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藏戏是哪里的剧种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2. 藏戏是什么地方的剧种
藏戏[zàng xì],藏:西藏。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因此,藏戏一直受大家的喜爱。
3. 藏戏是哪儿的
唐东杰布
在文化艺术方面,唐东杰布是西藏藏戏的鼻祖,他创立了藏族历史上第一个剧团——“窘巴戏团”,使藏戏这种集说、唱、跳、弹于一身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
在建筑方面,他一生在西藏的江河上建造了58座铁索桥,为各地交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尊称为“铁桥活佛”。
在医学方面,他研制出的胃药“珠目”等方剂,至今还在被藏医使用。
作为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唐东杰布都有哪些经历呢?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西藏人,生于日喀则昂仁县多白乡仁钦顶村。幼时家境贫穷,以牧羊为生,成年后曾参加藏军,还做过小生意。削发为僧后,师傅赐僧名“尊珠桑布”。
由于他刻苦钻研,博学多思,很快便成了一位远近闻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尊称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有了众人拥戴后,唐东杰布并没有高高在上,童年的梦想始终压在他的心头。
由于西藏地域辽阔、山高水险,交通极不发达。唐东杰布很小的时候就想在河流上修建桥梁。
等他出家后,四处游历求学,亲身的感受更加重了这种使命感。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改变,河流阻隔给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不便。
但修建铁索桥需要铁、需要钱,这两样唐东杰布都没有,于是他开始四处化缘,在化缘途中他发现,藏族百姓很喜欢看歌舞剧。
于是,他邀请了山南琼结县白纳家的7名貌似天仙、能歌善舞的姊妹,共同组成了歌舞演唱队。
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结合舞蹈、唱腔的表演艺术形式。
使过去单一的跳神舞逐渐走向戏剧化,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
在亲自教授姑娘们演唱自己作品之余,他设计的各种款式不同的服装,以增加戏剧的表现力。
剧团一经推出,便饱受各地藏族人民喜爱,剧团流动演出到哪里,周边百姓蜂拥而至。
4. 藏戏是什么地区的剧种
民俗散文。马晨明的《藏戏》这篇课本,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5. 藏戏是什么剧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八大藏戏”,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
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