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占卜在哪里流行起来
起源于古天文学:其理由是,八卦的“卦”字,“从圭从旷。圭,土圭也,即用泥土堆垒而成,用来测日影之用。从卜,后来测日影不用土圭:而改用八尺标竿代之,为了保持标竿的垂直,标竿上挂一条绳子,绳子下悬一重物,故象“卜”字。故说,八卦起源于古天文学。二日,八卦起源于文字,如古字坤、坎、震、兑而衍为八卦。三曰,八卦是伏羲时代的八个官的符号。管天的官叫乾三、管地的官叫坤三三、管雷的叫展三、管水的官叫坎三、管山的官叫艮三、管见的官叫巽三、管火的管叫离三、管泽的官叫兑三,所以有八卦起源于官名。四曰,八卦起源于占卜,是模仿占卜的龟兆而来的。八卦和六十四卦是标准的“兆”。屈万里有“易卦源于龟卜”之说。又远古时代早就有物象占,天象占,星象占等,故八卦起源于占卜。五曰,八卦起源于“河图'、“洛书'。相传古代有龙马出自黄河,背负“河图”,有神龟出于洛水,背负“洛书”。伏羲得后,根据“河图”、“洛书”上的阴阳点而画八卦。六曰,八卦起源于数字,古代记数的方法是划道道,一数划一,二数划二,三数划三等。
魏晋时期,王弼以老子玄虚之理释易对八卦义理的深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儒学新变,进一步弃去“象数”之说,专取“义理”一路,特别是北宋二程,虽同为“五子”中人,但对邵雍的“象数”之说,即甚为不取。朱熹虽然主张将“义理”与“象数”两种玩易的方法结合起来,但他主攻仍在“义理”,表现出理性精神。
汉代时,《周易》的解释跟阴阳谶纬之学结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卦气说”。不同的卦象与气候历法相配合,以“坎、离、震、兑”配四方与四时,称为“四正卦或四方伯”,四卦中的二十四爻也与二十四节气相配;“复、临、泰、大壮”等十二卦配十二月,称为“十二消息卦或十二辟卦”。十二卦中的七十二爻,配七十二候。四卦之外的六十杂卦共三百六十爻,也免强跟一年的三百六十五日相配。这样,六十四卦跟节候运行相配,也就被赋予了预测天灾人祸意义,成为除神巫祭司之外,任何人都可以用来推算的工具。
汉代以后,“象数学”发展,又逐渐跟“术数命相”之学结合起来,形成所谓“太乙行九宫之法”,进而演化出“奇门遁甲”之术,八卦的功能更加神秘化,各种各样的算命术,就是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的。
指南针发明之后,汉人将“司南”的神妙功效跟八卦方位结合起来,配以天地“四方、五行、二十八宿”,形成了堪舆的理法和形法,八卦的功能又延伸到确定住宅的位置、朝向和坟地方位的“指南针”,那种宅命的人,就只能建造和居住在那种宅里,才算是大吉大利,否则就会与主人不利。
八卦在发展过程中,还被道教顺便借鉴过来,补充其教理。
2. 占卜的发源地
塔罗与古犹太密教和埃及的宗教有关。 塔罗牌有着浓厚的女神气息,发源地不明,就连历史也是断断续续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决不是基督教的附属物,甚至与基督教背道而驰(基督教是严禁一切占卜活动的),她从盛行于中世纪的欧洲,但当时的教会认为塔罗是邪魔之物而进行打压(与欧洲中世纪的瘟疫历史有关)。
3. 占卜都有什么种类
神秘学其主要分:宇宙论,秘传心理,预测学,魔法学。宗教信仰、玄学、占卜、巫术、修炼和打坐等形而上学知识,还有许多人试图寻找在目前的宗教和哲学教条以外的世界观。
4. 占卜都有啥
给自己预测的话我觉得价值最高的是四柱八字类预测,这个对学习者的悟的要求相对低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比较好掌握,算命类书籍我力推《人体生物节律学》和《六柱预测学》看看书给自己断完全没问题,很好掌握。
5. 占卜怎么来的
看到你的过去,未必看到你的未来,不过麻衣相确实存在,多少大官贵族也信这个,你看看五台山里的和尚挣钱不,人家确实有这方面的本事。
6. 占卜干嘛的
一、误读“善易者不占”
“善易者不卜”语出荀子《荀子 大略》,其原话为:“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
后人因而得出了“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个结论。而且,有人又简单的把这句话直译成白话文,说是精于周易的人是不会去搞占卜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易”是不是就是指的《周易》,这是个疑问。
从“易”的篆字来审读,其含义就是日月的交替。因为日月交替运行,天地万物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原理被《周易》所运用,以占卜的形式来了解周天的变化,推测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状态,探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可以这样理解,“易”是原理,《周易》则是方法。
因而,荀子所说的“善易者不占”并非是说研究周易的人不搞占卜,而是指懂得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需要占卜也能够达到预见事物发展大趋向的目的,并非不建议人搞《周易》预测。
二、为何不可以占卜呢?
《周易》原本就是一部古老的占卜大典,习学周易,必定是要从占卜入手的。如果抛开占卜,就无法找到习学研究《周易》的门径。门都摸不到,还奢谈什么研究呢?况且,很多研究《周易》的人都是占卜高手,经常也通过易占来抉择疑难。
古西岐一带,流行八卦占卜。这是相对于商朝官方龟占的一种民间预测方式,西周取代商朝后,便设立太仆,掌三易而占天地吉凶。可以说,经过漫长的实践积累,八卦占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所有的卦辞和爻辞,也都是在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应验”结论。现在应用,仍然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西汉以后,《周易》分野,术数家开始把《周易》占卜与五行学说、阴阳学说融为一体,不断丰富了易占理论,同样把《周易》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占卜是需要哲学辩证思维的,绝对没有公式可以死搬硬套而得出占卜结果。
习学易占,且经常练习,非常有助于实践者提升哲学思辨能力,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把这些能力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之中,是大有裨益的。《周易》充满着智慧的正能量。
当然,如果痴迷于此,凡事都要卜卦诀疑,完全依赖于《周易》,则是“迷信”。“迷信”的含义就是过度相信,过度依赖,失去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对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探知和认知。
三、周易占卜符合宇宙法则
“周易”这两个字到底怎么解,历来是有争议的。我的观点是,周,即周天,也就是整个宇宙。中国古代早就知道天是圆的,是周而复始的。
易,就是变化,包含三义: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就是八卦中的每个卦自身的变化。比如乾卦(复卦),从第一爻开始变化,变到第五爻,还是没有变出乾宫,其属性依然是“乾金”。
变易则更上升一层,乾卦变到第六爻,就是坤卦,这种变易之于简易而言,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不易这个原理更为伟大,讲的是卦的静止状态,卦的每一爻都不变。但是,因为有日月运行的影响,其中便隐含着“暗动”的玄机。从哲学高度理解,就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个宇宙运动变化的基本法则。
《周易》之伟大,就是参透了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则,因而,中国古代哲学也是伟大的,绝对不是“朴素”的。
这是宇宙起源说的最早、最原始,也是最伟大的表述。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八卦类宇宙万象,含天道变化。
既然《周易》包含了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万象变化都在其中,为什么不可以占卜呢?
四、学易占必先解本义
现在,很多学易者都是从实用周易预测入手,基本上没有对《周易》原文进行解读。实际上,《周易》的卦辞、爻辞本义虽然也教人为善,但都是占卜的断语,而不是道德规范。
以乾卦为例,其卦辞云“元亨利贞”。这四个字的本义并非“君子四德”,而是告诉占卜者,占到这一卦预示着何种吉凶,该怎么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元,副词,可作“很”解。“亨”,通畅。“利”,作“好”解。“贞”,就是占卜的意思。这个卦辞连起来解,就是:很顺利,是一个好卦。或者说,很好,是有利之占。
卦辞所示,这一卦很吉利,但是不是诸事皆宜,所为皆吉呢?不是。《周易》是要讲变化的,占卜过程中要求出“动爻”,也就是算出哪一个爻有变化,变化的这一爻就是事物发展的趋向,也是未来吉凶的暗示。
乾卦第一爻如果由阳爻变为阴爻,爻辞便告诉占卜者“潜龙勿用”。也就是说,再好的事情,也不是做的时候,需要等待时机,不要采取任何行动。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去做占卜的事情呢?这就要看乾卦初九这一爻变化后所变出来的那一卦的卦辞了。
学习《周易》本义,也是对宇宙自然变化规律的探索,能够让学易者向更深层次的自然科学迈开探索的步伐。比如天文学,则是很多易占高手的必修课。易占的意义并不是卖卦问卜,而是教导或者引导我们遵循自然法则,不做违背伦理道德之事。所以,历代易学大师都特别注重道德修养。
五、总结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算命?因为有人喜欢忽略过程,直接看到结果。或者不喜欢现状,想通过不明觉厉的手段改掉结果。
我要说的是:“命”这种东西,它确实存在。
要想理解什么是“命运”,就得好好的承认因果规律。因果规律即是真理。任何事情的发生,必然有其原因存在,不管有多复杂。明白了因果,自然就对一个人现存的状态不再迷惑。
算命其实很简单,就是依照一个人的性格和经历对应发生的事情。再复杂的事情也是人做出来的,把人分析出来,事情一般都会明了许多。
修行的人能够看透事情的本质,不会在表面浪费时间。如果看破了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那么每个人的命都可以改。
修行者要做的就是灵活运用因果规律,培养看本质的习惯,培养觉察自己变化的习惯,培养换位思考的习惯,有意识的去做重大选择。
我要说的主旨就是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冥冥似乎都是注定的。但命运无法束缚住一个修行的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又回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我觉得只要过得开心就好了,想越多越烦。没人规定一定要弄明白,人生在世的最好状态就是:活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