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物流业发展报告
中国外运(601598)近日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76,723,089.91元,同比增长5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2,515,209.01元,同比增长77.93%。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3,421,160.87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669,015,302.57元。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93%。主要是因为:2021年上半年,公司以“五通道+一平台+N个产品事业部”为核心,紧抓市场机遇,加快形成全网运营格局,有效提升全程供应链运营能力,实现空运通道、海运代理及合同物流业绩较快增长,同时,今年上半年,来自合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挖贝网资料显示,中国外运的主营业务包括专业物流、代理及相关业务和电商业务三大板块。其中,专业物流是核心业务,聚焦高成长、高附加值的细分行业及其上下游,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代理及相关业务是基石业务,为专业物流业务发展提供支撑;电商业务是创新业务,结合互联网与物流科技,推进公司向数字化和智慧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2. 物流业发展的最新数据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物流运行实现了逆势回升、平稳增长,物流规模再上新台阶,社会物流总额超300万亿元。
2020年社会物流总额超300万亿元
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00.1万亿元,同比增长3.5%。分季度看,增速呈现持续恢复的势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增速回升有所加快。另外,物流对民生的保障作用日益增强。农村物流、双向流通的渠道进一步打通,服务密度大幅度提升,邮政快递物流服务网点覆盖3万多个农村乡镇,支撑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产值近万亿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蔡进: 应该说2020年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来讲,物流业的发展对整个疫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第二个方面来看,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间,应该说物流行业率先恢复正增长,这样的话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一个基础保障的作用。
另外,2020年多部门出台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推动降低行政性物流成本。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单位物流成本增速明显趋缓。
需求结构继续调整 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
2020年,物流需求结构继续调整,新动能带动引领作用凸显。工业领域的高新技术物流需求、国际物流需求以及网上零售物流需求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2020年工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8%,增速也是呈现逐季恢复态势。从结构看,进入四季度制造业显著回升,有力支撑了工业物流需求的稳步恢复。一方面,出口带动装备制造和医药制造显著回升,成为主要支撑。另一方面,新动能相关物流需求持续增强,高技术制造业维持领先地位。
2020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3.2%,6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增速保持10%以上。新型消费模式依然保持逆势增长,成为民生物流需求的最大亮点。2020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8%,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蔡进: 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间,物流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变化,有了比较明显的创新,也就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这样的话推动了整个民生物流,尤其是消费物流的快速发展。
另外,2020年我国进口物流量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从不同货类看,原油、铁矿砂等资源型产品进口量分别增长了7.3%和9.5%,粮食、肉类等农产品进口量分别增长了28%和60.4%。
“十三五”时期物流降本增效成果明显
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十三五”时期物流业总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十三五”时期,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6.5%,物流业总收入年均增长7.7%,成为服务业支柱产业之一。另外,“十三五”时期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明显。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5年的16%下降到2020年的14.7%。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何黎明: 也就是说下降了1.3个百分点,这样它背后的经济意义就是说,经过国家一系列的降本增效、减税降费的政策,使我们“十三五”期间整个物流的成本节约了大约1万亿元左右。
“十三五”时期,民生物流年均增长24.5%,成为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有力引擎。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入,到“十三五”时期末,我国高铁运营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居世界第一。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过2000个,国家物流枢纽45个,骨干冷链物流基地17个。技术应用方面,物流机器人、无人机、无人仓、无人配送、无人卡车、无人码头等新型物流模式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介绍说,“十四五”时期物流业发展将更加关注解决“卡脖子”问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也将着重发展农村物流,进一步补齐“三农”物流短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何黎明: 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总体来看,这些年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也还存在比较薄弱的地方。“十四五”期间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物流业要着力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为我们国家的整个乡村振兴的战略作出贡献
3. 物流行业年报
2021年盈利
京东物流交出了上市之后的第一份业绩答卷,巨亏15亿,却迎来了连续一周的股价大涨。
8月23日,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京东物流”,2618.HK)发布上市后首份半年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实现总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53.7%。
但是,剔除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以及股份支付等因素影响,京东物流上半年经调整后的Non-IFRS净亏损15亿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京东物流第一版招股书中,2020年前三季度的1170万元的亏损。
4. 2019物流发展报告
从2019年变化趋势看,工业物流需求贡献率进一步趋缓,内需对物流需求增长的拉动继续增强,进口、消费相关等新动能物流需求贡献率继续提升,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发展。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在快速集聚,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支撑物流需求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5. 2018年物流业发展报告总结
主要写进货渠道,运输过程,以及销量
6. 物流行业报告总结2018
1、运输功能要素 包括供应及销售物流中的车(公路、铁路)、船、飞机等方式的运输,生产物流中的管道、传送带等方式的运输。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于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输是物流最主要功能之一。
2、包装功能要素 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
3、装卸搬运功能要素 包括对输送、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活动,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进行的装卸活动。
4、仓储功能要素 包括堆存、保管、保养、维护等活动
5、流通加工功能要素 又称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活动。
6、配送功能要素 配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集经营、服务、社会集中库存、分拣、装卸搬运于一身,已不是单单一种送货运输能包含的,所以将其作为独立功能要素。
7、物流信息处理功能要素 在物流过程中,伴随着物流的进行,产生大量的、反映物流过程的有关输入、输出物流的结构、流量与流向、库存动态、物流费用、市场情报等信息并不断传输和反馈,形成物流信息。 同时,应用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获得实用的物流信息,这将有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物流动态,协调各物流环节,有效地组织好物流活动。
7. 2018年物流业发展报告会
李忠义(Lee Chung-Yee),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学系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的主任和奠基人,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和物流管理系主任(2001-2008),Fellow of th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8. 2018年物流业发展报告怎么写
现代物流已被我国政府、企业所重视,显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参考《中国物流行业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指出,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作业一体化:现代物流的精髓在于其系统整合的概念,即整合传统的作业领域,将生产、销售、包装、装卸、运输、存储、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分散的、跨越各企业部门的活动综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活动范围、流动速度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物流活动的核心和物流创新的动力。
3、物流管理自动化: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其效果是省力化。
4、物流管理智能化:随着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普及,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智能化必将是现代物流的一种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