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干地支怎样搭配
十天干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天支组成六十甲子的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一共六十个组合,以此类推,壬戌癸亥为最后。
2. 天干地支如何搭配规律
月份对应天干地支是依据年份,用五虎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便向庚寅求,丁壬壬寅顺行流,戊癸就向用寅求。
以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对应1~12月来求的月份的干支。
3. 天干地支的搭配规律
一、八字天干与地支的相互关系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关系:天干与地支两者相互依存,彼此关系就像是阳与阴的关系,天干为阳,而地支为阴,表示人的表露,外倾,而地支为阴,含蓄内敛,潜藏。所以,灭干时候必须借助地支而扎根与得气;地支则需要借助天干透出用事。
八字天干地支时间查询:纪年、月、日、时计算方法
二、八字天干与地支如何组合排列
天干与地支组合排列即得出六十甲子,即为六十花甲子,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合而成,其组合排列的规律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在此,我们可以在脑子中想一个表格,首横行是十天干,而首竖列是十二地支,然后将然后将天干冠首和地支搭配,就可以得到六十个组合,即为六十甲子。在六甲子中,第一个组合是甲子,其由来便是取天干甲和地支子组合。又譬如戊申是取天干戊和地支申组合而来,壬戌是取天干壬和地支戌组合而来,癸卯是取天干癸和地支卯组合而来。
以上是本期整理推荐天干与地支的相互关系和天干与地支如何组合排列的相关内容。天干地支最初是用以记录万事万物和宇宙气象之间关联的一种密码,而后随着时间变化,其实用性更大,作用更广。
4. 天干和地支如何配
十二地支的次序、五行方位与季节
十二地支依次为: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
丑、卯、已、未、酉、亥屈阴。
1、十二地支与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亥子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属土,辰与戌为阳土,丑与未为阴土。
2、十二地支与方位
寅卯“东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分别在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3、十二地支与四季
寅、卯、辰为春季。巳、午、未为夏季。申、酉、戌为秋季。亥、子、丑为冬季。
5. 天干地支 搭配
干支纪年法的组合原则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但有其原则,则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前面阳数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中的阳数子寅辰午申戌相依次组合为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即十天干的阳数和十二地支的阳数组合一遍,共可组成三十甲子,而十天干中的阴数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中的阴数丑卯巳未酉亥也分别组合一遍共组成三十甲子,这就是天干地支的组合原则。
6. 天干地支如何搭配
天干地支的使用:天干地支合起来使用,称为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一共有十个,地支一共12个,互相搭配使用共出现60次。也就是天干使用十次,地支使用五次。60年为一个轮回,周而复始。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庚申,辛酉,任戌,癸亥。
7. 天干地支怎样搭配成60
1、年干支推算:
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3(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
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除余0,即余12=丑);
年支简化:
(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
(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
2、月干支推算:
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与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
简化公式:(与取个位)。
亥月干=年干x2。
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
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
3、日干支推算:
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故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
4、干支推算年份:
由于天干地支每60年一循环,故不能直接根据干支计算对应的年份数值。但可以根据干支计算出对应于60年中的第几年,从而进一步推算。
设x为天干对应的次序,甲-癸依次为1-10;y为地支对应的次序,子-亥依次为1-12。那么对应次序z的计算公式为:z=6x-5y,若为负,可再加60。
其计算根据是同余方程:z≡x(mod10),z≡y(mod12),x≡y(mod2),解得z≡36x+25y(mod60),进一步化简即得。中国近代史中许多历史事件均以天干地支纪年为基础进行命名如:辛酉政变就在1861,甲午战争就在1894年,戊戌变法就在1898年,辛丑条约就在1901年,辛亥革命就在1911年,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在1912-19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