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服饰搭配 > 正文

世界流行最早的声乐套曲(我国近代第一部大型声乐套曲)

1. 世界流行最早的声乐套曲

《未完成交响曲》、《 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军队进行曲,鳟鱼等

2. 我国近代第一部大型声乐套曲

1965年8月1日,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30周年,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北京人民剧场成功举行首场演出。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先进性本质。

3. 世界流行最早的声乐套曲是作者是

《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光未然,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艺术结构

全曲由《序曲》(管弦乐)、《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八个乐章组成。

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穿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4. 西方的声乐曲目分类

适合男中音演唱的外、中曲目非常多。 民族声乐曲目中包括:阿拉木汗;回延安—;江河万古流;寻找回来的世界;思乡曲;大江东去;祖国,慈祥的母亲;长城永在我心上;我和我的相国;多情的土地;今天是你的生日;太阳的儿子;乡音、乡惰 ;夜半歇声;我住长江头;故乡;杨白劳;松花江上;延安颂;黄河颂;梅衅三章;我为祖国献石油;菩萨蛮·黄鹤楼;你见道舀公山的山顶吗;沁国害·雪;日月之恋;夕阳红;等等。

你可以从中挑出适合自己演唱的曲子,考前 由专业老师指点正确发声,多练习。其实有很多外国的曲子很能锻炼男中音。 祝你成功!

5. 世界流行最早的声乐套曲是

1、小夜曲(出自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这首小夜曲,是夜曲体载中最具代表性的不朽之作,它是舒伯特作的声乐套曲“天鹅之死”中的第四首)

2、凤阳花鼓(本曲系中国口琴名家石人望,根据安徽民歌主题创作的口琴曲。最具代表性、最优秀的口琴独奏曲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3、淄冰园舞曲 (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尔曲,世界最受人们喜爱的园舞曲之一,也是花样滑冰中的著名伴舞曲。)

6. 声乐史上第一部声乐套曲

答:中国十大古曲的组合分别为:

1.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这首中国名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目前有着多个版本的曲谱,并主要分为琴曲和筝曲两种,两种风格完全不同,而《高山》和《流水》两首古琴曲目前在人民中间有着广泛流传。

2.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一首由笛曲改编而成的古琴曲,饮食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因此又被称为《梅花引》《玉妃引》,在《神奇秘谱》《乐府诗集》中军队此曲有着相关记载,目前演奏的主要是1820年由清朝周显祖编的《琴谱谐声》,还有1868年刊本的《蕉庵琴谱》。

3.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是一首在明清时期就有这广泛流传的著名琵琶大套文曲,整体为较常见的多段体结构,并有着委婉质朴的旋律和流畅多变的节奏,于1925年被上海大同乐社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4.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一部崇明派,现存多个版本曲谱的琵琶曲,目前不仅会用琵琶进行演绎,还有古筝、二胡、江南丝竹等演奏形式,表现得主要是古代宫女寂寥清冷、哀怨悲愁、清怨忧郁的生命意境。

5.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的多个变体共同组成的琵琶套曲,据传是春秋时期的师旷和刘涓子所作的琵琶曲,而现代的琴谱中,主要分为《阳春》和《白雪》两首器乐曲,并流传有两种不同版板,分为大阳春和小阳春两种。

6.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数百年,现存多种谱本的中国古琴名曲,最早在1560年由明萧鸾编撰的《杏庄太音续谱》中,而这首悠然洒脱、生动精确的名曲表达的主要是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

7.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据传是由蔡文姬在塞外作的古琴曲,也是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主要叙述了蔡文姬思念故乡、医生不行、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遭遇,征收曲子委婉悲伤,有一种浩然的怨气。

8.广陵散

  广陵散又被称为《广陵止息》,最早在《战国策》和《史记》中军有所记载,这首古琴曲的曲谱最早见于于1425年由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中,并以慷慨激昂、气势宏伟的曲调而成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9.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最早见于1634年的明代《古音正宗》的古琴曲,目前有着超过50种流派传谱,是利用悠扬流畅的曲调,优美动听、绵延不断的旋律,来描述雁群在天空中盘旋顾盼的情景。

10.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乐曲常常会出现在大家生活中,而这首中国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武曲最早在《琵琶谱》中见到,主要讲述的是楚汉战争最后决战的情景,可以说是利用单个传统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出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

7. 世界流行最早的声乐套曲是什么

声乐是由人声演唱为主的音乐形式。大多数声乐作品体裁短小,易于普通老百姓接受。所以有史以来为声乐创作的作品浩瀚如云,数不胜数。声乐作品从演唱的形式来看,有如下几类:

1、合唱。其中又有混声大合唱、无伴奏合唱、女声小合唱、男声小合唱、童声合唱

2、齐唱。常见的有男声齐唱和女声齐唱等。

3、重唱。其中有男声四重唱、女声:重唱、男女声二重唱等。

4、独唱。有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等。

声乐作品从演唱风格上看,可分为:

1、美声唱法:这是—种以意大利民歌唱法为基础的科学演唱方法,其音色宏亮、透彻,适于表现严肃的、戏剧的、重大的内容。长期以来,演唱艺术歌曲、歌剧、清唱剧等均采用美声唱法。

2、民族唱法:以本民族传统的民间唱法为基础的演唱方法,如中国各种戏曲的唱

法、各种说唱音乐的唱法、民歌唱法、印度民歌的唱法、日本民歌的唱法等,早己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声、行腔、咬字等方面的理论和规律。

3、通俗唱法:基本上是属于用本嗓演唱的风格。它的风格可以有多种:有抒情的、民歌风格、乡村行乐风格、校园风格、摇滚风格等等。,近年来,三种演唱法有逐渐靠拢的趋势。帕瓦罗蒂常常与流行歌手—起举办音乐会;各个民族的演唱方法都吸收了一些美声甚至通俗的演唱方法;通俗歌手们由于没有—种统—的演唱方法,并且它的风行时间短,歌曲风格多样化,使得它不得不向美声和民族唱法学习。

8. 声乐史上第一部声乐套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什么

1.命运交响曲

中文名称:c小调第五交响曲

外文名称: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所属专辑:作品67号

歌曲时长:33分钟

谱 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音乐风格:古典

创作年份:1807年末至1808年初

又 名:命运交响曲,胜利交响曲

2.英雄交响曲

中文名称: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外文名称: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

谱 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音乐风格:古典

作品别名:英雄交响曲

3.悲怆奏鸣曲

中文名称:悲怆奏鸣曲

外文名称:Grande Sonata Pathetique OP.13

歌曲时长:三个乐章总计约19分30秒

发行时间:1798年至1799年初

编 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音乐风格:钢琴奏鸣曲

4.月光奏鸣曲

中文名称:月光奏鸣曲

外文名称:Mondscheinsonate

歌曲时长:约16分钟

发行时间:1802年

谱 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音乐风格:古典

5.田园交响曲

中文名称:F大调第六交响曲

外文名称: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

谱 曲:贝多芬

编 曲:贝多芬

音乐风格:交响曲

又 名:田园交响曲

拓展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时尚休闲女装搭配今秋流行休闲女装?

女休闲鞋品牌最好的是哪个品牌?

世界运动品牌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