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卿的生活穿搭
周涛穿小白鞋好看。周涛身穿长裙配小白鞋,与同是电视主持人的董卿相比,状态和装扮都更活泼,像个小女生一样。 周涛的这一身减龄穿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全身的色彩无外乎黑白两色,飘逸的长款半身裙修饰下半身线条的同时增添了飘逸的灵动。
2. 董卿穿着搭配
没有董卿
2023年央视春晚主持人曝光了,男主持人挑大梁的依然是任鲁豫,女主持挑大梁的则是龙洋,其余4位主持人分别是撒贝宁、尼格买提、马凡舒、王嘉宁。 这个阵容可以说是活力十足,男主持人的搭配没什么问题,可惜的是女主持人中没有以前李思思、董卿、周涛这种很镇的住场的气场型主持人。 不过话说回来,决定一场晚会好坏的还是节目,主持人顶多就是锦上添花,如果节目不出彩,那么再强的主持人阵容也拯救不了春晚的口碑。
3. 董卿的日常打扮
衬衫:IMM
董卿选择的缎面衬衫通常是略显宽松的落肩设计,动起来特别飒。
大魔王表示,很看好董卿选衬衫的眼光以及这种下半身配西裤的装扮,零失误。
Cate Blanchett
衬衫:The Row
缎面衬衫可以说是职场必备,同样把缎面的知性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的还有热播剧《精英律师》里的姐姐刘敏涛。
钟爱各种缎面单品的刘敏涛,从衬衫到西服通通收入囊中。
自带反光面的缎面衬衫,动起来格外柔和有质感,完全不似棉质衬衫那般乏味,这也是它备受职场女性青睐的理由之一。
4. 董卿的穿衣
董卿的成长励志故事
董卿出生在上海。她的父母都是从复旦大学毕业的,爸爸董善祥是报社的总编辑,妈妈金路德是大学物理系教授。
董卿也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班。
《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发现董卿是个实实在在的才女,而《朗读者》作为董卿首次担当制片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让观众收获的是一次次感动和董卿注入的心血。
倪萍参加完《朗读者》第三期的录制后,在微博上赞美董卿主持的好,心疼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1973年出生的董卿,作为一个独生女,却从未尝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董卿的父亲出生于农村,爷爷英年早逝,奶奶高龄生下儿子。父亲从小便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倾尽全力考上上海复旦大学,改写了一生的命运。
从7岁开始,父亲命令董卿不许多照镜子,父亲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去读书”。
同时,还要求她承担家务:每天刷碗、擦地;此外,父亲还不让母亲给她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太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
董卿稍能识字,父亲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大声朗读并且背诵。
8岁时,天还没亮,父亲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叫醒,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
“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 “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10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铺床单时要把床垫抬起一角,特别费力。当时董卿觉得很委屈,爸爸特意到宾馆看她:“我一见到他,哇地一下就哭了起来,说太累了,我不干了……他还很难得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坚持一下”。
早在中学时,董卿就开始读名著。
每年寒暑假,父母会给董卿开列名著书单。中国文化自小就渗进骨子里,也让董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直到现在,董卿还是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后来因为喜欢表演,她想考艺校,但做编辑的父亲、大学教授的母亲坚决不能同意,父亲甚至愤怒地举起了拳头。
被支配的人生,这是董卿上大学前的主旋律,而艺考是她那时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这次董卿没有服软,而是坚决捍卫自己的梦想。
2001年,在东方卫视任职的她,一举夺得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她却放弃上海的优越,选择在北京重新开始。在央视,作为一名后辈,她虚心学习、恪守敬业。进入央视第3年,她就能与李咏、周涛、朱军同台主持春晚,直到现在,每年除夕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作为主持,特别考验她的临场发挥。
2006年,上海浦东晚会现场,面对嘉宾的不到场,自我调侃+清唱歌曲被称为最富有才华的救场;
2006年,录制《欢乐中国行》时,董卿不小心踩空摔伤,那句“我真的是为大理的景色所‘倾倒',倒在了三塔寺下啊”被称为最风趣幽默的圆场;
2007年,《欢乐中国行》中的“金色三分钟”被称为最经典的救场:
记得在2007年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中,当接近零点时,现场时间突然出现了两分半钟的空档,导演马上安排董卿救场发挥。当董卿开始大方自如地自由发挥时,耳麦里突然出来导播的误判:“不是两分半钟,只有一分半钟了。”
董卿连忙调整语序,准备结束语,而此时,耳麦里再度传来更正:“不是一分半,还是两分半!”董卿临危不乱,走到舞台两头给观众深深鞠了两躬,用“欢乐的笑”、“感动的泪”、“奔波的苦”等诸多排比句即兴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赏心悦耳的“感谢”。
肢体停顿让她在紧急中控制住了节奏,加上流畅的语言表达,铸就了这个“金色三分钟”,也成为了主持学上一个完美的案例。华丽丽的“金色三分钟”救场,使董卿的才气一举展露,又恰逢倪萍年龄老去,使得连续九年春晚的舞台上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成为实至名归的“央视一姐”。
2009年,春晚彩排,青年美声歌手不慎摔倒,一句“能站在这里的都是最优秀的演员,大家都是摔倒了又爬起来才走到这里的!”被称为最具有哲理的救场。
作为主持,她讲究工作品质,对得起观众,才能对得起自己。
在录制《中国诗词大会》时,她踩空摔下半米高的舞台,导演回忆当时“董卿疼得眼泪止不住地流,却依旧不松口,非要录完才走”。
录制结束,导演催促快去医院,她却担心医疗处理耽误工作,坚持把第二天节目的台本、题库带过去看。
作为央视主持的中流砥柱,董卿更懂得提升自己的内在知识。
在事业兴盛期,她暂别观众,赴美进修。
平日里的她特别爱看书,她说:“主持人是文人不是演员,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董卿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而这种美的气质来自于她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还有受过的那些苦。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所付出的一切,岁月都会还给你!
5. 董卿时尚搭配显优雅
董卿的迷人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性优雅:董卿的主持风格知性优雅,从容大气,给人一种淡定从容的感觉。她在台上从不慌张,总是从容不迫地面对一切,这种气质让人为之倾倒。
腹有诗书:董卿多年来被人们提到最多的是作为主持人的“央视一姐”,但是随着这两年董卿在综艺节目中或以嘉宾形式亮相,或身兼制片人、主持人两种身份亮相,董卿都散发出了由内而外的气质美。她的才华和学识,让她在台上更有魅力。
端庄大气:董卿的外貌虽然不是特别惊艳,但是她的五官端庄大气,特别是那双眼睛,非常有神,让人不自觉地被吸引。
亲和力强:董卿在台上从不端着,对待每一个嘉宾都非常亲和,这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她也很关心观众的感受,经常与观众互动,这让她更有魅力。
综上所述,董卿的迷人之处,在于她的知性优雅、腹有诗书、端庄大气以及亲和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