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单品搭配 > 正文

唐代最流行的戏曲表演是(唐代著名的歌舞戏)

1. 唐代著名的歌舞戏

《绿腰》属于“软舞”。具有中原传统舞蹈特点,以舞袖和腰身动作见长,与前代的《白伫舞》类似。

有诗描绘“翩如兰苕翡,宛如游龙举。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正是此舞的舞态情貌。

《春莺啭》属于“软舞”,乐声如鸟鸣般优美动听。《杨柳枝》是舞姿柔娜的女子舞蹈。此外,还有许多以地名为舞名的舞蹈,如《凉州》《大渭州》《甘肃》《阿辽》等。

2. 唐代著名歌舞戏有哪些

1、供欣赏、娱乐的表演性舞蹈如风格独特的健舞、软舞;具有统一、严谨结构的大型多段套曲乐舞大曲等,技艺精湛、传播极广。  

2、在民间节日里有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的自娱性歌舞活动如踏歌等。  

3、兼备了礼仪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宫廷乐舞燕乐如十部乐,大多以各民族国名、地名为乐部名称,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乐舞。  

4、传统舞蹈,都是歌颂当时执政帝王的,舞蹈形式富丽华美。  

5、此外,寺院和民间还有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各类祭祀舞蹈以及带故事情节的、有人物角色的歌舞戏如《踏摇娘》等。

3. 唐代歌舞戏名词解释

霓裳羽衣曲又称霓裳羽衣舞。是一种唐代的宫廷乐舞。唐玄宗为道教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安史之乱后失传。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分享来历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其来历有三种说法:一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第二种说法则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第三种则折衷前两种说法,认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歌和破)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

4. 唐代歌舞剧

长恨歌属于大型舞台剧歌剧,又叫清唱剧。

长诗长恨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叙事诗。

这篇经典诗篇所叙述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的故事。

故事就是唐明皇老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在地愿作连理枝在天愿作比翼鸟 的爱情理想以及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悲剧。

5. 唐代著名的歌舞戏剧有哪些

1、江采萍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是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

江采萍9岁能读《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因诗中有《采苹》篇,她的父亲给她取名“采苹”。江采苹的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赋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她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吟诗作对,可谓才女。唐玄宗时,江采苹被选入宫,由于其舞技出众,尤善跳《惊鸿舞》。

2、杨玉环,杨玉环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舞蹈艺术家。她天生丽质,貌若天仙,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会演奏很多乐器,尤为擅长歌舞表演,有着极高的舞蹈技艺,可以说是个优秀的舞蹈家。

3、公孙大娘,郾城北街人(今河南省漯河市境内),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第一舞人。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

她在民间献艺,观者如山,应邀到宫廷表演,无人能比。她的剑器舞风靡一时,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 世事浮云,以公孙娘子盛唐第一[1]的技艺,最终结局却是流落江湖,寂寞而终。

4、谢阿蛮(717-757),谢阿蛮擅长《凌波舞》,表现凌波池中卫宫护驾的龙女,在波涛起伏的水面上翩然起舞。该舞由唐玄宗李隆基作曲,杨贵妃弹琵琶,宁王李宪吹玉笛,李龟年吹筚篥伴奏。杨贵妃赐以珍贵臂环,名红粟玉臂支。安史之乱时流落民间,至德二载(757)夏入宫重见唐玄宗,再舞《凌波舞》。

6. 唐代著名的歌舞戏曲有哪些

霓裳羽衣舞。

法曲中被誉为唐代舞蹈之冠的是:《霓裳羽衣舞》,它的艺术成就堪称唐代宫廷乐舞的顶峰,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乐舞之一。杨贵妃的舞姿和许多诗人的咏叹,使它更加著名。

《霓裳羽衣》被誉为唐代舞蹈之冠、唐代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是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非常遗憾的是,其在安史之乱后失传。

今年夏天什么学生装最流行?

14岁最流行发型男图片(14岁最帅的发型)

19年抖音流行女声歌曲(19年流行的抖音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