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山最新款的苗族服装
(一)文山苗族服装重图案装饰,服饰以朴素为美
文山地区的苗族衣着相对比较朴素,以图案为主要装饰,图案自有寓意,可以在图案里找出文山苗族的记忆。
(二)文山苗族服饰历史上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文山苗族的裙子中主要是百褶裙。百褶裙除具有遮羞、防寒保暖、美观、舒适的功能外,在文山苗族的进程中扮演了强大的社会功能。战乱纷争的年代,苗族人民为了生存,被迫不断迁徙,顛沛流离,为了妥善保存秘密,他们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和军事机密记录在裙子上,因为有褶皱,增强了其隐蔽性,不易被人察觉,正是在此智慧下,苗族很多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料得以保留和传承。
(三)文山苗族服饰的颜色选用与穿着者性别、年龄大小有密切关系
文山地区的苗族,服饰有诸多的款式,女性服饰色彩较男性的更为鲜艳,用色上她们也尽量避免单一,喜欢用不同的色彩来彰显自己的青春与美丽。因年龄的不同,越是年轻的女子越是衣着鲜艳,成了家的女子就相对比较保守,他们的服饰颜色相对而言暗淡许多,追求根源是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现如今以上穿衣习惯和固有的观念还在存续,因为她们认为结了婚的妇女就应该以家庭为重,而且每天忙碌的生活为家庭操劳,它们已经没时间去刻意装扮自己,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角色的转变,穿衣的颜色越来越暗,包括部分头饰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作出一些相应改变。苗族男性多喜欢穿着黑色,马甲尤为常见。
2. 文山苗族服饰
贵州是中国苗族最大聚居区,苗族同胞有四百多万。分布在除遵义地区外的八个地州市。
在贵州,苗族支系众多,粗略估计都有七八十个。按语言分为东部苗族方言区,中部苗族方言区。西部川滇黔方言区。
由于交通的闭塞,,各个苗族支系与外界缺乏沟通的渠道,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封闭的文化。可以说隔着一座山,十里都不同音。无论是服饰、语言、风俗习惯相互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别。
拿黔东南地区来说,一个小小的台江县就有七个苗族支系。而榕江县则有十几个苗族支系。在我们六盘水地区,苗族分为四印苗、喇叭苗、长角苗、短角苗、大花苗、小花苗、黑苗、白苗、歪梳苗……等不一而足。有些支系和云南文山、马边、老挝泰国的苗族语言一样,基本上可以交流。
贵州东部的苗族喜好银饰,女孩出嫁都要佩戴几十斤重的引述,而西部苗族则没有佩戴银饰的传统,服饰以挑花刺绣为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苗族文化也受到很强的冲击,这几年民族文化日益流失,如摧祜拉朽之势,同时汉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这很是让人伤心难过。希望他们在摆脱贫困的同时也能传承好本民族的文化,造福于后代子孙。
3. 文山苗族男装
文化香奈儿
《文化香奈儿》是东方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尚·路易·弗蒙。
基本信息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1日
装帧
精装
开本
8 开
人物简介
Gabrielle Chanel (加布里埃·香奈儿)生于1883年,是一对法国贫穷的未婚夫妇的第二个孩子。她的父亲是来自塞文山的杂货小贩,母亲是奥弗涅山区的牧家女。据说,香奈儿出生在法国索米尔;另一说法是生于法国南部山区奥弗涅。实际上,关于她身世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加之香奈儿至死竭力回避和掩饰,就更使她的出身蒙上一层迷雾。香奈儿的童年是不幸的。五岁那年,母亲死于肺结核。
香奈儿1883年出生于法国的索米尔。她十二岁时母亲离世,父亲更丢下她和4个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
加布里埃·香奈儿
文化香奈儿
姨妈抚养成人,儿时入读修女院学校 (ConventSchool),并在那儿学得一手针线技巧。在她二十二岁那年,即1905年,她当上“咖啡厅歌手”(Cafe singer),并起了艺名“Coco”,在不同的歌厅和咖啡厅卖唱维生。在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后结交了两名老主顾,成为他们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国工业家,另一名是富有的军官。结交达官贵人,令COCO有经济能力开设自己的店子。
1910年,Coco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女装帽店子 (millinery shop),凭着非凡的针线技巧,缝制出一顶又一顶款式简洁耐看的帽子。她的两名知己为她介绍了不少名流客人。当时女士们已厌倦了花巧的饰边,所以 Chanel简洁的帽子对她们来说犹如甘泉一般清凉。短短一年内,生意节节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气质更时尚 (fashionable)的Rue Cambon,至今这区仍是Chanel总部的根据地。做帽子绝不能满足Coco对时装事业的雄心,所以她进军高级订制服 (Haute Couture)的领域。
1914年,Coco开设了两家时装店,影响后世深远的时装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诞生。
步入二十年代,Chanel设计了不少创新的款式,例如针织水手裙(tricot sailor dress) 、黑色迷你裙(little black dress)、樽领套衣等。而且,Coco从男装上取得灵感,为女装添上多一点男儿味道,一改当年女装过份艳丽的绮靡风尚。例如,将西装褛 (Blazer)加入女装系列中,又推出女装裤子。不要忘记,在二十年代
4. 文山苗族服饰文化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订婚风俗,订婚时需要烟、酒、糖、茶、肉、香、烛,还需要新娘平时穿的从里到外全套的衣服鞋袜,新娘父母的全套衣服和鞋袜,出嫁时打的红伞,当然还有适当的聘礼,也就是彩礼,还有金银首饰,婚礼上新娘穿的服装,还要聘请媒人和订婚见证人同去。
5. 最新文山苗族服装图片 新款
云南文山州不属于任何市。
云南文山州全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邻广西百色地区,西连红河州,北接曲靖地区,南部的麻栗坡、马关、富宁3县与越南河江省接壤,全州辖8县,州府在文山县。
自治州,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地位与地级市相同,属于地级行政区。是在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地位介于省与县之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受较高的自我管理权利,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扩展资料: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古、白、仡佬11种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节日文化和风俗。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喀斯特地貌为特色。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文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全州各类民族文化资源多达700余项。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3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3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200项。
其中,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彝族葫芦笙舞”,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最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