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资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根据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四个类别。
器乐音乐
中国的器乐音乐可以划分成两个类别:独奏和合奏。独奏音乐中再次划分成弓弦、弹拨、吹管、打击等类别。
同样,合奏类音乐也可进一步划分成弦索乐、丝竹乐、吹管乐、鼓吹乐和吹打乐。这五种合奏乐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精髓。
戏曲音乐
中国有三百多种地方戏曲剧种。这些剧种根据音乐的不同可划分成四个类别:(1)皮黄腔;(2)梆子腔:(3)昆腔;(4)高腔。京剧属于皮黄腔。
民歌
民歌是各类民间音乐的基础。在中国,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歌。一般来说,中国民歌可以划分成三大类别:(1)山歌;(2)小调;(3)劳动歌曲。
舞蹈音乐
中国的民间舞蹈也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最流行的有(1)秧歌;(2)腰鼓;(3)跑旱船;(4)花灯;(5)采茶;等等。
2. 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书
《乐记》也是《礼记》49篇中的一篇。在《礼记》中题作《乐记第十九》,全文大约5000余字,包括11个子篇:《乐本篇》、《乐论篇》、《乐礼篇》、《乐施篇》、《乐言篇》、《乐象篇》、《乐情篇》、《魏文侯篇》、《宾牟贾篇》、《乐化篇》、《师乙篇》等。
《乐记》体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包容其它各派思想,谈到音乐的本源、音乐的特点、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社会价值、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余篇仅留篇目,由篇名看,涉及乐器演奏、音乐创造、音律理论等问题。
《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千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 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
通过最近自己看书了解到,审美遍布我们方方面面。审美价值是在审美对象上能够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它包括人的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物质产品美和精神产品美,以及可供人们欣赏的自然景物美。
其中审美价值最高的是优秀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文学等文艺作品。作为审美价值的观念,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变化的。审美价值是客观的,这既因为它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因为它客观地、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4. 流行音乐的美感
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审美活动中指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
快感:一种愉悦或舒服的感觉。是一种精神肉体都说不出的感觉,从广义上说,只要是欲望得到满足(不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会产生一种快感。
联系: 一方面它们都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愉悦性,从广义上来说,美感也是一种快感,只是美感是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它是一种从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快感,是一种间接地东西,而快感是更基础的停留在了生理层面,是客体引起的主体感官或者身体的一种直接的快适的反应。 另一方面,生理快感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是可以转化升华为美感的,就像在炎热夏季站在山头,清风袭来,第一时间是你的触觉产生了快感,但这种快感会很快上升为一种精神的愉悦,心旷神怡,飘飘然起来,这时候,这种快感就上升为了一种美感。 当然,即使美感和快感有它们不可磨灭的关联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美感和快感是不能等同的。
区别: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只限于耳、目两种“高等感官”,他是超实用,超功利的,而快感是一种生理快感,是舌、鼻、皮肤、肉体等“低等感官”的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很实际的一种反应,就像欣赏艺术作品是得到一种视觉的美感,听音乐是得到一种听觉的美感,而吃饭填饱肚子,天冷穿衣服保暖都是得到一种生理的快感。 另一方面,美感实质有上有一种精神的寄托,讲求的是情景交融的一种高层次的意境,春日桃花,夏日荷塘,秋日枫叶,冬日白雪,一年四季都会有给人以精神享受的东西,我们可以沉浸在这一意境中慢慢品味,其中的韵味会回味无穷。而快感似乎一直会停留在更低一级的层面,是针对某种外来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的愉悦,没有那种情景交融的精神享受,没有那种令人细细品味的审美意象。就像是口渴喝水,饿了吃饭一样,只是一种生理的需求而已。 在讲到快感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食、色、性也”,“食”是为了维持个体生命的存在,“性”是为了延续种族的生命。在性欲望与快感这个问题上,似乎有人标榜着要有爱才能有性,有爱的性行为我们尚且可以认为它有一种精神存在的美感,而现在这个社会,一夜情那就纯粹是一种快感,生理享受而已。
5. 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是什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较,音乐更擅长于抒情,能更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
它既可直接表现人们内心细微变化的情感,同时也可以鼓舞唤起人民的激情,具有强烈的审美情感。音乐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不时地点燃学生的情感之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荡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