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灾用文言文怎么说
1 人定胜天,凭借科学的力量,将来人类将更有力量战胜天灾。
2 旧中国常常有天灾人祸,所以百姓的生活非常艰难。
3 天灾无情人有情,灾区人民得到了四面八方传来的爱,无限温暖。
4 旧社会,若遭天灾人祸,乡亲们就只得离乡背井,四处逃生。
5 非洲一些国家天灾人祸时有发生,故仍有饿殍载道的现象。
6 要不是因为天灾地变,有谁愿意流离失所呢?
7 旧中国由于天灾人祸,农作物歉收,因而米珠薪桂,饥民成群。
8 如果没有点积累,家里万一有个天灾人祸怎么办?
9 面对天灾人祸,我们都束手无策,在劫难逃。
10 军阀混战时期的旧中国,天灾人祸,连绵不断,各地军阀又横征暴敛,残害百姓,真是率兽食人。
11 旧社会天灾人祸逼得老百姓背井离乡。
12 过去,天灾人祸不断,穷苦百姓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13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一起来,社会暗无天日,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14 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哪里经得起天灾人祸的打击。
2. 天灾的文言文
人虽有故心无旧。 故,使为之也。——《说文》 又明于忧患与故。——《易·系辞传》 则是无故。——《礼记·礼运》 夫有其故。——《国语·楚语》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史记·李将军列传》 又如:借故(托故。借口某种原因);无故(没有缘故) 事;事情〖thing〗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教、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传》 又如:细故(细小而值不得计较的事情);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accident〗 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故端(事故;事端);变故(灾难;意外发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旧识;旧交〖oldfriend〗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见故国之旗鼓——《与陈伯之书》 又如:一见如故;故贵(旧交与贵人);故义(故交旧友);旧故(旧交);亲故(亲戚故旧) 特指旧法、旧典、成例〖outmodedconventions〗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 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俟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 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儒林传》 并作周官解故。——《后汉书·贾逵传》 反故居些。——《楚辞·招魂》 乐先故些。 蔓成然故事蔡公。——《左传·昭公十三年》 所谓故国者。——《孟子·梁惠王下》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吕氏春秋·察今》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轩东故尝为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并驱如故。——蒲松龄《聊斋志异》 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公将有行,故不送公?——《管子·侈靡》 。
3. 天灾用文言文怎么说一句话
林觉民的《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 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4. 形容天灾的古语
1.《度破讷沙》唐 李益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有一年春天,晚唐边塞诗人李益过陕西破讷沙漠,遇上了沙尘暴,写下这首绝句。
2.《中牟道中》宋 陈与义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沙尘一并来。
宋宣和四年(1122年)初秋时节,宋徽宗府学教授、太学博士陈与义由洛阳经中牟入京城开封讲学,秋风送爽,令人好不惬意。不料遇上了沙尘暴,十分懊恼,写下这首绝句。
关于灾难的诗句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唐代诗人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宰》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唐代 杜甫 《羌村三首》
白骨露于野里无鸡鸣。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安得有春衫,和戎百万缣。
5. 天灾的另一种说法
社会与人口中的鲧,讲叙的是中华上古社会鲧治水的故事。
一、远古舜的时代有那么一次特别大的洪水,那次洪水让所有人知道一味的祭祀是不管用的,当时的部落领袖,舜,命令手下能人鲧去治理水灾,鲧利用五行的说法,水来土掩,土克水的想法去治理天灾水难,但是成果并不理想,因为这次水灾实在是太大了,往往这边的土墙刚筑好,赶去那边治理的间隙又垮了土墙,导致水灾对于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影响。
二、作为部落领袖的舜听说了这么一个事,气得肝都疼了。我给你这么大的希望你竟然告诉我你治不了?气得本王(首领)被子民投诉这么多,我的子民这么信任我,我这么信任你,你竟然把水灾弄这么大!气死我了!来人啊!把他给我斩了。
三、 于是治水能人鲧就这么被处决了,其实这事儿不怪鲧,主要是水灾太大了,而他的治理方法堵而不疏,水量越来越多,使用的土又不是混凝土而是普通泥土当然挡不住,于是可怜的鲧就这么被处死了。
6. 天灾古文怎么说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 ,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 状。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 。洎[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 jiā]。每啮毚臑[niè chán 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方彼之时,窋[zhú]诧之态,非闠闠[huán huì]之中所得见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氿甃眢[fèn guǐ zhòu yuān],坌[bèn]坲坲[fó],焘[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 可容人。南疆霶霈[pāng pèi],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啾啾[jiū] 。
凡此异态,非天之咎。
君不见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为屺[qǐ],睇眄[miàn]之下,万山尽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尽化柈[pán]馐。玈[lu]气烰烰,上格瑶池,贫地徕贾,以丰其赀[zī]。然千丈方圆,莱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见。
呜呼!漫山设棙,遍地尽罘。此天灾也?人祸也!河海黟[yī]然,浊水仍倾,此天灾也?人祸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兽,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飞,蚁不得宭[qún],髬髵不见。此天灾也?人祸也!
翕合沴[lì]气,终日涽涽。天不复蓝,水不复清。未有乌云,天何暝暝?赤乌既出,焜耀无复。看天下,鸟飞不下,鲜见狉狉,当此之时,何处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网法,下偩几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shēn],阵主复至,当与孔张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诮[qiào]己而诼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趋,不可恈恈。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则体躆庙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弃不婟[hù]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众不蹸,日驾双軑[dài]之车,斐斐闾巷之间,目不复睺,鼻不再鼽[qiú],鸟不惊人,鲋游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遗祸搙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世。
今吾执笔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当唪唪,攲枝水上,当复驾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於
7. 天灾人祸的文言文
“洪水横流”是一个比喻,它的意思是比喻某种事情或情况非常糟糕,如同大水泛滥一样无法避免,四处肆虐。这个比喻原本是指洪水泛滥,但后来经过推广,已经可以应用到各种场合中。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社会或整个国家的局势混乱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或者是某一领域里的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让人看不到出路。来源方面,由于“洪水横流”这个词汇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很多年,因此它的出处很难具体考证。不过,从最初的语境来看,它应该是一个形容流水冲击力极强,无法遏制的自然现象,可能源于我国古代文学、文言语言等方面。
后来随着传统文学的演进,这个比喻逐渐扩散到更广阔的领域中,成为了现代汉语中一个非常常用的词汇和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