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东有什么代表性建筑物?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历史上曾经产生难以数计的建筑物,有许多已经在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也有不少得到保存,流传至今,就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历史建筑物。
▲天坛
因为数量众多,且建筑布局、形制等级、功能构造和建造等不同,这些历史建筑物大致可归纳为八大类,如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宗庙建筑等。下面,我在分类之后,再辅以具体的建筑名目,进行阐述。
1.宫殿建筑
古代社会从原始时代,进入奴隶时代,最后进入长期的封建社会,作为社会金字塔顶层的统治阶级,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建筑形制,就是所谓的宫殿建筑。
▲北京故宫
目前所能看到的宫殿建筑,主要是供帝王处理朝政和居住休憩的大型院落式建筑群,一般指皇城建筑、宫城建筑和避暑建筑。
首先,最著名的当然是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依据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殿为中心,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故宫占地72万平,建面15万平,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规模相当宏大。
其次,现存较好的还有布达拉宫、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清初皇宫,占地六万多平,建面将近两万平,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其建造承袭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沈阳故宫
按说古代知名宫殿很多,如秦代阿房宫、汉代长乐宫、未央宫、唐代大明宫,但是作为土木建筑,不耐战火,不及明清砖木宫殿建筑容易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整体看到的主要就是明清留下来的宫殿了。
2.民居建筑
这是相对于帝王上层社会的宫殿建筑而言的民间建筑,主要为满足人民的生活起居需要而建,因人口众多,自然数量更大,分布也更广,东南西北、大江上下都有它们的踪影。
另外,根据古代各地的差异性,如环境、气候、民俗、经济、礼制等因素影响,无论艺术风格还是建造工艺,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差异,因此民居建筑体现出很大的地域性。
▲北京四合院
现存知名的历史民居建筑物很多。首先是北京四合院,隐藏在市井胡同中充满烟火味的传统高档合院,四面房子将庭院围合中间的建筑。它起于元大都时期,经过明代发展,到清代至巅峰,最能代表北京城市底色。
其次,要提到各地的民居,比较著名的有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客家土楼和皖南民居,它们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知名度和价值都很高,引起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
▲皖南民居
当然还有很多民居,比如具有世界遗产潜质的藏羌民居、山西民居、云南民居和四川民居。民族地域特色浓重的新疆民居、陕西民居等。
3.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其中包括亭、榭、廊、阁、轩、楼、台、馆、桥、坞、舫、厅堂等建筑物。著名园林建筑又可以分成三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风景园林。
首先,私家园林建筑以江浙苏杭最为著名,例如苏州园林中的留园、拙政园;扬州的寄破山庄;绍兴的兰亭和沈园。
▲拙政园
其次,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周围,如颐和园、圆明园、北海、景山和承德避暑山庄等。
▲颐和园
最后是风景园林,主要分布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区,如山岳河湖,通过建造园林建筑,画龙点睛,增强自然景观的档次和品味,满足游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杭州西湖的苏堤、云南昆明的大观楼、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以及五岳名山泰山、嵩山、华山等园林建筑。
▲大观楼
4.宗庙建筑
宗庙建筑具体可分为:宗教建筑和坛庙建筑。中国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所谓三教九流,文化云集,在宗教建筑和坛庙建筑上蔚为壮观。
我国历史上道教和佛教盛行,各地都有许多寺庙、道观、塔和石窟,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教派的建筑如伊斯兰教建筑。这些宗教建筑主要为人们提供从事宗教活动的便利,著名的如禅宗祖庭少林寺、第一古刹白马寺、嵩山中岳庙、北京白云观、敦煌莫高窟、天水玉泉观,其他道教名山、佛教名山如武当山的南岩宫、五台山的显通寺、甘肃麦积山石窟等。
▲显通寺
坛庙建筑主要是祭祀天地祖宗所用,也称礼制建筑。例如北京的天坛、日月坛、社稷坛和帝王庙,各地的孔庙、关帝庙、文庙,其中曲阜孔庙、山西关帝庙和南京夫子庙最为著名。还有各地祠堂,如湖南屈原祠、山西晋祠、成都武侯祠、包公祠以及宗族的家祠家庙。
▲曲阜孔庙
5.陵墓建筑
我国文化渊源,历朝历代帝王与名门贵族众多,作为安葬和祭祀的专用场所,陵墓建筑是中国历史建筑中特殊而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建造严格遵循风水和规制,不可逾越,包括地下的地宫和地上举行祭祀活动的建筑。
▲十三陵
它有严格的规制和“风水学”之说,帝王的陵墓建筑由地下部分的“地宫”和地上供后人举行祭祀活动的建筑及设施组成。历代帝王都很重视自己陵墓的营建。
▲清东陵
有许多十分著名的陵墓建筑,远的如秦始皇兵马俑、秦皇陵,近的有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明清皇家陵墓,如明显陵、明孝陵、十三陵、清东陵西陵等。除了前述保存较好的陵墓建筑,还有许多仅存遗址遗迹,地上建筑已荡然无存。
▲清西陵
6.城市建筑
主要是古代城市中的建筑,如城池城墙、钟鼓楼、道路桥梁等。一些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比较多这种建筑,如北京钟鼓楼、西安、南京、洛阳和开封城墙,此外还有平遥古城、安徽寿县古城墙城楼等。
▲平遥古城
7.设施建筑
这些建筑能够为国家、社会提供基本或特殊功能,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军事防御设施、水利设施和交通水运设施。
▲黄河栈道
首先是军事防御设施,如长城和各地关隘,著名的有嘉峪关、山海关、镇北台、娘子关、八达岭、慕田峪长城以及西北夯土长城。其次,水利设施在南方水系丰富地区分布较多,如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等。最后是交通水运设施,包括道路、栈道、水运码头、桥梁,著名的如秦驰道、黄河栈道、大运河、赵州桥、宝带桥和卢沟桥等。
8.其他建筑
除了上述特点鲜明的建筑之外,还有商业建筑的当铺、教育建筑的书院、学府、考场,以及牌坊、影壁墙、驿站和会馆。著名的如嵩阳书院、山陕甘会馆、北京国子监、九龙壁、湖广会馆、高邮明代盂城驿、鸡鸣驿等。
▲北京国子监
▲盂城驿
▲湖广会馆
9.小结
以上列出了一部分著名历史建筑,当然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这些著名历史建筑物很多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极大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或地方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同时也以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著称,成为世界全人类的建筑瑰宝。
2. 广东地区特有的建筑
设计特色广州塔整个塔身是镂空的钢结构框架,24根钢柱自下而上呈逆时针扭转,每一个构件截面都在变化。钢结构外框筒的立柱、横梁和斜撑都处于三维倾斜状态,再加上扭转的钢结构外框筒上下粗、中间细。
3. 广东的代表性建筑
1 广东梁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 广州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 广州市金辉建筑置业有限公司
4 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5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 广州华盛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7 广州市建筑置业公司
8 广州市黄埔区建筑工程总公司
9 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10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11 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2 广东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3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14 广东中南建设物业发展总公司
15 广州市建筑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16 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7 广州市番禺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18 广州市花都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9 广州房实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20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21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22 广州恒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3 广州市越秀区住宅建设公司
24 广州南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25 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6 广州振中建设有限公司
27 广东捷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8 广东海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9 裕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0 广东华盛建设有限公司
31 广东省华侨建设工程公司
32 广东珠江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33 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4 广东中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36 广州市建安实业有限公司
38 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39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40 广东晶通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1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42 广东地方铁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43 广东省广梅汕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44 广东省航盛工程有限公司
46 广东省源天工程公司
50 广东十六冶建设有限公司
53 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6 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7 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8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59 广州市恒嘉建设有限公司
60 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61 广州市宝盛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62 广东保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38 广东长宏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139 广东筑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140 广州市番禺区桥梁开发建设集团公司
141 广东中原工程有限公司
142 广东新粤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144 广州市番安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145 广州海特天高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146 广东飞达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147 广东省交通发展公司
148 广东赛达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150 广州市公路实业发展公司
157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等等……
4. 广东有什么代表性建筑物名称
广州,又名羊城。简称穗,号称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
东汉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清朝有十三商行。
今有享誉全球的“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博览会)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
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表现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
1.语言
广东省方言是粤语,而广州话也称广府话。
2.饮食,粤菜。
广州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民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口味上以清、鲜、嫩、滑、爽、香、脆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
3.风俗
广州迎春花市在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广州民俗有飘色、醒狮、龙狮、鳌鱼舞、黄阁麒麟舞、市桥水色、鱼灯、乞巧、凤舞、八音锣鼓、木鱼书、龙舟、北帝诞、生菜会、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等。
4.绘画。
有岭南画派之称。20世纪初,与京派海派号称三派。代表人物有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杨善深、何香凝、方人定、伍嘉陵、黄独峰、司徒奇、何磊、黎葛民、黄幻吾、黄少强、陈凝丹等。
5.文学上。
清代,以“岭南三大家”和“岭南七子”为代表包括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程可则、王邦畿、方殿元、方还、方朝、张维屏、梁鼎芬等。
6.宗教是佛道儒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都有。
7.园林
在18至19世纪.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私家园林,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行商庭园”。现存的清代古典式岭南园林有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园林之一。
8.音乐
明清时期是岭南古琴艺术的兴盛期,代表人物有邝露、陈子壮、陈子升、陈恭尹、陈澧、朱启连、杨新伦等,著名曲目有《碧涧流泉》、《水东游》、《双鹤听泉》、《渔樵问答》、《鸥鹭忘机》、《平沙落雁》、《乌夜啼》等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一带产生了广东音乐,涌现了严老烈和人称“何氏三杰”的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等名家,以及“四大天王”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等音乐人才,创作出《平湖秋月》《杨翠喜》、《旱天雷》、《倒垂帘》《雨打芭蕉》《步步高》、《蕉石鸣琴》、《赛龙夺锦》等著名乐曲。番禺区沙湾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广东音乐与岭南画派、粤剧并称为“岭南三秀。
9.戏曲。粤剧。
10.建筑。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屋的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在明清时期,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后来只要是发了财的村民,都会建造一所镬耳屋以显示富有与气派。现存的镬耳建筑群有锦纶会馆、庐江书院、岭南印象园、沙湾古镇、资政大夫祠、塱头古村、黄埔古港古村、坑贝古村等。
11.工艺。“三雕一彩一绣”。即广州象牙雕刻、广州玉雕、广州木雕、广彩、广绣。广雕还包括广州榄雕、石雕、砖雕、骨雕、贝雕等。
5. 广东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截至2019年广州塔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仅次于东京晴空塔。
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
广州塔塔身168~334.4米处设有“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塔身422.8米处设有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塔身顶部450~454米处设有摩天轮,是世界最高摩天轮。
扩展资料:
说到广州,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广式小吃了,但是在不熟悉的人可能最先想到的会是广州地标性建筑广州塔。广州塔,顾名思义,位于广州市。它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是中国第一高塔,它的存在代表着广州的文化。是向外国人介绍广州的最主要的元素。
广州塔隶属广州城投集团由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负责施工,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已于2009年9月竣工。广州塔已于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广州塔北临40米宽的滨江路和滨江绿化步行带:南临40米宽的双塔路,东西两侧分别为30米宽的艺苑东、西路。场地西侧地下有地铁三号线及珠江新城区域轨道交通南北向贯穿,中南部地下有地铁六号线延长线东西向贯穿,场地西南角与赤岗塔毗邻。
6. 广东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物
在广东,游客常常会被别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吸引,这是因为他们在欣赏岭南建筑之美的同时,也是在了解一段历史,这为旅途增色不少。尤其是在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以及粤北山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乡村之中,散落着不少各个时代特色的民居古建筑。
这些特色民居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流传着千百年村民津津乐道的故事,正等待着游客去发掘其乡村之美。
岭南建筑独树一帜,作为特殊地区性建筑,广东省的岭南风格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可谓独树一帜。它一直在发展变化,有着因地制宜、宜时多变、丰富多彩、民俗味浓等特点,还善于吸取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常开建筑独特风格之先河,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岭南建筑。可以说,要了解广东,就要了解广东独树一帜的特色建筑。
1、镬耳屋
▲镬耳屋充满浓郁的岭南味
对于游客而言,岭南建筑中的“祠堂”、“镬耳屋”、“天井”、“碉楼”、“骑楼”等自然是独具魅力。当了解游览过陈家祠、西关大屋、骑楼街、岭南四大名园等代表性建筑后,不妨把眼光投放到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以及粤北山区的传统古村落之中。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孝祥认为,广东省的传统村落建筑由于民系的差异,所以风貌各有特色,有潮汕的、客家的、广府的,在同一个民系里面由于地域的不同或开村历史和发展的不同,也各有特色。
2、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绿野故园
近代以来,广东省作为中国最大的侨乡,其建筑将外国文化、侨乡文化、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村落的整体,塑造出岭南特色的景观风貌,让传统村落具有了旅游价值。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山大学民俗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春介绍,广东是中国保存传统文化较为完整丰富的地区。
3、连南南岗千年瑶寨石拱门
▲连南南岗千年瑶寨石拱门
传统民居建筑样式丰富:既有广府地区梳式布局的水乡村落,又有客家地区以围龙屋为中心的山区村落,也有潮汕地区以驷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为特色的独特建筑,还有连南排瑶、乳源过山瑶等少数民族村落,其建筑样式也颇具民族特色。
对于广东传统村落中特色民居建筑的旅游开发,他建议,保留好其传统特色,其中就包括保护好传统建筑,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岭南乡村民居建筑看点
从沙田水乡的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点缀其间的祠堂古屋,到云浮郁南的兰寨村古建筑群,再到侨乡江门开平中西合璧的世界遗产——自力村碉楼,都见证着广府民居建筑的发展变迁,也让当地村落成为著名旅游景点,这些建筑群跟周边景点联合形成了经典的乡村游线路。
4、番禺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留耕堂
“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现存有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还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建筑艺术精品,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
5、郁南连滩镇兰寨村
▲郁南县兰寨村古建筑
兰寨村古建筑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街巷大小4条,清末古建筑30座,林氏宗祠、双桂堂古屋、安宁庙、瑞昌大屋、正己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众多文物建筑。相邻的西坝还有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光二大屋,占地面积10亩,共有房屋136间,富有岭南传统风格
6、开平塘口镇自力村
▲自力村碉楼群
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中西合璧的碉楼,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开平塘口镇还有方氏灯楼、宝珠楼、立园等著名景点。参观碉楼时,采用自驾车或者骑自行车旅行会是不错的选择。相邻的赤坎古镇,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群,有3公里长的骑楼街道、约600座房子。
广东客家地区民居建筑,以泥土夯筑的围龙屋著称,规模宏大,蕴含了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风水观念等。其中,梅县长教村、和平县林寨古村、博罗县旭日村的民居建筑恰好代表了客家人祖居的不同形式,如今这些地方正在发展乡村旅游,受到许多游客的欢迎。
7、梅县雁洋镇长教村
▲客家民居建筑
从村口至村中,在用石头垒起来的石台上,沿着山坡地势逐层修建有数十座古近代客家民居建筑。其中,继善楼是一座典型的二层夯筑的杠式围楼,规模比较大,有七杠之多,而且内部装饰甚为精致。
8、和平县林寨镇林寨古村
▲古民居群
清代至民国期间,林寨村民兴建起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为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每座占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楼,高达8至10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
9、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
▲古村建筑
古村具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集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文化于一村的稀缺古建筑群体,被到此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为“岭南古民居建筑之典范”。
潮汕民间有许多在下山虎、四点金基础上组合的大型民居。其中,潮安龙湖古寨、澄海前美村、普宁南村是潮汕村落民居建筑的代表,体现历代潮汕人民奋发图强的成果。
10、潮安龙湖镇龙湖古寨
▲古寨一角
寨内辟三街六巷,从门到街巷显得设计有致,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故有“潮州小城”之称。街巷中,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100多座,不少有五进、十进之深,素有“潮居典范”之美誉。
11、澄海隆都镇前美村
▲前美村航拍图 蓝远峰 摄
因有“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而闻名。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共有厅房506间,面积2.54万平方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历时近半个世纪还未最后竣工,被誉为“南国大观园”。
12、普宁洪阳镇南村
▲德安里大门 郑春林 摄
村内有一处保存完好、仍在使用的古建筑组群——德安里,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大、保存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府第式古村落,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
粤北瑶族村寨建筑以排瑶最有特色,其建筑依山坡的形状和走向,由下而上一排排布置,整齐有序。其中以连南南岗瑶寨延续至今,一千多年的历史,反映了连南瑶族甚至中国瑶族古老悠久的瑶族传统文化。
13、连南县三排镇南岗瑶寨
▲连南南岗千年瑶寨的建筑群
瑶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堪称世界建筑奇观,完整地保存着瑶族人古老的生活风貌。有古朴别致的吊脚楼,有凌空高挂纵横交错的竹水笕,有生火烟熏并举的火炉塘,有下作牛栏上作储粮的粮仓,还有原始的酒坊、豆腐坊、榨油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