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演唱歌曲类型有哪些
1、汉族民歌一般以艺术样式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和小调
2、劳动号子:号子的音乐风格粗犷豪迈,句幅短小,律动性较强,反复出现固定的、周期性的节奏型,一领众和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歌唱形式。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带有即兴性。
3、劳动号子的类型: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作坊号子等。
4、山歌特征:高亢嘹亮、自由悠长。风格:坦率直露、热情奔放,直舒胸臆,并常伴有丰富的装饰音和较长的拖腔。
5、山歌常见的类型:信天游、山曲、花儿、客家山歌、西南山歌。
6、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宁夏、甘肃和山西及内蒙。音乐为上下两句体结构,多为情歌和诉苦歌。
7、山曲:流行于山西西北部和陕西的榆林地区,也是上下句。
8、花儿: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的汉族及当地的少数民族中,特点: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上下两句体。
9、客家山歌:特点:音域窄,起伏小。
10、西南山歌:流传于四川、云南、贵州,以云南最为丰富多彩,四川山歌则刚劲幽默,贵州山歌显得古朴、深沉。
11、小调:又叫小曲,常在生活闲暇是演唱。与号子和山歌相比,它的音乐具有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曲调委婉、细腻,感情表达含蓄、节制,节拍比较规整,旋律进行多呈环绕曲折形态。
12、小调的种类:又可再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
13、时调:是在这类民歌艺术中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的,具有严谨的结构,丰富的节奏样式,一般还有乐器伴奏。
14、时调的种类: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绣荷包调。 (1)孟姜女调:以诉说离情别怨者居多,如《月儿弯弯照九州》、《尼姑思凡》、,送情郎》、《盼情人》、《白娘子》等,贺绿汀创作的电影,《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 (2)剪靛花调:又名“剪剪花”,表现欢快喜悦情绪的。如《放风筝》、《丢戒指》、《回娘家》等。 (3)鲜花调:即闻名世界的“茉莉花”。 (4)绣荷包调:专指流传于西北、华北地区的时调,情绪大多缠绵委婉,如:《走西口》、《绣金匾》。
15、少数民族主要民歌类型: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箭歌、朝鲜族的抒情谣、苗族的飞歌。 (1)蒙古族的长调:具有草原牧歌的特征,气息宽广、句幅较长,常伴有颤音和装饰音,给人以历史沧桑感。 (2)藏族的箭歌:多流行于西藏东南部,是猎手夸耀箭术是所唱的,如《北京的金山上》。 (3)朝鲜族的抒情谣:题材广泛,其中表现爱情居多,旋律流畅,多采用该民族特有的三拍子节奏,如《阿里朗》、《道拉基》等。 (4)苗族的飞歌:它是苗族的一种山歌,在山间或田野歌唱,音调高亢、气息悠长、节奏自由、常有滑音,句尾惯用甩音。
2. 流行演唱有哪些曲风
唱歌的唱法有通俗唱法,美声,丹田唱法,声乐,流行唱法。
1、通俗唱法始于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得到广泛的流传。其特点是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
2、美声它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学派,因之通常又可译作美声唱法、美声学派。
3、丹田唱法是先练放松全身,然后呼吸的时候尝试吸气的时候肺部扩充,呼气的时候小腹收缩,如此循环熟练,每次唱歌的时候发音不要从嗓子里面把气压出来,而是用小腹的力量把腹部的气体挤压出来,这样长期以往的训练下去,就能够做到正确的换气。
4、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5、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演唱风格追求自然、随意,强调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从而体现声音的个性化与特色,感情自然流露,表演有很强的即兴性和煽动性,主要利用话筒等音响设备扩大制造声音效果,并且经常借助舞蹈、和声、电子乐队伴奏和一些高科技手段渲染舞台气氛。
3. 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分为哪五种
第一当然是声音。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学问,包括气息、用嗓、口腔共鸣、吐词方式等。
第二是情感。这需要歌手对词、对旋律的感悟要强,很多朋友演唱时把全部的重点都放在了声音的部分,而忽视情感,这绝不会唱好一首歌。过分注重声音的原因,是因为歌手的实力有限,演唱过程中老想着到哪里要注意气息了、哪里要注意换气了、快到高音的时候要准备了等,这都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如果唱歌要做到“声情并茂”,练功相当重要。当你练声成熟的时候,演唱时的注意力才会到情感上来。有句话说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发声练到气息贯通、炉火纯青的地步,演唱就更随心所欲的注入情感,演绎歌曲的感染力会更强。
第三是感受。这里再次强调,音乐的感受是天生的,你有多少就是多少,后天弥补的音乐感受很少很少。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比如你要阎维文唱“一无所有”,我敢保证会笑翻一帮人!歌手的感受不同,演唱歌曲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有的处理得很平淡,有的处理得扣人心弦。这些处理都是很微妙的,比如一个小小的换气、一个强调的重音、一个不换气的长拖音或者一个骤然的收尾……这些就只能意会了。
第四是节奏感和音准。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听到一个旋律就能敲打出加花的节奏吗?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现场演唱,爸爸给他手风琴伴奏,随时改变音调,他进唱的音调都是准确的吗?你见过一个8岁的小孩在没听到任何声音的情况下,要他随时哼出“降E”、“升C”等任何音调的“1”的发音,哼完后在键盘上按下核对完全准确的吗?这就是天分,演唱歌曲需要这样的基础,虽然不要他们那样出众,但一定不能弱。
第五是素质。这就是业余歌手和专业歌手的区别。其实光在声音、情感、感受、节奏、音准这些方面比较,业余歌手有很多不比专业歌手差。差距就在素质。你知道自己唱歌时的形体和表情吗?你可能有个模糊的形象,就是你投入演唱时自己想象自己的模样,而这个形象很可能是你唱的这首歌的原唱的形象。但这些都是你的想象,自己想象的形象几乎是完美的。你知道大家看到是什么吗?你用摄像机拍摄过自己的一次正式演唱吗?其实当你上台的第一个眼神或者第一句话,就能知道你是业余还是专业。这里说的素质还包括对乐理的了解、乐器的了解、对音乐史以及对音乐常识的了解等,当然也有很多专业歌手也不全面,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要做专业歌手,就应该贯彻这些,要对得起“专业”这个词。
理解歌词
在学一首新歌之前,有几次你是先把词从头到尾在心里读一遍的?又有几次揣摩过撰词者的心思和他表达的意境?一首歌曲,无论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双方作者都是认真揣摩对方(词作者或曲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如果到了你这里,你居然完全不理会他们的用心良苦,就这么凭着自己的感觉唱,我觉得不妥。有些个性歌手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这样表达自我,这种方式不是不好(而且我也喜欢这样),但我会先把作者的意图先搞明白再发挥。再说不是每首歌曲都适合你任意发挥的,有些词曲你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比如国歌。
在你深刻理解歌曲以后,你的情感处理方面一定会好很多,如果你的感悟能力强,你会情不自禁的把某个音唱重,某一个音轻轻带过,一个激情的长音会拖得很饱满……
话和唱歌,除了旋律、节奏、气息,还有其它区别吗?有,那就是吐词的方式。请你随意的用你说话的方式读出“让我一次爱个够”,然后投入的把它唱出来……会发现唱的时候嘴型是向两边打开的,而且要夸张一些。如果你觉得差不多,就是你的吐词有问题。所以唱歌要比说话嘴型要夸张,这样吐词才会更清晰、气息更通畅、更宜于表达情感。
演唱国语歌,还是标准的好。比如“Z、C、S”和“an、ang”和“L、N”的区别是很容易搞混的。港台歌星有时会把个别字故意唱得不卷舌或卷舌,要不就是自己的舌头打不过来、要不就是他们觉得那样不好听,或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发音。当我们翻唱他们的这些歌曲时,我没有明确的主张,为了模仿,不纠正也行。但如果是要唱自己的风格或比赛,那就要改正了。
关于粤语歌,劝你们还是学好再唱,要不很容易搞笑的。就像我以前唱粤语歌一样,自认为标准,现在才知道有差距。粤语中也有类似与国语中的“Z、C、S”和“an、ang”的微妙区别,不认真学是学不好的。
气息
说道这个话题,就有些茫然,因为这是最不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我在唱歌之前,练美声两年,给我的感悟很深,气息基础对我的帮助很大。一般没有学过声乐的人发声很平,就用平常说话的位置(嗓子)发音,我们叫它声音发“白”,没有色彩、没有过滤。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声练声的方法。
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靠后的。请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美声发声的一个共鸣点。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你会发现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先从“米~妈”的练习开始,逐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感觉的。美声讲究“通透”,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还讲究的是“共鸣”,声音通过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鸣后,会很圆润、饱满。要体会共鸣,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情的感觉,“嗯”的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如果气息好,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色不少。仔细听听一些高大的美国人讲话,就会知道什么叫胸腔共鸣了(外国人的胸腔结构更容易产生共鸣)。
另外我还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长、不换气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后面红耳赤、只喘粗气。肺活量要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还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弥补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现象。首先就要练气息,好的发声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声音通过嗓门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这一句时,气息不稳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来,一下就把本来肺活量不足的气放跑了,如果后面有不换气的长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气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时话筒也不会出现一些扑声。所以我建议大家练声的时候嘴前放一盏蜡烛,尽量练声时保持蜡烛不摇晃吧!这样你的气就会保持在你的体内长一些时间。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气坚持得久还是憋住不出气保持得久呢?当然这还需要歌手要放松,不要紧张,一紧张,心脏跳动加快,你的气息就更稳不住了。
这里我只能讲这么多,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过我要提醒的是,练声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础,千万不要用练声的方法直白的演绎流行歌,那样就过于做作,就会像阎维文唱“一无所有”。
关于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观点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尝不可,但这些都是美声中绝对禁止的,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唱美声而练美声,我们是为了唱好通俗才练美声,就像武术要练马步一样,你见过打架的时候蹲着马步打的吗?
有朋友说这样的表述很难理解,要我说说流行歌手里谁的气息很通透,就照着感觉去学更容易领悟,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个人认为,女歌手你们就多听一下“张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气息;男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满文军”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气息在唱歌的,另外,张学友的气息很好,但对于教学,满文军更适合。
高音
这是朋友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用他们的话,因为高音“够拽”,呵呵!再次补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综合很多方面,不能说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确实,很好的高音能给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劝朋友们不要只知道高音的价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实饱满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时候,气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为根基的,京腔讲究“丹田气”也是指的这种发声位置。
找找感觉1:如果你是一个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只老鼠,你会怎样?估计会“啊~”的一声长鸣,并且还有“假声”的发声位置。等你平静之后,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数再也“啊”不上去了。为何?因为你收到惊吓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紧张,(想想被惊吓的感觉,是不是全身肌肉绷紧?)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根基,加上一股强大的气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气息),直冲嗓子眼,声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飙高音的感觉理解成“紧张”、“振作”,记住,一切以小腹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头往上扯的,是感觉重心向下的一种反弹力。
找找感觉2:见过橡皮水管吗?要水管里的水飙向更远怎么办?掐紧水管前端,缝隙一小,压力增大,水就冲得更远。其实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时唱出很大的声音,我们说那是用力气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气息和技巧在唱。想象水龙头理论,应该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觉3:地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把它搬起来吧。你一弯腰,嘴里数数:“一、二、三、走……”,我想这个“走”字你一定用了气息。我不多说了,感觉一下吧,身边有些什么重的……呵呵!这只是一些我创立的让你感觉气息的方法,不正规,但很有效。
还要告诉大家一点,表现高音的能力与你本身嗓子条件有关,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优势,比如“孙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绎不会那么费力。嗓音条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气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条件好或不好,声音都是通过气息唱出来的,就像香烟要通过过滤嘴一样,声音过滤一下会更美。
另外我还告诉大家一种心理方法,高音时想象你是在面对广阔的大海高歌,望不到边的海天一色,这样的风光不值得你大声呐喊吗?
中低音
中低音一般要饱满、深情为好。但也像高音一样,很多人欠缺中低音的共鸣。低音是要靠胸腔共鸣和宽大的嗓音结构才能体现的,先天性比较强。以我的经验,低音潜不下去的嗓音是很难练低下去很多,能下去几个音阶不错了。如果一定要录制低音丰富的歌,早上起来不刷牙、不洗脸直接录,声音会下去很多。所以,中低音欠缺的人尽量避免这样的歌,扬长避短,同样中低音丰富的人一定要好好发挥它的潜质,中低音唱好是很迷人的哦!
唱低音要胸前和嗓子放松,用叹气的方式可以加强一些共鸣,实在很低的地方可以加些气息产生口腔共鸣,会感觉声音浑厚一些。但不管怎样,嗓音天生浑厚的人的发挥余地要多得多。
唱中音要多加以润色,包括吐词换气都具有美感,当然这又与感受唱功有关,中低音多听听“蔡琴”的吧。
整体与风格
很多歌手只注意句与句的细节,把演唱的细节单位放在“句”的上面,而不是在整首歌上。
把整首歌画一条起伏的线条吧,你会知道哪里该低调、哪里该高亢了。眼光放高一点,就像足球场上的位置感一样,盯着局部怎么打出长传进攻的有效配合呢?
除非有了一定的实力,否则别谈风格。歌手前期我赞成模仿开始,但不要单一,多唱各种风格歌手的歌,耳濡目染的就掌握了一些共鸣、唱腔以及气息的初步体验,这是好事,到了成熟以后,加上自己的练声和感悟,再挖掘自己的风格是水到渠成的事。
演唱要投入,但投入是要有一个度的,不是要你“使劲”投入,过分伤感或喜悦,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有分寸的投入即可。比如有些类似的词:“……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我就见过唱得痛苦至极的人,那样就没有感染力了,反而觉得好笑。但我也见过一个真正失恋的朋友在卡拉ok唱这首歌,演唱的时候面无表情、唱得很平静,嗓音沧桑,唱腔演绎出来的那种无奈和孤独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我觉得这就是刚刚好的分寸,不需要抱头痛哭。但又有几个人随时能演绎这么到位的呢?这就要靠歌手的音乐感受了。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些朋友在模仿歌星时,不自觉的夸大了明星的特点,比如模仿张学友时,会过分压着嗓子做出那种怪怪的厚实的声音(那时张学友早期的一个特点,现在好像不多见了);在模仿张国荣时,会夸大他的那种大舌头似的靠后的共鸣;模仿王菲时更是那种让人觉得好笑的舌头打结的怪音。其实仔细听听原唱,并没有那么夸张。我就听过一个声音很像张学友的朋友唱歌,每次唱学友的歌的时候都没有把握分寸,后来我劝他多些本色,反而更像原唱了。其实有时候旁观者清,多请教朋友们的意见会很有好处。
另外,情感丰富的人唱歌会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绎得好。与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阅历丰富。经历得越多,感悟得就越透彻。
颤音
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东西,呵呵!认为没有颤音就不够专业、不够拽。殊不知颤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没有颤音就不能唱好歌吗?
颤音,实质是用气息演绎歌曲的时候,强大的气流冲击口腔和鼻腔后部所产生的震动,小腹给予气息的压力产生了气流。我倒不赞成流行音乐一定要用这样死板的方式产生颤音,有些歌星通过喉结的抖动(刘德华)和嗓子眼的一紧一松(张信哲)“做”出了颤音。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种风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们也具有强大气流的颤音。所以,还是那句话,气息是根本。用了气息,自然会有气流的冲击产生颤音。对于流行歌曲,有些低调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样每个字都在气息上,有时似一种悄悄话,有时像一种无奈的叹息,不会有强大的气流支持你的颤音,这时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来修饰你的尾音,我认为流行歌曲的颤音表现不完全靠气息顶出来,有时候抖抖喉结,控制嗓子眼里的声音也未尝不可,只要整体在歌曲的氛围之中不受影响即可。
没有颤音的朋友如果铁定对颤音垂涎三尺,就从模仿开始吧――模仿救护车叫唤。好笑吧?这只是没有声乐老师在身边、一种自我揣摩的方法,当然不属于常规的声乐练习。发出“呜呜”的依次循环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让你找到抖动喉结的感觉,慢慢的吧“呜呜”的发音转变成“嗯嗯”的发音,再慢慢的转成“你~”的发音,再唱一些“你”结尾的一句歌……呵呵,这只是一种感受喉结抖动的颤音方式,与气息发声不一样,保准声乐老师看了会气死!但没件事都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揣摩,不妨试试。
最后再次发表一下我的观点,我们如果眼光放高一点,这段历史时期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也许再过5年后就不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了。何必为了没有颤音而苦恼呢?颤音虽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气氛,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但我也愿意喜欢听一些质朴、纯洁的声音。所以,只要用心唱就好,也许你会更有特色
4. 流行演唱有哪些唱法
大家好我是BestMusic频道的主编 南归 。下面是我对声乐分哪几种唱法?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声乐唱法一般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
美声唱法(意大利文:Bel canto)又称“柔声唱法”。它要求歌者用半分力量来演唱。当高音时,不用强烈的气息来冲击,而用非常自然、柔美的发声方法,从深下腹的位置发出气息,经过一条顺畅的通道,使声音从头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来(“头声”)。
美声唱法强调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也强调共鸣,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美声唱法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声乐艺术,同样也影响着社会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
民族唱法,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
民族新唱法主要是在继承中国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特点,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出来的一种完美的唱法。这种唱法既有民族唱法的优点,例如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甜美,气息灵活;又有美声唱法的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真假声结合的特点。
通俗唱法:包括爵士、POP、蓝调等。表演形式随着流行元素而变化,更新换代很快。
觉得可以大家点个“赞”再走呗!
5. 流行演唱歌曲类型有哪些歌
歌曲按风格分类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摇滚音乐,金属音乐。
1,摇滚音乐
摇滚(Rock and Roll)是一种音乐类型,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迅速风靡全球。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喜爱,并在1960年和1970年形成一股热潮。
2,金属音乐
金属乐(Metal)是一种音乐类型,以重金属为主,包括黑金属,死亡金属,激流金属,新金属,厄运金属,华丽金属,重金属,工业金属等重型音乐。
3,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4,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流行音乐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是指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见前苏联《音乐百科词典》1990年版)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
6. 流行演唱歌曲类型有哪些歌曲
歌曲体裁是指歌曲的一种样式和类型。它根据歌曲的表现内容、情绪、特定环境、人物、事件及绚丽、节奏等因素所形成的自己特有的样式,就成为某种歌曲的体裁。
常见的歌曲体裁及其特点如下:
颂歌
用于对党、祖国、领袖、人民、英雄人物、革命事业的歌颂、赞美。其曲调的一般特点是庄严、雄伟、宽广、壮丽、热情洋溢、气势磅礴等。(1)祖国颂歌,如《祖国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2)祖国各地颂歌,如《黄河颂》、《长江之歌》、《太湖美》、《新疆好》等;(3)领袖颂歌,如《东方红》、《绣金匾》、《春天的故事》等;(4)对英雄模范人物的颂歌,如《公仆赞》、《学习雷锋好榜样》、《最美的茉莉花》等。
进行曲
一般多是配合行进步伐,以强弱分明的双节拍居多。节奏鲜明有力,旋律铿锵爽朗,富有朝气,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时代感。在曲式结构上,多数是句法正规、结构方整,往往表现威武、雄壮的群众场面和勇往直前的情绪。如《解放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我是一个兵》等。 其艺术表现特征为:
1、旋律以昂扬向上、雄伟为多见,旋法常以跳动地和同音反复为主,有时旋律用四、五度及六、八度大跳,突出了进行曲号角性的音乐形象。
2、其结构较规整,节奏鲜明,歌曲多采用单二部曲式或单三曲式,也常采用分节歌形式,一曲多词的创作手法。
3、音乐主题凝炼集中,演唱节拍多用2/4、4/4节拍,节奏上常用附点音符,和采用军鼓基本节奏型,以保持进行步伐的整齐统一。
有些进行曲体裁的歌,在题目中直接标明进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词,聂耳曲)、《运动员进行曲》(军乐团创作)、《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词,郑律成曲(。
但也有的歌词并不明显地标出进行曲字样,如<《歌唱祖国》(王萃词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贺东久、任红举词,朱南误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劫夫词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周郁辉词,寄明曲)、《当兵的人》(毛晓峰词,藏云飞曲(等等都是十分成功的范例。这一群体性旋律铿锵有力,曲调富于号召性,它的音乐内涵激励着人们永往直前。
劳动歌曲
是伴随劳动生产时所唱的歌曲。曲调粗犷朴质,节奏明显整齐,短句多,衬词多,有浓厚的劳动气息。有的因劳动条件不同,曲调高亢、悠长。其艺术表现特征为:
1、民歌中的劳动号子是直接来自反映人民劳动生活一种题材,节奏上重音突出,音乐强弱对比鲜明。
2、音乐的情感表现形式,有轻松的、有痛苦的、沉重的、愉快的等等,其速度、节奏都大不相同。
3、节奏富有律动性,音乐材料常重复使用,歌曲往往显现出质朴、粗犷、豪迈的风格。
4、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合等多种,以一领众合形式为最常见,领唱者即劳动的指挥者,富有号召性,众合为齐唱曲调,深沉有力,节奏性较强,为劳动呼号式的衬托。
这类体裁歌曲有:《江船夫号子》(四川民歌)、《装卸号子》(辽宁民歌)、《木夯号子》(浙江民歌)、《黄河船夫曲((陕西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溜网号子》(山东民歌(等,还有反映劳动生活场面的<《大路歌》(孙瑜词,聂耳曲)、《码头工人歌》(薄风词,聂耳曲)、《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词曲)、《黄河船夫曲》(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薛柱国词,秦咏诚曲)等,劳动体裁的歌曲形式,反映千万劳动人民的强烈呼声和斗争意志,这类歌曲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更集中表现了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以及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
抒情歌曲
这类歌曲的主要特点是气息宽广、激昂;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自由舒展;表情细腻,善于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根据不同内容,抒情歌曲的情绪和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热情奔放,欢乐明快,;有的恬静深情,含蓄亲切。这种体裁一般用于抒发内心激情和对人物和大自然的赞美,以及表达思念、爱慕、留恋之情。抒情歌曲可分为爱情歌曲、亲情歌曲、友情歌曲、乡情歌曲、游子思乡歌曲等类型。它们表现手法有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艺术形式。但以独唱的形式更为多见。其体裁的艺术特征为:
1、歌曲的旋律更富于歌唱性,音乐表现幅度变化大、气息宽广,常见于抒情悠长的乐句,善于揭示人们的内心情感,旋律优美动听。
2、歌曲情感表达范围广,可以表达对祖国、家乡、集体的热爱之情,对亲情、友情、恋情的抒发,对自然风光的赞美等等。在情绪表现上有<喜悦、激动、悲痛、思念、忧伤等等各种复杂细腻的感情。
3、歌曲的节奏与节拍处理十分自由,运用各种手法进行展开,节奏的组合及音符的组合丰富多彩。
4、歌曲音域宽广,在旋律上多见环0绕起伏地进行,各种装饰音润色旋律细腻入情打动人心。如我们所熟悉和广泛流传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火华词,阿拉腾奥勒曲)、《我爱你中国》(瞿琼词,郑秋枫曲)、《黄河颂》(光未然词,冼星海曲)、《赞歌》(内蒙古民歌,胡松华词)、《我和我的祖国》(张黎词,秦咏诚曲)、《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长江之歌》(胡宠伟词,王世光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乔羽词,刘炽曲)、《十五的月亮》(石祥词,石铁源、徐锡宜曲)、《我爱你,塞北的雪》(王德词,刘锡津曲)、《敖包相会》(海默词,通福曲)、《多情的土地》(任志萍词,施光南曲)等。
以上的抒情歌曲以甜美和幽静平稳、深情舒缓等起伏宽广的旋律,抒发出作者或人物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人类的希冀与追求,歌声赋予人们以美的享受。
舞蹈歌曲
曲调欢快、活泼,节奏鲜明,结构方整,适宜于载歌载舞。这种体裁在我国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我国各族绚丽多彩的民间音乐为歌舞曲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如《秧歌舞》、《藏旋踢踏舞》、《蒙古民间舞》等。其艺术表现特征为:
1、节奏有其一定规律性,在音乐进行中并留有适当的句逗间隙,以利于舞蹈动作发挥和展开。
2、节奏鲜明、动作性强、音乐表现热情、奔放、明快、有力,抒情歌舞曲动作优美、伸展大方,以舞蹈的形体衬托歌曲的表现力。
3、结构方整,多采用单二与单三的曲式,节奏对白突出,曲调流畅,旋律跳动起伏。
歌舞曲与我国民间的《秧歌》、《花鼓》、《锣鼓舞曲》及民歌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鄂伦春小唱》(李俊辉词,罗念一曲)、《娃哈哈》(新疆民歌,石夫作词编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江山词,天戈曲)、《金梭和银梭》(李幼容词,金风浩曲(等等,这些歌曲有的直接取材于民歌,也有些歌曲是由民间歌舞曲改编的。
叙事歌曲
是指以叙述特定事物或描写特定人物为内容的歌曲。篇幅可长可短,但对歌词要求很严,并不是任何歌词都能谱成叙事曲。它是通过旋律紧密结合语言的音调进行而构成的。它的艺术表现特征为:
1、通常是让演唱者用第三人称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有时演唱者也用第一人称替故事中的人物说话或两种方式交替运用。
2、它与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但它以典型的歌曲演唱形式以及歌曲曲调发展特点组成的。音乐起伏不大,速度也较徐缓。
3、它的音乐语言可以采用不同的风格和歌谣体形式。歌曲内容语气有强、弱、长、短的结合,常采用多段歌词重复同一曲调(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叙事歌曲种类体裁歌曲中常兼有抒情和叙事两种体裁的特点。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词,瞿希贤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劫夫曲)、《小白菜》(河北民歌)、《嘎达梅林》(内蒙古民歌)、《老房东查铺》(石祥、刘薇词,唐可、生茂曲)、《春天的故事》(蒋开儒词,王佑贵曲)。
叙事歌曲以诉说特定的事件或特定的人物为主,这种创作手法表达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的活动,给人们留下了回忆和启迪。
表演唱歌曲
这是一种演与唱并重的歌曲体裁,它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其艺术表现特征为:
1、音乐形象鲜明并带有说唱性的音调和口语化的旋律。
2、演唱时常用短小的间奏以便于说白和表演。
3、演唱形式多为小组唱、小合唱或独唱及对唱。这类演唱歌曲有<《逛新城》(邓先恺词,才生曲)、《俺是公社的饲养员》(杨子彬词,穆佳乐曲)、《夫妻识字》(马可作词编曲(等等,这类表演唱的歌曲,语言生动、细腻并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有一定的人物和情节,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讽刺幽默歌曲
这类歌曲以幽默、诙谐、讽刺的特点见长。其艺术表现特征分别为:
1、幽默歌曲表现人物乐观的性格,其曲调开朗、活泼,节奏明快,扣人心弦。
2、诙谐歌曲主要赞扬美好的事物,歌颂人民的机智勇敢。它与幽默歌曲有着共同的特点,有的歌词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善与美。如<《济公》(主题歌《哪里不平哪有我》,张鸿雨词,金复载曲)、《天黑黑》(台湾童谣)、《计划生育好》(山东民歌,张希武填词,赵树义改曲)、《戒烟歌》(瞿琼、任红举词,毕庶勤编曲)、《笑比哭好》(冯述词,马丁曲)。
3、讽刺歌曲则是对社会上不良作风和不良行为、腐朽思想、反动的代表人物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旋律有时跳跃较大,变化音、装饰音较多,节奏、节拍变化较自由,并常穿插一些朗诵、言调或说白。
这类歌曲如<《跳蚤之歌》(歌德词,穆索尔斯基曲)、《茶馆小调》(长工词,费克曲)、《你是个坏东西》(舒模式词曲)、《有位同志最会笑》(尚德义词曲)、《老天爷》(赵元任曲,明末民谣)。
幽默诙谐与讽刺这类体裁歌曲的共同音乐特征是,常采用夸张的手法来刻画音乐形象,给人以新奇的感受,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与情调,来表现某种“引人发笑”的事,告诫人们什么是美的、善的,什么是丑的、恶的等。
青春励志歌曲
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奋发努力,开拓进取,正确对待困难挫折的歌曲。如《青春曲》、《金梭和银梭》、《何必流连》等。 青春励志歌曲非仅仅是抒发自己的志气,而是既励己又励人,它能引起听者的共鸣,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大众的情感,具有较为深广的感召力,能触发听众的心里情感和引发他们的思考,可以说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能让人们感受到当时整个社会甚至整个时代所反映的普遍情感,并从中得到激励,对面临的现状和未来会更有信心去对待。
军旅歌曲
如《十五的月亮》、《望星空》、《我是一个兵》、《当兵的人》等。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过程中, 军旅歌曲作为我军军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大众音乐文化的一个特殊品种, 以其特有的品质和影响力, 在特定的文化历史阶段中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以替代的作用。军旅歌曲始终肩负着战斗与宣传的双重任务, 在战争年代激励官兵浴血奋战, 在和平年代则鼓舞官兵保家卫国。军旅歌曲节奏明快,气势威武雄健,声震广宇,气势恢弘,是力与美的交响,是悲与壮的礼赞,也是情与爱的抒发,是音乐艺术中的瑰宝。它展示出了强烈的艺术魅力,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品格。
校园歌曲
顾名思义,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包括少儿歌曲和校园民谣两类。这类歌曲朝气蓬勃,极富有校园味道,毫无矫饰,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听起来十分感人,它形象地反映出少年儿童和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