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剧经典歌曲
一般是50年代的及以前出生的人才能够称之为老人,他们大部分都喜欢红歌和革命老歌,比如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南泥湾,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浏阳河,战马奔驰保边疆,敖包相会,拥军花鼓,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四季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老歌都很适合老年人听,让他们觉得有熟悉感和亲切感。
2. 越剧经典歌曲20首
4期。《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是全球首档以越剧为核心的戏曲节目,通过音综景点模式+专业越剧竞技,打造全球越剧戏迷的殿堂级梦想舞台。节目组还请来包括茅威涛、赵志刚、钱慧丽、何赛飞在内的四大越剧名家导师。
3. 越剧版流行歌曲
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古越国所在地)的农村。它是以嵊县
一带的、民间说唱艺“落地唱书”为基础,并在余姚鹦歌(秧歌)和湖州滩簧的
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最初称为“小歌班”,多是农村艺人在农闲之际业余组合
唱戏,后逐渐组成职业“小歌班”,并于1916年进入上海,吸收绍剧、京剧所
长,在茶楼以“绍兴文戏”之名演出,演员多以女艺人为主,有的戏班全由女
演员组成。1938年,绍兴文戏改称越剧。
越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越剧唱词最见的句式有七字句、带冠七字句、十字句;常用的主要腔调是[四工调]、[尺调]、[弦下调];唱腔的基本板式是[中板],常用的还有[快板]、[慢中板]、[慢板]、[快板]、[快中板]、[散板]、[连板]、[嚣板]、[清板]等。
一、七字句:
七字句的排列格式有两种。一种按照“二、二、三”顺序排列。如“我家 有个 小九妹,聪明 伶俐 人敬佩,描龙绣凤 称能手,琴棋 书画 件件会。”另一种是按照“三、二、二”顺序排列的。如“碧波潭 微波 荡漾,桂花金 黄影 横窗,空对此 一轮 明月,怎奈我百转 愁肠。”
二、带冠七字句:
带冠七字句是剧情需要,在七字句前面加三个字。如:“想当年,疏篱 斜阳 碧草萋,与妹妹,慈母膝前 笑相嬉”。这种句式一般都混合在七字句中,单独成一唱段不多见。
三、十字句:
十字句的排列格式也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三 四 三”顺序排列的。这与带冠七字句相似。如:“该讲些仕途经济好学问”;“学会些处世做人真本领”;“正应该百尺竿头求上进”;“何必与优伶为伍掷光阴”。另一种格式是“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空城”。唱词是为内容服务的。当原有的句式不能充分反映剧情时,越剧的唱句还采用六字句、九字句甚至更自由、更灵活的句式。同时,越剧唱句节奏感鲜明,唱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很有味道,比较讲究韵律。所谓韵律,就是上下句的下句要押韵。在一段唱词中,偶句的末一个字以同一韵脚贯穿。在一段唱词中,偶句的末一个字以同一韵脚贯穿。如《送凤冠》里的陆氏劝李秀英媳妇的唱段,就是以“肉”、“和”、“婆”、“错”、“火”、“做”、“果”等字押韵。
四、曲调和板式:
现在常用的越剧曲调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四工腔](也称[四工调])。通常,它是F调,胡琴定弦6-3,与京剧中[西皮]的定弦相同。它的特点是单纯、明快,有跳跃性,听起来如潺潺流水在山涧流淌。其主要板式有[中板]和[慢中板]。目前,[四工腔]虽然用得不多,但仍有着重要的地位,如《西厢记》中的“闹简”和“赖简”两场,[盘夫]中的一些唱段等。
第二类是[尺调腔]。它是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二黄]的过门创造的。通常,它是G调,胡琴定弦5-2。它的特点是:旋律下行,节奏舒展,风格委婉细腻、柔和深沉,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浓郁的抒情性,适合于表达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悲伤、缠绵、沉思、忧虑的情绪,因而在塑造人物音乐形象时有多种功能,更有戏剧性。[尺调腔]的板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慢板]。它用一板三眼,是慢速的四拍子,显得格外委婉、细腻、优美,长于抒发深沉、哀伤的感情。如《楼台会》中的“十相思”唱段,用的就是尺调慢板。
二是[中板]。这是[尺调腔]的基本板式,是中速的四拍子,用于抒情和叙事。乐段结束时,尾腔常作延伸,使人有段落感。它在越剧中运用最多。如《祥林嫂》中贺老六成亲时唱的一段,就是尺调中板。
三是[慢中板]。它介于[中板]和[慢板]之间,多用于表演思索和郁闷的情怀。如《柳毅传书》中的“湖边惜别”,用的就是这一板式。
四是[快中板]。它的速度较[中板]略快,唱腔和“过门”的旋律相应地简化,多用于表演激烈、紧迫气氛的情绪。如《打金枝》中“今日是汾阳王寿诞期”,用的就是[快中板]。
五是[连板]。速度比[快中板]更快,用二拍子,旋律简单,节奏紧凑,多用于表达紧张、焦急的情绪。如《玉蜻蜓》中“认子”,唱的就是连板。
六是[快板]。速度最快,用一拍子,又称一字板。旋律更单纯,接近自然口语,换气用半拍休止,多用于斥责、辩论的场合。
七是[嚣板]。它类似京剧中的[摇板],紧拉散唱,伴奏用一拍,唱腔速度和节奏比较自由,适合于表演奔放的感情、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呼号。它常与[快板]一起使用。
八是[散板]。它[嚣板]相似,也是速度、节奏自由的板式,不同的是伴奏也是散的,不是紧拉散唱,而是散拉散唱。
九是[流水板]。它吸收绍兴大班的板式,突破了越剧曲调板起板落、块块方整的格局。伴奏是一拍子,唱腔基本是二拍子,有流动感,常用于表达踌躇不安的情绪。
十是[二凡]。它也吸收于绍兴大班,是二拍子,中速,唱腔比较自由,风格古朴,常用悠扬的拖腔。
第三类是[弦下腔]。它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借鉴京剧[反二黄]手法,吸收越剧早期[六字调]的因素发展而来。属于D调,胡琴定弦1-5。[弦下腔]是[尺调腔]的反调,适于表演悲愤激越的情绪,剧中人物最哀伤时往往用[弦下腔]。如[梁祝]中的“山伯临终”,《祥林嫂》中“风满天、雪满地”,《红楼梦》中的“宝玉哭灵”等。[弦下腔]的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演能力非常强。
除上述三类调腔之外,越剧里还有[C调腔]。属于C调,胡琴定弦2-6,是[四工腔]的反调,在[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反西皮]的因素发展而来。它在男女合演中,男演员演唱的比较多。
4. 越剧名曲精选45首
《咏越剧》尺调弦下哀婉情,起调拖腔意无穷。江南灵秀出莺唱,啼笑喜怒成隽永。
1、姜夔《暗香》(是这首吧,这个还没听呢,土豆的视频总打不开。)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2、白居易《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3、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4、凤求凰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遨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何时见许兮,慰我旁徨,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使我沦亡。
5、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 越剧经典歌曲大全
我一生一辈子最好听的歌曲有以下几首:
一是在60年代是大红戏曲片红楼梦主题歌(越剧)哭灵,第二首歌是我爱我的祖国,第三首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四首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第五首是常回家看看,这五首歌是我一生中最爱的歌曲,也是最好听的歌曲。
6. 越剧经典歌曲100首
1.《蝶恋花·答李淑一》样板戏评弹
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优秀作品,于1960年秋在上海的西藏书场首次公演,由弹词演员余红仙演唱,一举成功。半个世纪以来,它风靡大江南北,不仅是苏州评弹艺术创新的经典代表,而且在新中国的音乐史上也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
2.《江南如诗》舞台风情评弹
根据1937年老电影《马路天使》中演唱的插曲《四季歌》改编的苏州评弹风情展《江南如诗》,用吴侬软语唱响丝竹江南,如诗如梦。这首曲子从各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生动的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使人不经意间走进这幅美丽的江南画卷之中。
3.《玉蜻蜓·文宣哭观音》经典评弹
《玉蜻蜓》故事是这样的:苏州南浩街的富豪金贵升,夫妻关系不睦。金贵升私恋尼姑王智贞,以扇坠玉蜻蜓为信物相赠,并留宿庵中,不思归家,致智贞怀孕。谁知金贵升感染风寒,病死庵中。王智贞生一遗腹子,为徐家收养,改名徐元宰。后徐元宰中试。端午节,金大娘观看龙舟竞渡,偶见朱小溪之妹朱三姐扇子上系有玉蜻蜓,经查询,得血书。徐元宰得知自己生母为法华庵尼姑智贞,到庵堂认母。金大娘得知徐元宰系金氏之后,迫其复姓归宗,金、徐两家厅堂夺子,最后以徐元宰兼祧金、徐两家香火,风波平息。
4.《钗头凤》经典传唱
《钗头凤·世情薄》是南宋唐婉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写了唐琬在陆游母亲的压力下被迫分开后,无限痛苦的心情。下阕则分别写出了和陆游分别以后的境遇和心情。全词描直抒胸臆,哀婉动人,情感复杂。
.5《孙二娘与武松》经典评话
孙二娘是《水浒传》中梁山仅有三位女好汉之一,人物性格为胆子大,武艺高强,有智慧。她“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武松被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险遭孙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装喝醉酒捉住了孙二娘,孙二娘求饶,武松遂与张青、孙二娘夫妇相识,武松后来二龙山头领率孙二娘夫妇等同归梁山,担任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迎来送往,打探消息,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条好汉,下应地壮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孙二娘被杜微飞刀打中而死,后追封旌德郡
6.《庵堂认母·三笑》山塘实景评弹二首
《庵堂认母》演唱:吴伟东、毛瑾瑾
《三笑》演唱:陈烽、谢瑛、周明华
《庵堂认母》讲述了新科解元徐元宰,得知自己非徐上珍夫妇亲生,亲生母亲乃一出家人,法名智贞。元宰遂寻到法华庵。智贞知元宰庵堂认母,又惊又喜。但因礼教束缚,更怕影响元宰前程而不敢相认。在元宰一番真情打动下,才勇敢与元宰骨肉相认。这是一曲百听不厌、久演不衰,由蒋月泉、朱慧珍演绎的折子戏经典保留书目。
《三笑》这个故事已经被演绎过不知多少个版本了,唐伯虎点秋香的那些事也都家喻户晓了。唐伯虎对秋香一见钟情,然后乘船从苏州一路追到无锡,才发现那位看对眼的姑娘是华太师家的丫鬟。于是为了追求秋香,唐伯虎化妆变身,跑到华府里当仆人,然后想方设法接近秋香,经过初见的误会、相识后的豁然开朗、日久生情后的互诉衷肠,最终秋香同意嫁给唐伯虎,两人便在新婚之夜从无锡逃回苏州桃花坞。
7.《静夜思》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8.《情探·梨花落》经典评弹
演唱:王珮瑜
《情探》本是传统越剧剧目,出自明传奇《焚香记》,其主要剧情为:落第举人王魁与名妓敫桂英相遇,结为夫妻,王魁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忘恩负义,桂英接到休书后到海神庙哭诉王魁罪状,自缢自死,最后判官司小鬼活捉王魁。
9.《珍珠塔》
苏州弹词《珍珠塔》取材于明代御史陈王道家史。陈王道,字孟甫,明嘉靖五年(1526)出生在吴江同里镇,当过浙江鄞县、山东信阳县知县,后升任南京道监察御史。续弦方氏,同里九里湖南侧小厢村(今属屯村乡)人。生一女取名翠娥,自幼与方家联姻,并以“珍珠塔”作陪嫁。陈御史五十寿辰,大摆寿宴。方家姑爷前往庆贺,见正门外人来车往,寿礼接踵,道路拥塞,即令随从挑礼担从边门备弄进府。方家姑爷常到陈府请安,平日正门紧闭,边门备弄出入习以为常,本无可非议。谁料人多嘴杂,看见的误认为方氏轻视乡间至亲,拒由正门迎进。丑话传千里,愈传愈烈,面目全非。
10.《天涯歌女》新乐府评弹
新乐府|评弹 以当代爵士音乐的思维方式和作曲技法呈现江南评弹,曲目包括《情探》《莺莺操琴》《道情》《书房自叹》《天涯歌女》《义激陈 琏》等评弹经典唱段。上海评弹团副团长、评弹大师高博文、“丽调”传承人陆锦花倾力加盟,将传统评弹艺术进行了音乐上的革新,使之融入到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中,让古老的评弹艺术与当代的世界音乐语言相互包容、倾听,对话,建立一种在中国独一无二的跨界艺术。
7. 很好听的越剧的歌
越剧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林》是《红楼梦》里的神曲,这耳熟能详的越剧唱段红透大江南北。越剧发源于浙江嵊省,发祥于上海。越剧是我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8. 越剧名歌曲
顶级越剧不敢保证下面的你看看:
1 越剧电影版《西厢记》
2 越剧电影《三看御妹刘金定》
3 越剧:《紫玉钗》
4 越剧:《懒老婆》
5 越剧《梅陇镇》
6 《春香传》(越剧)
7 越剧《木棉红》
8 《藏书之家》(越剧)
9 《金缕曲》(越剧)
10 《蝴蝶的传说》(越剧)
11 越剧《汉文皇后》
12 越剧《一缕麻》(江瑶颜佳)
13 越剧《富贵荣华》
14 越剧《白兔记》
15 越剧《沉香扇》
16 越剧《双金印》
17 越剧《真假太子》
18 越剧:《灰阑记》
19 《心比天高》(越剧)
20 《国色天香》(越剧)
21 《皇帝与村姑》(越剧)
22 越剧《新官劫》
23 朱祝芬《新白蛇传》(越剧)
24 《回春缘》(越剧)
25 越剧:《凤冠梦》
26 越剧:《状元打更》
27 越剧《王子复仇记》(赵志刚 孙智君 华怡青)
28 《曹植与甄洛》(越剧)
29 越剧《魂断铜雀台》
30 《家>(越剧)
31 《孔雀东南飞》(越剧)
32 越剧《玉蜻蜓》
33 越剧《状元未了情》
34 《血缘恩仇》(越剧)
35 越剧《风雨渔樵》(舞台 章瑞虹华怡青)
36 越剧《红梅阁》
37 越剧《一钱太守》(张琳 吴素英 于伟萍 绍百)
38 越剧电影《金枝玉叶》
39 越剧《王熙凤大闹宁国府》
40 越剧《盘夫索夫》
41 越剧《梨花情》
42 越剧《双看相》(49年老电影)
43 越剧《卖婆记》(49年老电影)
44 越剧《贩马记》(49年老电影)
45 《孟姜女》(越剧共4集)
46 《胭脂》(越剧)
47 越剧《彩楼记》
48 越剧《春草闹堂》
49 越剧《赖婚记》(徐铭章瑞红 反串)
50 越剧《灰阑记》浙江省温州市越剧团
51 越剧:《花轿错》
52 越剧:《双轿接亲》
53 越剧:《珍珠塔》
54 越剧:《西施》
55 越剧:《状元与乞丐》
56 越剧:《十一郎》
57 越剧:《绣球缘》
58 越剧:《陆文龙》
59 越剧:《是我错》
60 越剧:《血溅清风石》
61 越剧:《金殿让子》
62 越剧:《民女封后》
63 越剧:《胭脂河》
64 越剧:《碧波仙子》
65 越剧:《韩非子》
66 越剧:《双凤冤》
67 越剧:《李娃传》
68 越剧电视剧《花轿错》
69 越剧《唐婉》(郑全王一敏)
70 越剧 《颠倒姻缘》
71 越剧:《倾国佳人》
72 越剧《李慧娘》
73 《花烛泪》(越剧)
74 越剧《追鱼》(王文娟 徐玉兰)
75 王文娟 徐玉兰(西园记)越剧外景版
76 《西厢记》(1961年)越剧
77 越剧电影《情探》 傅全香 陆锦花
78 越剧《柳毅传书》(竺水招 筱水招)
79 越剧《打金枝》(吕瑞英 范瑞娟 张桂凤)
80 越剧《王老虎抢亲》夏梦、李嫱
81 越剧电影《三看御妹刘金定》(夏梦 丁赛君)
82 越剧电影《金枝玉叶》(丁赛君 夏梦)
83 越剧电影《五女拜寿》
84 越剧《血手印》(金静、丁小蛙)
85 越剧《玉堂春》(戚雅仙 毕春芳)
86 越剧电影《祥林嫂》(金采风 袁雪芬 周宝奎)
87 越剧电影《绣花女传奇》(单仰萍陈雪萍谢群英)
88 越剧电影《孔雀东南飞》(傅全香 范瑞娟)
89 越剧《毛子佩闯宫》(1963 金雅楼 筱灵凤 筱湘麟 筱宝奎 华倩)
90 越剧电影《莫愁女》(竺小招.林婷婷)
91 越剧电影《盘夫索夫》(金彩凤毕春芳)
92 越剧《云中落绣鞋》(1961 筱少卿 陈佩君 黄秀英 周素宝)
93 越剧《钗头凤》(吕瑞英 范瑞娟)
94 《牡丹亭》越剧电影版
95 越剧《碧玉簪》(金采凤)
96 越剧电影《莫愁女》(竺小招)
97 越剧《胭脂》
98 越剧电影《石钟缘》
99 越剧《双珠凤》
100 越剧《春香传》
9. 越剧的经典曲目
1、《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越剧《红楼梦》红透大江南北,其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首经典唱段几乎成为圈外人了解越剧的第一神曲。
2、《梁祝·十八相送》
3、《我家有个小九妹》
4、《追鱼.观灯》
5、《三笑》
6、《西湖山水还依旧》
7、《金玉良缘》
8、《沙漠王子.算命》
9、《桑园访妻》
10、《双珠凤·送花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