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男装搭配 > 正文

笛子经典流行曲子(笛子经典流行曲子有哪些)

1. 笛子经典流行曲子有哪些

赵松庭,笛子演奏家,作曲家。

2、俞逊发,笛子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

3、张维良,笛箫演奏家,南京东南大学名誉教授。

4、唐俊乔,上海民族乐团笛子首席,成为中国第一位在民族乐队中担任首席的女性管乐演奏者。

5、曾格格,青年演奏家,美丽的形象与高超演奏的完美结合深受观众喜爱。

6、陆春龄,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魔笛”。

7、陈悦,中国着名青年笛箫演奏家。

8、张钟中,青年竹笛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竹笛专业硕士研究生。

9、伍国忠,著名箫笛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

2. 流行的笛子曲有哪些

建议买E调。很多笛子爱好者,到后面也是非常喜欢E调。E调笛子不仅常用于吹奏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春到湘江,秦川抒怀,秦川情,农家乐,看秧歌,山村迎亲人,鄂尔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塔塔尔族舞曲),同时E调最接近人的声高,也适合吹奏一般流行歌曲。

真正的笛子爱好者,一般都应该有三根好笛子,即E,G,C各一根。尤其是E调,而其他的可以跟据自己喜好来买。

3. 笛子最好听的曲子有哪些

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优秀代表,竹笛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世佳作。作为吹管乐器的一种,竹笛音域宽广,音色可塑性强,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众多佳作中最出名的曲子分别是:

1.《牧笛》

2.《喜相逢》

3.《黄莺亮翅》

4.《姑苏行》

5.《牧民新歌》

6.《扬鞭催马运粮忙》

7.《姑苏行》

8.《春到湘江》

9.《小放牛》

10.《鹧鸪飞》

4. 笛子的经典曲目有哪些

一、根据2000年7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笛子考级曲集》(俞逊发、许国屏、周大成编)中的标准,竹笛十级曲目如下:

《牡丹亭》

《赤日》

《梆笛协奏曲》

《竹迹》

二、根据《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笛子考级曲目(7-9演奏级)》(2004-04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公布的九级以上曲目如下:

《幽兰逢春》(改编版)

《秋蝶恋花》

《绿洲》

《梆笛协奏曲》

三、根据《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 竹笛》(2007-11-01 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出版)公布的十级曲目如下:

《行云流水》

《春潮》

《乡歌》

《喜看丰收景》

《走西口》

三、根据《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笛子考级曲目》(2011)公布的十级曲目如下:

《鹧鸪飞》(陆春龄版)

《走西口》

自选曲目:

《帕米尔的春天》

《南韵》

《听泉》

《琅琊神韵》

《刘胡兰之歌》

《鹧鸪飞》(赵松庭版)

《绿洲》

5. 笛子经典流行曲子有哪些曲子

火热的笛子曲太多了。

例如有节日喜庆名曲《喜洋洋》《挂红灯》《金蛇狂舞》,百听不厌其烦,可以一直循环播放的笛子曲非它们莫属。吹好这几首曲子,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别小看这几首曲子,对气指唇舌的要求其实都蛮高。单看喜洋洋这首曲子就很考验人的气息指法耐力,更别说金蛇狂舞和挂红灯了。

6. 笛子流行曲目110首大全

我觉得笛子牧羊曲更适合一些,更好听

7. 笛子流行曲目

有很多。《天边》,《女儿情》《千里之外》等

8. 笛子经典流行曲子有哪些曲目

笛子十大名曲有: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鹧鸪飞、黄莺亮翅、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等这十首曲子。

  姑苏行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甚为柔美动人;中段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热烈中隐有鼓点声声,又有深情交融,洒脱豪放,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几翻递升的旋律,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

9. 笛子最火的曲子

       1、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采用昆曲音调,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2、春到湘江:是宁保生先生1976年创作的竹笛名曲,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甚为柔美动人;中段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热烈中隐有鼓点声声,又有深情交融,洒脱豪放,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几翻递升的旋律,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演奏宜使柔润与激情交互辉映,以把深切的情谊富有神韵的呈现出来。吐音清秀通畅,干净利索,并注意安排好吸气点。各音区要变换自如,高音要富于共鸣感。

  3、喜相逢: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由冯子存改编[5],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表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二]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三]表现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四]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

  4、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第二段慢般优美、动人,抒发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恋人的热爱。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现和发展。《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和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的、恰当的运用了气息控制,深刻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5、小放牛:陆春龄改编,乐曲明快流畅,表现了天真活泼的牧童在互相问话对答时的快乐情绪,富有有田园风味。笛子独奏曲,原为昆曲中的“吹腔”曲牌,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两人一问一答,对歌而舞,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后经陆春龄编成笛曲,根据歌舞音乐进行器乐化加工,充分发挥笛子演奏技巧对曲调的装饰作用。引子的《八板》头和第一大段运用南方曲笛运气的绵长不断、悠扬曲折,以及打音、倚音、赠音、连奏等,使音乐富有田园风味和歌唱性,流畅活泼,富有生气。第二段转入快板,旋律多在高音区活动,吐音和连奏交替进行,清晰明快,富有韵味,加上调性变化,音乐显得更加活泼愉快。

  6、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倾吐了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接着进入第三段,节奏放宽,旋律舒展,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衷情歌颂。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7、鹧鸪飞:原为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箇凡编写的《中国雅乐集》;以后以丝竹乐合奏,箫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一带流传。上世纪50年代,陆春龄、赵松庭分别将它改编成笛子独奏曲。两位先生的改编各有所长,使《鹧鸪飞》成为南派经典。《鹧鸪飞》已经是音乐院校中竹笛专业学生的必修曲目。

  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乐曲分慢板、中板两个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间乐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发挥曲笛浑厚抒情的特长,通过气息的控制、变化,运用音色、音量得收放变化以及滑音。轻音、打音、叠音等手法,使音乐悠扬委婉、明澈、圆润。中板部分是前奏的变奏,音乐活拨流丽,表现鹧鸪展翅高飞的情景。

  8、黄莺亮翅: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乐曲描绘黄莺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声。第一段:旭日东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苏醒了,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扬。第二段:黄莺醒来,在树林的枝头跳来跳去,亮翅高唱,好象向大自然宣布: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开始了。第三、四段:描写黄莺在蔚蓝的天空中,展望着美丽的大自然尽情地飞翔,尽情地歌唱。尾声:用徐缓的速度与辽阔而优美的笛音结束全曲。

  9、五梆子: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传统乐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根据一首北方民间曲牌改编而成的。

  原曲是"二人台"钟的一首过场曲牌,名"碰梆子"。曲调明快、欢悦、乐观向上,主题共六句,微调式,格局落音逐级下行,分别为3,2,1,6,5,5。全曲共四段,为变奏体结构。笛一段呈示主题,速度较慢,旋律明晰,富于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润饰旋律,质朴明快。第一变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装饰旋律,诙谐风趣。第二变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节奏性贯穿全曲,音乐变得轻快、热情。第三变奏速度更快,即兴发挥更大,多次花"花舌"(颤舌音),是音乐更加热烈,推向高潮。

  10、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创作于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独奏曲。该曲根据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创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乐曲热情明快,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把丰收的喜悦铺撒在运粮的小道上。

厨柜流行什么颜色好看

2015最流行什么服装?

高圆圆不仅颜值高而且很会穿搭,她的这几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