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个流行枣庄剧种分别是
流行枣庄民间的地方剧种有:
一是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由流行在鲁南民间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结合而成。
二是鲁南花鼓,是一种独具鲁南地方特色鼓舞形式舞蹈,体现山东大汉特有粗犷、威严,融合了山东妇女泼辣柔美。
三是渔灯秧歌,又称太平歌,流传在鲁南台儿庄运河两岸,早在清代中期就盛行。
2. 枣庄流行的曲艺形式
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
台儿庄古城内演出多是在白天,有大型实景演出乾隆下江南、南狮表演、柳琴戏、运河大鼓、万家小姐抛绣球、鲁南皮影戏、曲艺杂谈等。
①台儿庄古城内演出--乾隆下江南
演出简介:以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时路过并巡游台儿庄为历史依据制作而成,全长30分钟,由三组画面构成,先后为大运河巡游、天后宫登岸题字和衙门街巡游。
观看地点:运河-天后宫-参将署;(周二,特殊天气停演)
观看时间:上午9:40。
②台儿庄古城内演出--万家小姐抛绣球
演出简介:万家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迁至台儿庄,因漕运而发迹,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有店铺商号20余家,官银40万两。万老爷府上有一千金,年芳二八,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知书达理,待字闺中,乾隆皇帝恩准抛绣球招亲
观看地点:美食街市楼-台湾街-西门;(周二,特殊天气停演)
观看时间:14:50。
③台儿庄古城内演出--南狮表演
演出简介:南狮也称醒狮,是在桩阵上进行的,在岭南(尤其是广东等地)一带开展十分普及。南狮造型夸张,颜色亮丽,表演时还配了大锣和大鼓。当舞狮头者站在狮尾者肩上的时候,更是让人心惊胆战。
观看地点:天后宫广场;(周二停演)
观看时间:上午11:00,下午15:00,16:00。
④台儿庄古城内演出--鼓乐表演
演出简介:鼓乐剧《台儿庄大捷》慷慨激昂,威武雄壮。演员们队列整齐,威风凛凛,展示了中华儿女顶天立地、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性格。
观看地点:复兴广场;(周二,特殊天气停演)
观看时间:17:00。
⑤台儿庄古城内演出--柳琴戏
演出简介: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
观看地点:船型街戏台;(常态演出,周一停演)
观看时间:8:00-18:00。
⑥台儿庄古城内演出--青楼文化演艺
演出简介:当你跨进台儿庄古城的青楼文化展馆听到浓妆艳抹的老鸨招呼你上二楼的时候,千万不要诧异,这时你应该装作熟门熟路的挑选好自己相中的头牌姑娘,嘴角擒笑的拾级而上。
观看地点:兰婷书寓;(常态演出,周一停演)
观看时间:8:00-18:00。
⑦台儿庄古城内演出--鲁南皮影戏
演出简介:“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人们对皮影艺术的赞誉。皮影戏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艺术形式,它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
观看地点:台庄驿东;(常态演出)
观看时间:10:00-21:00。
⑧台儿庄古城内演出--魔术
演出简介:参将署门前老人嘴里不停说着,手里也不停的动着,将这中国古老的三仙归洞戏法展现在游客面前,你真的看懂了吗?
观看地点:参将署前;(周二,特殊天气停演)
观看时间:8:00-18:00。
⑨台儿庄古城内演出--曲苑杂坛
演出简介: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苑杂坛,曲苑杂坛;天齐庙广场上神秘莫测的川剧变脸,清朗悠扬的陶笛演奏,高亢奔放的琴书……可谓融南汇北,曲山艺海精彩不断。
观看地点:天齐庙广场;(常态演出)
观看时间:9:30,10:30,11:30,15:00,16:20,17:20。
⑩台儿庄古城内演出--露天老电影
演出简介:古城中心的驿站广场每天晚上露天放映老电影《血战台儿庄》,向人们讲述“血战台儿庄”那段悲壮的历史。
观看地点:台儿庄驿站广场;(常态演出,特殊天气停演)
观看时间:19:00-20:30。
台儿庄古城内演出--谢裕大茶行剧场
演出简介:台城谢裕大茶行内,耳畔古筝声摇曳着一份恬静,来这里感受茶文化,感受如茶女子的若水茗心。或一盘瓜子、或一杯茶水、加三五好友或一行家人,听山东快书的幽默、品运河大鼓的魅力、识古典古筝的韵味……
观看地点:谢裕大茶行;(室内演出)
观看时间:15:30。
3. 三个流行枣庄民间的剧种
柳琴戏,又名“拉魂腔”,是地地道道的鲁南地方戏,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一带流传了几百年。1987年,滕州市的文化工作者在东郭镇苏楼村发现了一把苏家祖传的柳琴,据专家考证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柳叶琴。
柳琴戏以委婉动听的语调,勾魂摄魄的语言,粗犷热烈朴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记述:柳琴戏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县城东门外演唱肘鼓子(亦称周鼓子)的武氏兄弟和滕县花鼓艺人安德友、高二与四句腔艺人八戒,常到东郭镇的苏楼演唱,当地通晓音律、酷爱文艺的秀才苏来,借鉴柳子戏的“山坡羊”、“耍孩”以及境内的“溜山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演变而成。他们根据画上的琵琶仿造出柳叶琴(俗称土琵琶),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从此柳琴戏广泛传开,并形成了早期的柳琴调。
鼓儿词
鼓儿词(又称枣庄小鼓、石门小鼓),起源于枣庄市中区一带,流传于鲁南、鲁西南和苏北地区,产生于明末清初。鼓儿词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曲艺形式,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在表演上独树一帜,“表”、“白”、“念”、“唱”各具特色,是一种稀有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
莲花落子
滕州莲花落子主要流行于以滕州市为中心的枣庄市、山亭、薛城、峄城等几区,后流行于平邑、泗水、微山、邹城以及徐州等苏北地区。莲花落子形成于民间,沿袭了河北落子的基调,运用了滕州方言和本土生活内容,与其同时代形成的滕州“拉魂腔”一起,成为了民间娱乐的主要曲艺形式。 滕州莲花落子多为“单口”演唱,非“彩唱”,此为区别于河北、京津地区落子的特色。滕州莲花落子演唱风格质朴粗犷,富有气势。
4. 三个流行枣庄剧种分别是什么
1.吕剧,又名化妆扬琴、琴戏、迷戏,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形成于山东广饶、博兴一带,分布在山东大部主要是山东北部,此外,苏北和东北地区也有吕剧的分布,鼎盛时期,全国有近百个专业吕剧院团,影响波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省市。
2.柳子戏,又名弦子戏、北(百)调子、吹腔,形成于鲁西南、豫东、冀南毗邻地区,分布于山东、河南及苏北、皖北、冀南一带,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3
3.山东梆子,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的“大平调”。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
4.莱芜梆子,流行于山东中部莱芜、泰安、肥城、章丘等一带,又名“莱芜讴”。莱芜梆子包括梆子与微调两类声腔。清中期以后,徽班流入泰安一带;随后梆子腔亦流至汶上一带,并逐渐与徽调合流,同台演唱,后梆子与当地语音结合,有相当发展,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剧种遂称“莱芜梆子”。2008年6月7日,莱芜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19
5.大平调(又名大油梆、大梆戏),河南省、山东省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于豫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冀南等地,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大平调。它的音乐板式结构多与豫剧相同,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火爆。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大平调、西路大平调和河东大平调,2006年5月20日,大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26
6.枣梆,主要流行在菏泽、郓城、梁山、巨野、鄄城、定陶等地。 它是山西上党梆子流入菏泽后,在当地语言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枣梆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曲调流畅,表现力强,有丰富的板式和曲牌,演唱起来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其表演具有粗犷豪放的特点,与流行地的区域特性和观众的欣赏习惯正相吻合。2008年6月7日,枣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20
7.东路梆子,又称章丘梆子,群众称它为山东沤。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章丘,过去是南北贸易、商贸往来的重镇。由于商业的繁荣发达,当地的戏曲艺术也蔚为大观。目前流行的东路梆子,为秦腔系统的分支,是经过山西、河北等省而流传到山东境内章丘、惠民等地的,至少有一百八十八年前,就已经在当地流行了。这种梆子声腔,与早已在本地流行的昆曲及其他曲调(如扬州乱弹、柳子、罗罗等)相结合,形成了“章丘梆子”——“东路梆子”。相对地,称河北梆子为“西路梆子”,称秦腔为“老西路梆子”。
8.柳琴戏,是山东省地方传统戏剧,柳琴戏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清末产生于山东省临沂、枣庄一带,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柳琴戏曲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并有多种花腔,谓之“拉魂腔”。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3,保护单位为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
9.五音戏,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五音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6。
10.茂腔,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地方传统戏剧,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189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州”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这种唱腔,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解放后定名茂腔。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且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2006年,茂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67
11.柳腔,山东省即墨、平度地方传统戏剧,“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表演风格清新质朴,风趣生动。2008年6月7日,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17。
12.两夹弦,也有群众称它为“大五音”。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山东西部以及河南东部及北部,江苏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的地方戏。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群众按照其方言习惯称它为“两夹弦、大五音。它与流行在黄河以北的“四股弦”(也称四根弦、五调弦、五调腔)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13.一勾勾,山东省临邑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一勾勾是由山东省高唐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汉族戏曲剧种,创于清代初期,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兴于清末及民国时期,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由于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一下,通常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称为一勾勾,或因它的主弦四弦胡琴而称为“四根弦”或“四音”。
14.四平调,是地方传统戏剧之一,由豫东花鼓演变而成,后经过挖掘整理,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仅流行于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接壤地区,因它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有人也称它为"四拼调",后改称"四平调"。也有人认为,是根据其曲调四平八稳、四句一平而得名。
15.化妆坠子,平板、寒韵、五字嵌、十字韵、快札板,流行在山东省莘县、冠县、济宁一带,东明、曹县曾有业余剧团。与山东省毗邻的河南省商丘、河北省清丰、安徽省宿县,也很流行。
16.大弦子戏,一种流行于鲁西南和豫东北的古老传统戏曲剧种,渊源于元明以来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部分剧目﹑曲调同柳子戏近似﹐但风格较粗犷﹐当地民间有"粗弦子﹐细柳子"的说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阳﹑罗罗等古老腔调。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笙笛为辅。
17.罗子戏,又称大笛子戏、罗罗头、“大笛子罗罗”。是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和属于弦索腔系的柳子戏、大弦子戏、卷戏是姊妹剧种,与南方传来的“南锣调”、“罗罗腔”不同。流传于山东、河南、河北省接壤地带及山西东南边境,在山东主要流行于阳谷、莘县、冠县、东明一带。
18.乱弹,分布于山东临清、冠县,河北清河、钜鹿、赵县一带。
19.哈哈腔,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由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曲演变面形成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蓝关戏,蓝关戏是一种流传于山东省莱州市及招远市境内古老的戏曲剧种,属于高腔“道情戏”,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1.渔鼓戏,流行于沾化一带
22.八仙戏,流布于青州、临淄接壤地方的民间小戏,乃是以外地流入的地摊演唱形式为基础,吸收当地艺术营养发展而形成的。由于演出此戏,惯例是开场演《八仙庆寿》,群众称之谓“唱八仙”,随之沿习呼定名为“八仙戏”。
23.端公戏,流行于微山湖一带
24.王皮戏,植根于山东东阿县牛角店下码头村,流行于东阿、平阴、冠县、茌平等地的戏曲剧种之一,为境内所独有。
5. 流行枣庄民间的地方剧
台湾:台湾中影文化城 台湾电影文化城亚洲大学(《终极三国》拍摄地)中正大学(《流星花园》拍摄地)香港:将军澳古装街 民初街 大棠荔枝园朝鲜:平壤电影城 日本:东映太秦文化村 伊势安土桃山文化村日光江户村韩国:南怡岛 小法国村 韩国民俗村 顺天外景地 MBC影视城 陕川电影主题公园 韩屋村其他:马耳他大力水手村 新西兰皇后镇 摩洛哥瓦尔扎扎特 阿杜村 阿特拉斯电影城乌干达 瓦卡莱坞尼日利亚 瑙莱坞又叫诺莱坞 尼莱坞印度 孟买电影城美国 洛杉矶环球影城中国:江门的开平赤坎影视城 厦门同安影视城酒泉的敦煌影视城 白银的大敦煌影视城 宁夏的西部影视城和西夏影视城 宁波的象山影视城上海影视乐园 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 舟山桃花岛射雕影视城 内蒙古成吉思汗影视城 佛山的南海影视城 中山市的中山影视城 沈阳的关东影视城 长春的长影世纪城 北京的北普陀影视城 涿州影视城 威海影视文化城 无锡影视城 焦作影视城 襄阳唐城 黑河五道豁洛影视城 郑州中原影视城 黄山市宏村镇秀里村(电影版武林外传拍摄地) 临沂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重庆白沙影视基地 北京怀柔影视基地 潍坊的红高粱影视基地 西安的白鹿原影视基地 泰安的东平水浒影视城 咸宁的赤壁中华水浒城 北海星岛湖 运城的关帝影视城 安庆怀宁的孔雀东南飞影视城 保定的易县战国影视城 哈尔滨的金兀术运粮河影视外景拍摄基地 大连的闯关东影视基地 牡丹江市的海林市威虎山影视城 北京的八一影视基地 苏州吴江区同里镇 伊春朝阳影视城 锦河农场知青影视城鸡西的虎头影视城 佳木斯敖其影视基地哈尔滨的二龙山影视城临沂国际影视城萍乡的安源锦绣城四平叶赫古城丹东凤城大梨树影视城枣庄的台儿庄古城枣庄的铁道游击队影视城青岛超群影视城苏州的江苏省影视摄制基地常州西太湖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滁州长城影视基地石家庄新长城国际影视城绍兴的诸暨长城影视城兰州新区影视城上海胜强影视基地海南冯小刚电影公社廊坊国华影视基地晋中影视基地南京的溧水石湫影视基地吉安的万安影视城抚州大觉山南昌的安义古村九江的修水中南影视基地长沙道林古镇西安大唐芙蓉园宜昌三峡人家 百里荒黄冈的蕲春影视城贵阳的青岩古镇六盘水的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电视剧夜郎王拍摄地)成都黄龙溪古镇内江罗泉古镇柳州的三江侗寨河池的宜州刘三姐故里昆明玉龙湾保山哀牢王宫曲靖的彩色沙林 翠山影视城楚雄的元谋影视基地丽江束河古镇红河州的元阳梯田白银景泰的永泰龟城和黄河石林宝鸡的炎帝影视基地西宁的丹噶尔古城海北州的金银滩海南州的同德穹庆影视基地吐鲁番市的鄯善西域影视城绍兴鲁镇湘西的永顺芙蓉镇 茶峒 凤凰 德夯苗寨唐山大地震影视基地赤峰的乌兰布统草原影视基地包头的石拐区草原影视基地呼伦贝尔的金帐汗蒙古部落影视基地阿拉善盟的通湖草原影视基地鄂尔多斯的蒙元文化影视制作总部基地鄂尔多斯的东达影视基地济南章丘的朱家峪村黄冈的红安影视城盐城的大纵湖影视城湖州影视城山西的皇城相府(康熙王朝拍摄地)佛山西樵山国艺影视城北京的老北京风情园上海的新场古镇湖州的新市古镇重庆的中山古镇张家口的天漠影视基地烟台的海阳琵琶岛影视城福州的闽清台山怀旧影视城柳州的中渡古镇聊城的东阿阿胶影视城淮南的焦岗湖影视城青岛东方影都莆田的妈祖影视城嘉兴的南北湖影视城黔南州都匀的毛尖小镇石嘴山的马兰花影视城和沟口影视基地曲靖的人民工社影视基地广安红色文化影视城阿坝州的桃坪羌寨扬州的芳甸文化影视基地金华的西溪影视基地清远的连南瑶寨韶关的必背瑶寨黔东南州的千户苗寨黔东南州的黎平侗寨甘孜州的丹巴藏寨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图瓦村怀化的怀化古村牡丹江市的雪乡影视城黄帝城涿鹿影视城正定荣国府鸡鸣古驿影视基地卧牛山影视基地保定白洋淀影视基地临沂的祊河国际影视城德清的莫干山宜昌的车溪新乡的郭亮村黄山市的南屏村黔南州的梦都影视文化创意园黔东南州的盟喜影视基地镇江的大江风云景区定西的古莱坞影视城太原的青龙古镇吕梁的碛口古镇晋中的平遥古城宜昌兴山县高岚风景区杭州宋城开封清明上河园襄阳的枣阳汉城昆明的云南民族村瑞丽影视城保亭的什玲影视基地济南的柳埠影视基地厦门的厦门大学 鼓浪屿长沙的宁乡宋城重庆白象街 万灵古镇 华岩风景区毕节的慕俄格古城(《奢香夫人》拍摄地) 三明的泰宁古城 北京的平谷飞龙影视基地(电视剧《武林外传》拍摄地) 浙江永康方岩石鼓寮影视城 怀化洪江的黔阳古城和安江农校 扬州的甘泉影视基地 吐鲁番的吐峪沟 枣庄的葫芦套影视基地 黄山市的徽州古城 湘西的乾州古城 黔西南的安南古城 福建平潭邓丽君影视城 长沙的金鹰影视文化城 唐山的曹妃园影视基地 河南的涡水文化影视城 晋中的榆次影视城 内蒙古的忽必烈影视城 陕西的中影国际丝路电影城 西藏的拉萨影视城 抚顺的三块石影视基地 宜宾的神话世界影视基地 重庆的万灵影视城 绵阳的龙隐镇影视基地 四平的叶赫影视城 天津的华人的影视城 伊春的朝阳影视城和林都影视城 沈阳的本山影视城 凤城的大梨树影视城 盘锦的龙石影视城 威海的爱莲湾影视基地 金华的西溪影视基地 内蒙古德大盛魁影视城 贵州的都匀秦汉影视城 贵州的中国西南影视城 贵州的遵义古城 贵州的青岩古镇 陕西榆林的米脂窑洞古城 陕西绥德县满堂川镇郭家沟村 陕西的神隐村影视基地 陕西的杨家沟 四川的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 四川的小金县沃日土司官寨 四川的黑水县色尔古藏寨 北京电影旅游城 贵州安顺的镜仙山影视基地 甘肃张掖的屋兰古镇 湖北咸宁的崇阳影视城 山东的周村古城(《旱码头》和《大染坊》拍摄地) 天津的杨村影视基地 石家大院 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 戏曲博物馆(金粉世家拍摄地) 松桃苗王城,松桃红石林,福泉古城,习水土城古镇,大同古镇,丙安古镇 外景地取景的风景区推荐:黄大同古镇山 喜马拉雅山 张掖丹霞 香格里拉 桂林 崇左大新县 庐山 恩施巴东神农溪 贵州黔灵山 浙江雁荡山 保定易水湖 绍兴新昌七盘仙谷 绍兴的百丈瀑布德天瀑布 龙胜梯田 恩施州利川县 绍兴新昌十九峰 北京十渡风景区九寨沟 黄果树瀑布 九乡风景区 台州市仙居县咸宁市崇阳县 湘西州古丈县 丽水的仙都风景区 古城古镇影视拍摄地云南丽江古城福建崇武古城敦煌古城陕西榆林浙江乌镇上海朱家角云南束河古镇广西黄姚古镇福建和平古镇湖北程集古镇广东赤坎古镇呼伦贝尔室韦镇 乡村大院影视拍摄地黄山宏村婺源乡村山西常家庄园山西乔家大院山西王家大院关田山古苗寨 草原荒漠影视拍摄地内蒙古正蓝旗内蒙古阿尔山内蒙古通湖草原(2017新射雕拍摄地)锡林浩特大草原克什克腾草原青海可可西里甘肃夏河县甘肃石包城 特色地貌影视拍摄地云南石林云南元谋土林重庆武隆天坑重庆龙水西湖影视城甘肃雅丹魔鬼城甘肃丹霞地质公园新疆乌尔禾魔鬼城(电视剧七剑下天山拍摄地)云南陆良彩色沙林甘肃景泰黄河石林 名山奇岭影视拍摄地河南嵩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福建武夷山四川青城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河北苍岩山浙江雁荡山吉林长白山四川七曲山浙江江郎山苏州虎丘山三亚尖峰岭成都西岭雪山 古今边关影视拍摄地瑞丽腾冲宽甸额济纳嘉峪关西双版纳红河河口宁夏西夏王陵 最美风景影视拍摄地广西桂林广西德天浙江新昌四川九寨沟 稻城亚丁湖南武陵源西藏日喀则云南香格里拉 园林寺庙影视拍摄地扬州个园扬州何园南京瞻园成都大熊猫生态公园三亚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四川蜀南竹海重庆茶山竹海浙江安吉竹海北京戒台寺北京大观园上海大观园 湖洞飞瀑影视拍摄地 杭州西湖 扬州瘦西湖 易县易水湖 山东微山湖 山东东平湖 湖南波月洞 四川佛爷洞 山西壶口瀑布 中国知名影视城最知名的还是金华市 东阳市 横店镇的横店影视城 华东政法大学(《微微一笑很倾城》拍摄地) 东南大学(《致青春》拍摄地) 上海师范大学(《何以笙箫默》拍摄地) 中南大学(《旋风少女》拍摄地) 上海大学(《小时代》拍摄地) 浙江大学(《左耳》拍摄地) 华南师范大学(《栀子花开》拍摄地) 华侨大学(《同座的你》拍摄地) 集美中学(《夏至未至》拍摄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恰同学少年》拍摄地) 上海嘉定一中(《十八岁的天空》拍摄地 复旦大学(《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拍摄地)
6. 三个枣庄民间地方剧种
哈密
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哈密位于新疆维吾尔族,有着“新疆门户”的称谓。从古至今,哈密一直都是新疆与内陆的蒙古国交易的进出口。哈密作为一个城市来说其实非常年轻,是16年才被确定为哈密市的。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出产的哈密瓜畅销海内外。
枣庄
枣庄位于山东省的南部地区,枣庄的命名也非常简单,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枣树非常多,在唐朝就被这样称呼了,后来也就约定俗成没有再做改动了。枣庄可不仅枣子有名,枣庄号称中国的辣子鸡之乡,还有200年历史的南石驴肉,微山湖咸鸭蛋与高邮咸鸭蛋相比也并不逊色。
平果
平果是广西省百色市的下辖县,作为百色市的副中心,它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试点城市,同时也是金属冶炼加工等十分成熟的工业城市。虽然平果县名称与“苹果”同音,但是和苹果其实并没有半毛钱关系。果德县、平治县2个县合并,才有的现在的平果县。
仙桃
仙桃是湖北省的省辖县级市,仙桃原名沔阳,仙桃地名的变更非常曲折,据说以前沔是三点水加一个乞丐的丐,后来这里经常水灾很多人流离失所成乞丐,皇帝就在丐上加一竖,意思是利用龙气挡灾,后来果然风调雨顺。再后来因为与“绵阳”同音,加上沔是生僻字,最后改为仙桃市,这里自然也没有特产桃子。
黄梅
黄梅是湖北省黄冈市的下辖县,虽然听到这个名字就牙花酸的慌,但是它也和黄梅没有什么关系。黄梅是隋朝由新蔡县改为黄梅县的,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黄梅戏?没有错的,湖北黄梅县其实是黄梅戏的起源地,后来在安徽发展壮大直至成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所以现在提起黄梅戏,更多会想到安徽,而不是湖北黄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