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虞世南的个人资料
在书法中,最有名的是欧体、颜体、柳体、赵体,这四种字体分别是以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姓来命名的,他们也被誉为四大书法家。
欧阳询(557年-641年)
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也是初唐四大家之一。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又称欧阳询为“大欧”。他的楷书字体,成为后来学习书法者经常模仿的对象。由于他的相貌平平,也被人戏称:其书高颜值,其人似只猴。我认为欧阳询在书法史上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只是书法写的好而已,而是因其开宗立派,往往是集大成者。欧阳询的字,论水平真的高过虞世南、褚遂良一大截吗?其实也未必。“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广大教化主”应该说雁行、抗行不过分吧。为什么楷书里欧作为初唐四家的代表人物呢?我认为除了水平一流外,欧阳询具有“集大成者”的属性。
颜真卿(709年—784年)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以及政治家。他被誉为“书法革新家”,其最大的成就在于摆脱了中国书法的秀雅,创立了一种浑厚饱满的书体,字体写的浑厚饱满,气势大方。书法艺术和其他普通艺术不同,需要你多看多读多品多练,才能全方位体会书法大家们的作品妙处。
柳公权(778年—865年)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字体和其他唐楷名家最大的区别就是骨力,雄性气息非常强硬,笔画非常放纵,他的字我感觉和李北海的行书很相近,雄性荷尔蒙旺盛。柳体是一个很特殊的字体,似乎只是为了碑刻而写的,近似于美术字,遒劲虽遒劲,美虽美,但是这种笔法很难运用到自己的书写中去。
赵孟頫(1254年—1322年)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点,赵孟頫,第三个字的读音为:fǔ。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不谈绘画,单单论书法,中国书法史上,论全面,赵孟頫是第一位,也是名声最大,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上承晋唐、下开明清,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曾经有人这么评价赵孟頫,一条艺术道路的终点,开启了另一条艺术道路的起点。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书法家,历史上诸家对赵孟頫的评价不一,错综复杂。入清之后,因为乾隆帝对赵体书法的推崇,赵体书法风靡一时,甚至影响到了当时的刻书业,成为了司空见惯的“印刷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四位名家的书法特点:
欧体:方圆兼施,以方为主,挺拔秀美,简称“美男子”,简单易学。
颜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简称“肌肉男”,比较易学。
柳体:均匀瘦硬,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简称“穿衣显瘦,脱衣有肉”,比较难学。
赵体:字形扁方,间架方正,笔画圆秀,简称“国字脸男”,易学。
2. 虞世南个人资料及简介
1、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所作的《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名家力公认天下第一行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唐代著名书法家。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著作《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如今原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别誉为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3、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以楷体著称,起初学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吸取了颜真卿与欧阳询的长处,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字体以骨力劲健气韵流畅见长,与颜真卿有“颜筋柳骨”之称。并且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其所著《金刚经石刻碑》下笔精严不苟,笔道瘦挺遒劲而含姿媚;结体缜密,以纵长取形,紧缩中宫,开展四方,清劲而峻拔。
4、米芾
米芾初名黻,后改芾,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代表作为《研山帖》。他的书法带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书法吸收了前人及的精华,是书法集大成者。
5、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著名书法家。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赵孟頫、柳公权、颜真卿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铭”。
3. 虞世南简介生平事迹
《怨歌》作者不是虞世南,是唐代诗人薛维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百尺珠楼临狭斜,新妆能唱美人车。
皆言贱妾红颜好,要自狂夫不忆家。
薛维翰:生卒年不详。《全唐诗》薛作蒋。玄宗开元中进士及第。历仕未详。事迹略见《国秀集》目录、《唐诗纪事》卷二〇。维翰工绝句,善写闺怨,《国秀集》选其诗1首。《全唐诗》录诗5首,署名蒋维翰,注“蒋一作薛”。疑作薛维翰为是。
4. 虞世南百科
我们都知道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知道周易是最深的根源,但千百年来周易的神秘面纱不仅没有被揭开,反而被蒙上了一层迷信和算命的外罩,人们对周易或者是嗤之以鼻,或者是半信半疑,或者是用来变成糊弄人和赚钱的工具,说得严重些造成了中国人文化信仰的危机,如果我们能够把周易的一些内涵慢慢挖掘出来,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是后世之人并没有完全照着周易的道理来做,而是断章取义,只捡对自己有利的话来说来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把周易所蕴含的大道都挖掘出来,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周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系统缜密,天地万物之道无所不包,并且秉承天地运行规律,没有一个哲理是凭空而出信口开河,属于哲学经典,万世不变,只要宇宙天地还没有毁灭,那么这个哲理就存在并适用,我们的祖先在八千年前就创造了这么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作为华夏子民能不感到自豪吗?
在历史上,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还有很多人对《易经》也有很高的评价,像医圣孙思邈就说:“不知易,无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说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
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教育”。
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
我们回顾历史,去看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毛泽东,他们都学了《易经》。
我们读书,杂七杂八的书你读1000本都不如读一本《易经》,叫做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我们现在所读的《易经》,也就是《周易》。
“周”字本身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周全,它写的东西非常周到、全面。第二是周期,说这个天地之道,变化的规律,就是七日来复。第三指朝代,代表周朝。
“易”字也有三层含义,即有“三易”之说,第一是变易,周易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变易,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在变化之中,
里边有很多话进行阐述: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现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第二是简易,《易经》把世间万事万物讲得很清楚,很简单,但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很多事情我们是在不断地复杂化。
易经是一部非常古老、非常神奇的经典。在大家的眼中,可能都觉得这部易经太难了、太神秘了。非常多的人想学习,但是无从下手,只觉得这是一部天书。
今天上午,我们利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和大家一起来揭开易经的这层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一部经典。所以,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为什么要学习易经》
这段时间,新朋友很多,很多人对易经的学习望而却步 认为很难,学了也不懂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首先,《易经》非常的重要,在我们中国,她有很多的美誉。在我们的文字里面,处处隐藏着易经的智慧,告诉我们易经的重要性。
其次,《易经》不是一、二个人写的,它是集体创作的,而且不是普通人的集体创作,而是圣人的集体创作。它的能量非常的充足。身为国人,我们应当非常的自豪。
5. 虞世南个人简介
虞世南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他自幼跟智永和尚习书法,所谓”深得山阴真传”,就是指他深信王羹之的笔法。“虞体”后世评述不一,他那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火气,也自成书风,而他的行草书,则几乎是王羹之行草诸帖的嫡传。
“虞体”,“得右军之美韵,而失其俊迈”。与欧阳询“险劲”一路并称“欧虞”。与褚遂良、薛稷一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
6. 虞世南资料介绍
1、孙膑
孙膑应该算是齐国最具名声的一员战将了,多以军师身份出现在历史书上,与田忌配合,成为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将二人组。
孙膑不仅著有兵法,更是创下了中国历史上很多战事先河,比如谋略,比如提出两国交战,乃是国力的比拼,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战阵胜负,这都是极具前瞻性的思考。孙膑最亮眼的乃是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的表现。出谋划策,制定方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大魏国,几乎歼灭了庞涓所统领的大魏精兵,自此之后,横行天下的魏武卒逐渐走向了没落之路。
孙膑以弱胜强,正是对魏国两次关键性的胜利,让齐国翻过身来,自此之后,齐国走向了短暂的辉煌时期。
孙膑
2、田单
田单复国,乃是整个战国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事件,拯救了这个几近灭亡的东方泱泱大国。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只剩两城,而田单坚守的即墨便是之一。然后抓住乐毅回国,燕军不稳的时机,果断出击,用火牛阵大破燕军,而后挥师反攻,连战连捷,一举收复了七十余城,成功复国。
田单火牛阵
3、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大家,春秋末期的齐国大臣,司马穰苴治军严整,令行禁止,帮助齐国在春秋末期稳住形势,击退了来犯的晋国和燕国联军,取得了春秋末期,齐国难得的一场对外战争的大胜。
司马穰苴、孙武,天下之言兵者归之。可见,司马穰苴在历史上是一位可以与孙武相提并论的军事家,而且一直都是武庙级别,著有兵书《司马法》。
司马穰苴
第二档:青史有名
4、匡章
齐国难得的一位良将,为齐国威宣盛世达到顶峰,立下了赫赫功勋。匡章早年就统领大军直插燕国腹地,攻破燕都,几乎就灭亡了燕国。再后来,垂沙之战,重创楚国大军,斩杀楚将唐昧。
匡章最大的成就,乃是攻破了历史上鲜被攻破的函谷关。公元前298年,匡章统领五国联军攻破函谷关,直入秦国腹地,迫使宣太后割地求和,给正立志东出的秦国泼了一盆冷水,这一战也确定了齐国在当时,乃是首屈一指的强国的地位。
匡章
芝士问答
齐国十大名将?
墨染素年
2022-02-22 10:48:12
共 1 个回答
戚洋洋
1、孙膑
孙膑应该算是齐国最具名声的一员战将了,多以军师身份出现在历史书上,与田忌配合,成为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将二人组。
孙膑不仅著有兵法,更是创下了中国历史上很多战事先河,比如谋略,比如提出两国交战,乃是国力的比拼,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战阵胜负,这都是极具前瞻性的思考。孙膑最亮眼的乃是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的表现。出谋划策,制定方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大魏国,几乎歼灭了庞涓所统领的大魏精兵,自此之后,横行天下的魏武卒逐渐走向了没落之路。
孙膑以弱胜强,正是对魏国两次关键性的胜利,让齐国翻过身来,自此之后,齐国走向了短暂的辉煌时期。
孙膑
2、田单
田单复国,乃是整个战国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事件,拯救了这个几近灭亡的东方泱泱大国。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只剩两城,而田单坚守的即墨便是之一。然后抓住乐毅回国,燕军不稳的时机,果断出击,用火牛阵大破燕军,而后挥师反攻,连战连捷,一举收复了七十余城,成功复国。
田单火牛阵
3、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大家,春秋末期的齐国大臣,司马穰苴治军严整,令行禁止,帮助齐国在春秋末期稳住形势,击退了来犯的晋国和燕国联军,取得了春秋末期,齐国难得的一场对外战争的大胜。
司马穰苴、孙武,天下之言兵者归之。可见,司马穰苴在历史上是一位可以与孙武相提并论的军事家,而且一直都是武庙级别,著有兵书《司马法》。
司马穰苴
第二档:青史有名
4、匡章
齐国难得的一位良将,为齐国威宣盛世达到顶峰,立下了赫赫功勋。匡章早年就统领大军直插燕国腹地,攻破燕都,几乎就灭亡了燕国。再后来,垂沙之战,重创楚国大军,斩杀楚将唐昧。
匡章最大的成就,乃是攻破了历史上鲜被攻破的函谷关。公元前298年,匡章统领五国联军攻破函谷关,直入秦国腹地,迫使宣太后割地求和,给正立志东出的秦国泼了一盆冷水,这一战也确定了齐国在当时,乃是首屈一指的强国的地位。
匡章
5、王子成父
齐桓公手下第一名将,更被部分人尊为春秋第一名将,秦将王翦的祖先,南朝大门阀琅琊王氏的始祖。齐桓公即位之后,由王子成父掌管军队,在其打造下,齐国短期内建立起一支当时列国第一精锐的大军,关于王子成父的历史记载并不多,比起后一辈,帮助晋文公称霸的晋国大将先轸来说,少了很多,但是其名头能盖过先轸,名头有时还在孙武和司马穰苴之上,足见其能。
桓公管仲王子成父
6、田忌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战重创霸主魏国的精锐主力大军,虽然主导者乃是孙膑,但是不可否认,这其中也有很多属于主将田忌的功劳,尤其是马陵之战,几乎全歼了十万天下精锐的魏武卒,打断魏国脊梁,自此之后,魏国扩张之路停止,进入了收缩防御的阶段,齐国则独霸东方。凭借桂陵和马陵两次大战的决定性胜利,田忌基本稳坐第二梯队。
田忌
第三档:有些名头
7、田盼
孙膑和匡章之间,挑齐国军事大梁的一员名将,更是被尊称为齐国之宝,历史评价,更在田居之上,带领齐国大军击败公孙衍的韩魏联军,名动天下。后来又击败楚国在田忌参谋下的大军,终成一代良将,也是彻底逆转齐魏两国国力的大将。
8、韩聂
出谋划策,帮助齐愍王灭宋的主要军师,乃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大家之一,更是齐国艰难灭宋的主将。正是在韩聂的带领下,齐国实现了最巅峰,史称,这一时期,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当然,独霸则惹天下众怒,也正因为此,齐国迅速被围殴几乎灭亡。
齐国灭宋之后
9、黔夫
黔夫,现在乃是对一种阶层的不好称呼,但是在这里,乃是齐威王时期的一员名将,历史记载不多,齐威王言于魏惠王:“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可见黔夫非凡的才能。
10、田居
田盼、匡章时期的齐国军事第二名将,历史上关于田居的记载很少,唯有田忌品评当时齐国名将,将田居列于田盼之后,可见其能力也算是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