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cds市场
CDs市场属于货币市场典型工具,具有面额大且固定,期限短,不记名不挂失,不可以提前支取等特征,
CDS其意为信用违约掉期。理论上的解释为:CDS是一种对银行间债券业务的保险,购买CDS类似买保险,买方(被保险方)同意在一段期间内支付费用给卖方,而卖方(保险方)仅在特定**发生时(如违约)才支付一笔金额给买方。但签订合约的两方都可以把CDS转售给其他人。
简单地说,就是债券危机。给人家做保险的一方,现在无力支付违约金。
2. 国内CDS
什么是cds?CDS是什么意思?
CDS是相关双取样电路(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 CCD传感器的每个像素的输出波形只在一部分时间内是图像信号, 其余时间内是复位电平和干扰。 为了取出图像信号并消除干扰, 要采用取样保持电路。 每个像素信号被取样后, 由一电容把信号保持下来, 直到取样下一个像素信号。代指网络名词时:cdm也指概念数据模型、现金存款机、加拿大数字媒体中心、中国舞曲、协同数字营销、清洁发展机制。
3. 什么是cds市场
cds变量是一种成熟的场外信用衍生工具合约。
在一笔cds交易中,信用保护买方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保护费用,以换取针对参考实体的信用保护。
当参考实体发生双方约定的信用事件时,卖方向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补偿。
故cds变量可以被视为针对参考实体的信用保险。
在风险承担上,cds变量卖方是信用风险交易市场的多头,cds变量买方是信用风险交易市场的空头。
cds变量的交易双方无需持有参考实体的债务。
标准cds变量的信用事件通常包括破产、支付违约和重组,与巴塞尔协议和《资本办法》的要求基本相符。
4. cds市场的特点
ABS ,Assets- backed Of Securitization,这个说起来太复杂了,简单说,就是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
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行的以资产池为基础的证券就称为证券化产品。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资产证劵化的重要主成部分,它的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按资产有2个重要的分支:CLO(Collateralised Loan Obligation)和CBO(Collateralised Bond Obligation)。前者指的是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后者指的是市场流通债券的再证券化。但是它们都统称为CDO。cds,Credit Default Swap,或者被称为贷款违约保险,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cds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也是08年导致雷曼破产的主要商品之一。5. CDs和CDs市场
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的定义,CDS是指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总称。分类上,可以分为单一产品CDS、组合产品CDS。前者是指参考实体为单一经济实体的信用衍生产品,后者则是指参考实体为一系列经济实体组合的信用衍生产品。此外还有信用违约互换指数等。
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基本原理是,寻求信用风险保护的一方(CDS买方),为避免参照实体发生信用事件,向信用风险保护提供人(CDS卖方)定期支付固定费用,由信用保护卖方在约定时期内,就参照实体的债务向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当参照实体发生信用事件时卖方向买方提供赔付。
二、CDS发展历史
CDS起源于美国,又因为美国次贷危机而名声大噪。
早期的CDS市场规模并不大,以风险对冲为主要目的,发展较为平稳,1996年底未到期本金余额仅为400亿美元。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和1998年的俄罗斯债务危机,让金融机构认识到了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规模开始快速增长,到2001年底市场规模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2002年后CDS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期,每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速,到了2007年底市场规模超过了60万亿美元,也是CDS史上的峰值,而这一阶段就与我们耳熟能详的次贷危机有关。
6. cd市场是什么
西安市批发CD的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土门丰镐路与西北环交叉口南三百米路西的电子市场。
二是朝阳门外的爱家超市对面,三是劳动南路和友谊西路交叉口西侧的劳动南路电子市场,第四是太白南路与电子一路交叉口东南角的电孒商城。
第五是草场坡长安路西侧的中工电子市场。这些地方都有CD批发。
7. 中国市场上有哪些cds
国外划分
货币的流动性在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眼里实质上就是货币的变现能力。根据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层次的归纳,货币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以上只是一般情况,具体到每个国家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有些国家只是很简单地划分为M1(狭义货币量)和M2(广义货币量)。但某些大经济体,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对货币的划分却复杂很多。
美国
目前,美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大致如下:
M1=通货+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M3=M2+大面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L=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
欧盟
欧盟在货币层次划分方面,相对于美国有很大的差别。欧洲中央银行将货币分为狭义货币、中间货币和广义货币三个层次,具体划分如下: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隔夜存款;
中间货币:M2=M1+期限为两年以下的定期存款+通知期限三个月以内的通知存款;
广义货币:M3=M2+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MMF)+货币市场票据+期限为两年以内的债券。
日本
日本现行的货币层次划分为:
M1=现金+活期存款;
M2+CD=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
M3+CD=M2+CD+邮政、农协、渔协、信用合作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方信托存款。此外还有广义流动性等于“ M3+CD ”加回购协议债 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国际货币基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划分
M0=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通货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邮政汇划资金+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债券
我国划分
层次划分
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 , 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 , 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 , 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若是按流动性划分,其依据是:(一)、相对能更准确地把握在流通领域中货币各种具体形态的流通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
(二)、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三)、央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划分具体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划分依据
回到流动性这个划分标准,不难看出,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流动性标准是局限于该金融资产的国内流动性为基础的。关于中美之间货币分层的一些区别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较为充足的的且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
此外,我国把流通中的现金单独列为一个层次的原因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发达,现金在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中占30%以上,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对我国消费品市场和零售物价的影响很大,现金的过度发行会造成物价上涨。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