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服饰搭配 > 正文

流行性乙肝脑炎流行(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

1.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是蚊子传播。

2. 流行性乙型脑炎概述

乙型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播途径是由蚊虫感染导致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发病、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确诊脑炎后、需要住院治疗、高热的患者退烧的药物治疗、加强营养补液、预防脑水肿。

3.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呼吸衰竭、意识障碍以及抽搐,一般有5~15天的潜伏期,若是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话,容易并发肺不张、支气管肺炎、口腔感染以及败血症等。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时期其症状不一样。

身体出现5个症状,说明你已患流行性乙型脑炎

1、早期

早期疾病及主要症状是头痛发热,全身有不适感,同时伴有寒颤,体温会突然升到40℃,伴有恶心呕吐和头痛,也有一部分人出现精神倦怠或嗜睡、轻度颈项强直,一般有1~6天的病程时间。

2、急性期

急性脑炎期间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发热,气温高达39℃以上,一般持续5~10天,然后呈阶梯下降。若中枢神经感染加重的话,会出现昏迷、昏睡或精神恍惚等意识障碍,也有部分人群出现抽搐或惊厥。

3、恢复期

在恢复期体温慢慢下降,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也会好转。重者神志迟钝且痴呆,吞咽变得困难,四肢强直性痉挛,同时伴有失语和颜面瘫痪,甚至有软瘫症状。只要得到有效治疗,大约6个月内能恢复。只有少数重者6个月后仍然出现痴呆、意识障碍以及肢体瘫痪。

4、重型乙型脑炎

重型乙型脑炎发热在40℃以上,会出现昏迷、惊厥和神经系统体征以及脑膜刺激症状。呼吸和循环会发生衰竭,体温会快速上升到40℃以上,发病初期1~2天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疲倦,兴奋、烦躁不安或表情呆板,对外界反应力差,眼结膜充血。若是婴儿的话会出现前囟门突出。发病24小时后病情会更加严重,会出现昏迷、惊厥,肢体呈现强直性或迟缓性瘫痪。深度昏迷下会出现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严重的话导致呼吸衰竭或死亡。

5、普通乙型脑炎

普通型乙型脑炎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发热,出现脑膜刺激症,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和头痛,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嗜睡,烦躁不安,神智恍惚,但没有昏迷。一般发病5~7天左右,体温会下降到正常,14~20天后完全恢复正常,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温馨提示

当有以上症状时应该及时选择正规医院治疗,春天要及时清除幼虫,多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注意家庭环境卫生。

#家庭医生超能团#

如果粉丝朋友有更多健康问题,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家医君会尽快为您解答。

想了解更多预防、缓解脑炎的相关资讯,可以关注@家庭医生在线,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健康内容!

4.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点

病毒感染性疾病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流感、麻疹、风疹、天花、水痘、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黄热病、轮状病毒感染。

5.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和症状?

乙脑全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他是有由一种乙型脑炎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会出现一些高热昏厥。意识障碍等症状会危及到我们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他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经过蚊虫的传播。如果发现这种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可以通过一些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6.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为

我觉得,一排一排的蚊子一起咬才能有这效果

1、埃及伊蚊

这是一种中小型黑色毒蚊,从外观上很好辨认,主要分布在广大非洲、东南也地区,栖息在一些黑暗石穴中,白天时候出来吸血。通过埃及伊蚊叮咬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例如黄热病、登革热,这些急性传染性疾病会导致出现大出血和休克,严重甚至死亡。

2、白纹伊蚊

这种蚊子在中国非常寻见,属于一种完全变态昆虫,例如卵、幼虫在水中发育生长,成虫在陆地生长活动,栖息在阴暗场地。白纹伊蚊攻击力非常强,基本上一整天都能出来叮咬吸血,轻则导致皮肤红肿皮炎,重则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如登革热、罗斯河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等。

3、按蚊

按蚊是一种分布在撒哈拉沙漠的非洲地区毒蚊,通体颜色为灰色,翅膀为黑白花斑色,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树洞、石穴中。按蚊对人类生命有着重要威胁,是一种最致命一种寄生虫,是多种寄生虫的宿主。活动范围大多在黄昏,通过叮咬吸血来传播疾病,导致全球每年都有上百万人死亡。

4、花斑蚊

花斑蚊是世界上最毒的蚊子之一,它的外形有着非常明显的花斑,所以被称之为花斑蚊,一般出现在炎热的东南亚地区,它有着非常强的抗寒能力,所以繁衍生息的能力非常强,极容易携带病毒。

5、库蚊

库蚊跟伊蚊属性上都差不多,通体颜色为黄棕色,翅膀上无斑,触短角长,常常栖息在室内黑暗、温暖、潮湿环境中。在夜间时候出来活动,通过叮咬来吸取人、畜血液,继而传播一些流行性疾病,例如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危害性非常大。

6、白线斑蚊

白线斑蚊体长大约5毫米,胸部中间有一条明显白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活动时间以白天为主。常常在广阔的空间叮咬吸血人或畜,是引发登革热传染的媒介主角。为了不影响到人类生命安全问题,所以要及时做好病媒蚊防治工作,避免疾病传播。

7、华丽巨蚊

华丽巨蚊的体格比起一般的蚊子会大上许多,是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它是东南亚地区非常常见的一种蚊子种类,它的身上会有黄蓝相间的花纹,非常的艳丽,一般生存与阴凉潮湿的草丛内。

8、花脚蚊

花脚蚊是一种体态比较小的蚊子,它的颜色一般是普通的黑色,偶尔会有几只变异的白色,和一般的蚊子不同的是,它的飞行速度非常的快,能够连续飞行5000到6000米,所以一般的手段很难抓到它。

9、墨蚊

墨蚊划分出细小的分类的话,有400多种之多,它的范围遍布全世界,不单一出现在某地区,喜爱成群结队的呆在草丛旁,以吸食人类的血液为生,被叮咬之后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10、中华按蚊

中华按蚊的身体形态明显,触角基段蓬松,头部带有明显的带状暗色斑,一般呈灰褐色,该蚊子普遍的分布在我国炎热地区和中南亚等地区,喜欢吸食人类的血液,是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者。

7.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是

在蚊子中,雄、雌蚊的食性是不同的,雄蚊“吃素”,专以植物的花蜜、果子、叶的液汁为食,雌蚊则专食人和动物的血。

蚊子的一对触足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准确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合,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吮吸新鲜血液。

蚊子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世界上的蚊子有两千多种,我国约有140多种。能传播疾病的蚊子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叫按蚊,俗名叫疟蚊,主要传播疟疾,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的一年内,全世界因患疟疾致死的约200万人。另一类叫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类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又叫黑斑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消灭蚊子,是预防和减少疾病的有效途径。

流行性发烧需要输液吗(流感发烧需要输液吗感冒

流行性乙型脑炎科普文章(流行性乙型脑炎概念

肠道隔离适用a流行性(肠道隔离适用a流行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