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朝流行诗宋朝流行什么
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所以,诗歌发展的三个黄金时期应该是唐、宋、元
真的要数的话:先秦的诗经与散文、汉赋和乐府诗、魏晋散文(辞赋)、唐诗和传奇、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 唐朝宋朝的诗人有哪些
1、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2、欧阳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3、周邦彦 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4、吴文英 1212~1272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时显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今传有《梦窗词》。
5、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3. 唐朝的诗有什么特点
1.每行7个字;
2.一共有8行,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3.按照韵律书上的韵脚押韵;4.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第三,四,五,六行要工整对仗;5.同时要严格执行平仄要求
七言律诗的兴起:
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这一时期的七言律诗虽亦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酬赠,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
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七言律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
4. 唐代和宋代的诗有哪些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里是每个朝代的开创和鼎盛的文体,事实上,后面的朝代拥有之前出现过的各种体裁,比如宋朝除了词外也有赋和诗,词在晚唐已经出现,最有名的是李煜。而清朝是各文学体裁集大成的时代,诗文词曲小说都达到繁盛局面。
5. 唐朝和宋朝分别盛行什么题材的诗歌
这得从唐朝和宋朝这两个时代背景去分析。
隋末,民不聊生,山河大地烽烟四期,群雄逐鹿,唐朝李氏代表的关陇集团,联合山东集团等,经过连年血战,定鼎江山,因此,唐朝人骨子里就有这种家国情怀,金戈铁马,建功立业,豪放壮阔,胸纳四海的气概,呈现在诗里,大都比较雄奇壮丽,开阔大气,即便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以及到了唐末,也还是改变不了骨子里那种雄浑气象,便是河山破碎,间有人生漂泊儿女情长而生的作品,多些沉郁凄美,但主流大抵也悲壮,激荡人心,在民族文化里,树立起一座直插云间的高峰!
宋朝便略有不同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江山得来,不如唐朝那般艰难,而且,赵氏皇朝,也怕有人效仿陈桥兵变,是故,偃武修文,呈现在作品里,多为人生哲理,儿女情长,或者田园山水等感悟,当然,也不乏家国情怀。有宋一代,诗人辈出,梅尧臣,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范成大,杨万里,陆游,陈与义……群星璀璨。但就作品的风格而言,多清新质朴,婉约凄美,悲壮沉郁……但同样,也是一个高峰!
孰优孰劣,其实这个问题没必要一定去分析出一个答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造就的诗的风格,题旨,情感……多有不同。而且,真要分析,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分析得透,应该是要好多个专题,甚至是学科性的研究,而如同上面俺的论述,其实很浅薄,蜻蜓点水,仅搏一笑。
有一点必须要做的是,生在中华民族,咱们本民族的文化,须得好生研究,好生继承。
6. 唐朝盛行什么诗
那可多了,要是说诗的话《诗经》(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305首,俗称“诗300”)、《汉乐府诗》(它是朝廷的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收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推荐其中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和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来读),还有就是离唐朝比较近的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代表有:
1、建安诗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蔡琰(蔡文姬);
2、正始诗歌:阮籍、嵇康;
3、西晋太康诗歌:“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安)、潘尼)、“一左”(左思)
4、东晋诗歌:陶渊明
5、南北朝诗歌: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的兴起,鲍照的七言和杂言乐府诗的发展;以谢眺为代表的“永明体”,标志着格律诗的开端。梁、陈时期开创了宫体诗(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以上所提诗歌都对唐朝的诗歌乃至中国的诗歌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诗人们在作诗时或多或少会化用以上诗人的诗句或典故。
7. 唐朝的诗多还是宋朝的诗多
号称千家诗,究竟有多少呢? 《千家诗》实际只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绝。
8. 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什么
盛行的朝代不一样 唐诗,泛指唐朝诗人所作的诗。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