比如,在他的众多歌曲配乐中,我们都可以听到琵琶、二胡、大鼓等古典乐器的声音,而在歌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具有中国意境的诗词,如
《青花瓷》中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周杰伦巧妙的将现代流行音乐与中国的古典乐器和诗词融会贯通,并开创了中国音乐复古主义的先河,把这种音乐时尚带到社会大众的身边,使之成为流行。其次,时尚跨越国界。法国时装展在此层面上非常能够体现时尚的包容性,纵观时装展全程,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时装里蕴藏的各种国度的文化元素,它们有的张扬,有的内敛,有的放肆,有的性感。我们很难想象,还有那一种其他时尚可以像时装一样更能体现这种包容性。
基于时尚的定义和特性,我们相信,理性的看待时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给时尚套上一根绳,一根尺度之绳。
当今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任何适合人的利益的事情我们都要鼓励其发展。当然时尚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度的强调以人为本而陷入人本主义之中。我们不能像“为自由而自由”一样的大肆宣扬“为时尚而时尚”,因为,每一种存在的现象都有其必须尊崇的法则。时尚,作为人类历史不可避免的一大现象,它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更应该对其进行有条件的规范。
当一种时尚伤害或侵犯了任何人作为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时,它就不具有正当性,甚至应当被禁止或取缔;反之,如果一个时尚没有伤害或侵犯任何人作为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时,它就具有自己的正当性,也不应当出于其他任何理由被硬性禁止或强行取缔;同时,如果一个时尚不仅尊重了人之为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而且还关爱了其他人的人性生活和正当福祉时,它就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高尚的,值得赞扬和提倡的。因此,无论时尚以何种形式产生和发展了,它都应当遵守以人为本和批判人本主义的原则,在充分肯定时尚正当意义的同时,自觉地限制和约束时尚领域中无节制、不必要的奢侈腐化倾向。
由于时尚具有阶层性,因此不同阶层的社会人对于时尚的理解和要求自然也是不同的了。因此,上层群体中产生的时尚被认为是高雅的,而功利性的下层群体中产生的时尚便成了相对性的“俗”时尚。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下层的时尚被套上了“俗”字,就完全否决它存在的正当意义。因为,那种“俗”文化只要不伤及、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人之为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正当的,是被认同的。所以,针对时尚的不同层次,我们万不可对其一刀切,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对通俗和高雅都能够兼收并蓄、共存共荣的心态来看待时尚,使其健康发展。
时尚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一样都是美的,因为它自身也存在丑陋的一面。这种丑陋或者是因为人本身对某种时尚的不适合造成的,也或许是因为不同人的审美心理的差异造成的,但是,我仍然坚持认为,只要那种时尚不伤及、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人之为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正当的,是被认同的,甚至是应当被崇尚的。所以,谁说只能炫时尚之美而不能炫时尚之丑?只要不违背人之为人的要求,我们亦能“跟着感觉走”入绚烂多彩的人类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