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流传的家风家训
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2.勤俭节约,奋发图强。
3.知难而进,努力进取,顽强不息。
4.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以德服人。
5.知足常乐,善待人生。
6.尊敬父母,尊敬别人。
7.家和万事兴,团结就是力量。
7.为人诚实,尊老爱幼。
8.勤奋好学,谦虚忍让。
9.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10.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2. 我国流传的家风家训有哪些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
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
书中许多名句一直广为流传,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父子之间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等等。
【圈点】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包拯家训》
【作者】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3. 我国流传的家风家训故事
家风包括:家德、家规、家训、家谱。 家德是家庭崇尚的德理和伦理。如尊老爱幼、宽容博爱、善待他人、重礼谦让等; 家规是家庭遵从的规则。如站坐有姿、互敬互爱、勤俭持家等; 家训是家庭尊从的信条。如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清白做人、爱岗敬业等; 家谱是家庭传宗续延的记载。正义和善诚实严谨崇知向上。
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
4. 我国广为流传的家风家训
1,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大意:宁静淡泊的处世态度,可以让我们修身养性。而勤俭节约的喜欢可以培养我们自己良好的品德。
2,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朱柏庐《朱子家训》 大意:请不要贪求意外得到的钱财,饮酒的时候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过量。
3,立身无愧,何愁鼠辈。——吴麟徵《家诫要言》 大意:安身处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无愧于心,又何愁身边的卑劣小人暗中算计、使坏!
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金缨《格言联壁》 大意: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跟他人聊天时,不要说人别人的坏话。
5,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孔子门生《孔子家语》 大意:一个人如果要有仁义之心,就不会自我夸耀。弱考虑问题的时候能够明辨是非,通晓事理,那么说话的时候就不会自以为是。
6,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 大意:如果做父亲的不懂得疼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也不会孝顺父母的。
7,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大意:如果一个家族能够保持俭朴的传统,那么家族就会兴旺起来。一个人如果勤劳,就能够保持健康。而家族如果能够勤劳俭朴的话,那么生活便不会品贱。
8,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周公《诫伯禽书》 大意:人的力气不如牛,所以不能跟牛比力气。行走的不如马,所以不能跟马赛跑。
9,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司马谈《命子迁》 大意: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继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才是孝道的最终归宿。
10,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张仲超《钱氏家训》 大意: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该不愧对圣贤的教诲。
5. 中国传统的家风家训
1、尽孝重义、诚实守信。
2、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3、做人要诚信,对人要和善,做事要认真,办事要牢靠。
4、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5、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简单分享,知足常乐。
6、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7、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8、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9、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
1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6. 我国流传的家规家训有哪些
《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郑氏规范》中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家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教化实践,对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巩固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稳定和儒家伦理、文化的世俗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看重郑氏家族孝义治家,耕读为本的家规家法,在明代的法律中引入了不少《郑氏规范》的内容。浦江孝义门郑氏历经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同居共食达350年,最多的时候,有3000人。
《谢氏家训》
泗门谢氏为炎帝之后,西周申伯为得姓始祖。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申伯三十六世孙谢衡为避永嘉之乱,携全家由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辗转来到会稽郡始宁县东山(今属浙江省上虞市上浦镇)定居,史称东山谢氏。
7. 您知道哪些传统家风家训内容
新时代家风家训内容
1、做老实人、做诚信人、做善良人。
2、遵从父母教导,孝顺双方父母,感恩对方付出,珍惜幸福生活。
3、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4、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5、勤俭治家,虚心治学,仁爱治德。
6、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创业致富,勤俭持家。
7、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干。
8、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9、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10、与人为善、知书达理、勤俭持家、和睦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