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轰趴穿着
工具类:烧烤架、打火机、烧烤夹(夹取生食)、烧烤铲(翻转食物)、竹签、牙签、小毛刷、水果刀、锡箔纸、报纸、一次性筷、一次性碗、一次性盘、一次性手套、纸杯、餐巾纸、湿巾纸、调料瓶(空瓶)、桌布、烧烤围裙、垃圾袋
调料类:调和油、盐、烧烤酱(汁)、辣椒粉(老干妈)、孜然、五香粉、蜂蜜、番茄酱、胡萝卜酱、甜面酱、海鲜调料、大蒜、姜、葱
食品类(以下为参考,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购买即可):
荤菜:鸡翅、排骨、香肠、火腿肠、牛肉、羊肉、五花肉、各式鱼丸肉丸、鸡珍、黄花鱼、秋刀鱼、鲫鱼、鱿鱼、墨鱼仔、虾等;
素菜:玉米、韭菜、蘑菇、茄子、土豆、黄瓜、藕片、青椒、花菜、香干、臭干子、小镘头、年糕、面包片、棉花糖、生菜(生菜包肉)等;
水果:香蕉、+木瓜、苹果、梨、菠萝、哈密瓜等;
饮品:矿泉水、可乐(去油腻)、凉茶(降火)、橙汁、啤酒等。
烧烤工具分类:烧烤的工具根据方法的不同有很多种,明火烤、炭火烤、炉烤、泥烧、竹烤、铁板烧、石板烧、石子饭都算是烧烤的范畴。影视剧中常能见到一个木棍穿着一只鸡或兔子在篝火上烤来烤去的场景,就是属于明火烤。实际上这种烤法是不值得推荐的,明火烧烤更易产生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同时在野外生篝火对环境危害更大,很不安全,建议不要尝试明火烧烤。几种烧烤方式比较起来只有炭火烧烤使用方便,便于控制,对环境的伤害最小,可烤的食品种类最丰富,建议大家野外烧烤都用炭火。炭钎子、鱼夹和刀也是常见的烧烤工具,选择时要选便于清洗和消毒的。碟子、筷子、牙签都是必需的,特别是牙签,用处挺大,可以固定墨鱼仔等易卷曲的食品, 还可以代替筷子充当取食品的工具。准备几个碟子可以放置食品,生熟要分开。钎子、刀和网在烧烤前都要清洗干净。
若是能带上汽炉,再烧一碗可口的汤,将会为野餐增色不少。水果、果汁、酒(如果开车,一定不要饮酒)也是不可缺的,其它速食品也可以带一些,以满足不同人的要求。
野外烧烤最好能和垂钓、踏青、自行车、观鸟、观星、植物分类、无线电通联等活动一起进行,将会更有乐趣。
戴上几个吊床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特别是小孩子一定会喜欢的。如果有条件带张地席或防潮垫,坐卧都很舒服,户外用品店有售,估计在70-80左右。
带些湿纸巾和面巾纸和纸杯子。带上足够的饮用水。
带上烫伤药还是必要的,推荐山东产的紫花。
既然是野外烧烤,服装上要符合野外的环境,穿着休闲些。最好不要穿皮鞋,也不要穿化纤衣物,蹦出来的火星很容易就会把化纤衣服烧个洞。
烧烤后炉中的碳若是没有烧完一定要将其熄灭,留作下次使用,或是倒入垃圾箱中。若是找不到垃圾箱最好是将其掩埋,不要随便丢弃。烧烤后不要忘记打扫场地,保持环境卫生。若是点燃了篝火,要埋好,踩实,恢复原貌。了解了这么多东西,你要做的就剩一件事了:找个合适的天气,带是你准备的东西,出发吧!只要用心体会,要不了几次你的烧烤技术就会大涨,会了解到烧烤的真正乐趣。需要提醒的是烧烤并非是健康饮食方式,平时不要多吃。
2. “轰趴”
轰趴是英文“Home Party”的英译汉发音,其真正的含义也就是私人举办的家庭聚会。它一直是西方国家传统与主流的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类别多样,精彩纷呈,以至于现在不少西方国家更宽泛的称之为”House Party"。中国普遍的“轰趴”,可以更形象地定义为“室内聚会”或“室内派对”。因为,聚会或派对发起人一般并不是家庭主人,聚会的地点也不是在自家,而是选择相关提供聚会的商业场所,参与者也普遍是年轻人。
3. 轰趴馆穿啥样的衣服
轰趴是英文“Home Party”的译音,女仆轰趴馆即穿女仆装开家庭派对的商业场所。
轰趴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聚会方式,是一个为人们提供聚会玩乐设施的场所,轰趴馆内有许多好玩的,比起那些单一的聚会玩乐场地更能给人带来快乐。许多商家,发现了出租聚会场所的商机,大力兴建“聚会场馆”,这样的场馆就称之为“轰趴馆”,商家将轰趴馆以出租的形式,对外租给顾客玩耍,为自己获取一定的利润。女仆轰趴馆则是在普通轰趴馆的基础上添加了女仆装的元素。
4. 轰趴衣服
轰趴,不只是聚会
名词解释
“轰趴”其实就是英语“HOMEPARTY”中文谐音的简称,其真正的含义也就是私人举办的家庭聚会。兴起于美国,近年来在台湾非常流行,并逐渐传入大陆。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不一定会服水土。关于这个“轰趴”问了周围朋友不下十个了,不仅不熟,知道了几乎都认为:它不过也就是朋友间的聚会,有何特别?难道自己朋友每隔一段时间聚一聚,冠上个时尚词语“轰趴”就马上高人一等了?
吃饭、K歌、泡吧,有个车的偶尔出去晃晃,如今的年轻人号称爱玩爱时尚,其实也不过如此,一到周末还不就是这些。轰趴不仅仅是聚会,更不只是简单的吃喝,一位爱玩爱热闹的朋友向我讲述了她曾经组织过的所谓的轰趴。
某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她拿起电话来一一通知了五个最要好的朋友晚上在她家聚会,7点左右开始,费用她先垫着,结束再算清。
晚上7点左右,大家陆续到达她家,都是贪杯之人,二话不说,便开始直接进入主题:喝酒。啤酒、红酒,混在一起喝,聊得没边没际,酒倒是一直在喝。
快十点时,酒也没了,众人基本上也都喝歪了,脸红的脸红,喝挂的喝挂,于是一总结,大家散伙好了,还没尽兴的,另外组队外出继续喝,直到变成“都是夜归人”才回家。
这应该是时下温州年轻人聚会的一个真实写照吧。王小姐应该算是目前温州搞轰趴的达人了,从两三年前第一次在酒吧里搞了一个假面PARTY,在朋友圈中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后,接下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碰到节日或朋友生日,她便充当起策划人和联系人的角色,而她最津津乐道的如以头巾和童年为主题的轰趴。头巾轰趴就是大家都带着头巾出席PARTY,看谁最能将头巾带出异国情调;童年轰趴则更有趣,大家都穿回童年时的衣服,扎回童年时的辫子,还带上自己童年的照片,创意十足。王小姐介绍,她们举办轰趴的地点基本上都在酒吧或KTV包厢里,虽然曾经想过在家里,但因为人数众多,只好作罢。她也觉得温州目前像她这样策划有主题的轰趴还是非常少,多数人还是停留在吃饭聚会的概念上,没有真正意识到搞一个有主题的轰趴是非常好玩的。那怎样才算是一个完美的轰趴呢?不妨来看看。
怎样的人能当“趴主”
时下温州可以玩轰趴的可以分为两类:自己的朋友圈,还有就是通过网络论坛而认识的一群玩友。无论是哪一类,但需要一个领导者,一个能让轰趴有个好的开始的“趴主”,如果是自己的朋友圈,那他应该是这个圈子里比较爱玩但又有号召力的人,他应该是平时朋友聚会的牵头人。而网络论坛里那个人应该就是斑竹了。当然他的网络公信力也要足,不然也很难让一群没见过面的网络友人聚到一起。除了是个牵头人,“趴主”还要是个策划人,要策划活动的主题、节目安排等,一个轰趴成功与否,就看这个“趴主”有没有这个能力。
选同类当“趴友”
当然,“趴友”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举办轰趴自然是为了好玩,为了取乐,甚至有时候有点疯狂也是正常的,所以过程中最忌放不开手脚,扭扭捏捏,这只会让场面尴尬,让轰趴失去其原来的意义。
还有,人数其实也有限制的,轰趴的原意就是一场私人家庭PARTY,所以人数自然不需如酒吧般热闹喧嚣,控制在10人以内,而且最好是寻找同类,否则尴尬也是在所难免。
可以在酒吧轰趴
HOMEPARTY顾名思义就是要在家中举办。可以选一个稍有经济实力的趴友,在他稍微宽敞的家中进行一场轰趴。“趴主”可以根据主题来稍微打扮一下,增添点气氛。可惜时下温州的年轻人并不喜欢呆在家中。在走访几家小酒吧后发现,现在许多人更愿意在小酒吧里举行轰趴,只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板,他们会打点一切,而且酒吧的气氛和设备都好过家里,于是酒吧便成了朋友轰趴的第一选择地。如江滨路的151,下吕浦的天使禁猎区和蓝贝壳等几家都是时常有轰趴举行的酒吧。不过其缺点就是费用稍高,人多才可以分担。
轰趴前的热身
轰趴是一次聚会,又远远不是一次聚会,但轰趴绝对不是一次饭局。所以“吃”是轰趴过程中最不需注重的一个环节,方便的冷食是最佳选择,酒水也不宜准备的太多,否则就算众人皆醉你独醒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在进入轰趴的主题前,总要先有些热身吧。喝酒就是一个很好的热身,但是漫无边际的聊天和喝酒是不能预热气氛的,所以在喝酒的过程中自然要玩一些小把戏。猜猜五、十、十五,玩玩真心话大冒险,要么就是杀人游戏,只要是能炒热气氛的都可以,不要太过就行了。
最常见的轰趴主题
轮到最后一个环节了,该进入到轰趴的主题了。其实轰趴的主题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趴主”和“趴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任何一个好点子都可以成为主题,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个主题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够好玩。以下是几种较常见的轰趴主题。
同好轰趴
所谓同好轰趴,就是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老朋友的轰趴。这样的轰趴主题基本都围绕一些爱好展开,以恳谈和交流为主,对于一些俱乐部和论坛来说最合适不过了,每次确定一个讨论的话题,搭配点轻松自然的音乐就可以了。
复古轰趴
复古跟轰趴这两个可都是今年的时髦词,现在穿什么带什么都得讲点复古,所以来一场朋友间的复古为主题的轰趴就特别有意思。既可以是服装的复古,如以前父母的,儿时的甚至更老的穿过的压箱底的衣服都去找出来,然后喇叭裤,大波浪,用墨笔画个粗粗的鬓角,自己动动手,复古轰趴就非常有趣了。当然背景音乐也要复古点,如JAZZ、BLUES、民谣,儿歌等。
制服轰趴
小S在节目上曾说她经常和她的姐妹淘们突发奇想上演制服轰趴,而以制服或是服装为主题的轰趴是最容易操作也是最能给人带来惊喜和制造效果的,如运动服啊、学生服啊,甚至是可以各人上班时穿得工作服啊,都是轰趴的主题,而且最后还可以搞点评选,哪两个是轰趴上最出彩的,给予适当奖励,而最不出彩的那个自然是要受到大家的惩罚啦。
最后结束,别忘了一个好习惯:大家AA,所有的花费集中一下,大家该出多少就是多少,有了这样的好习惯,才会有下一次更好玩的轰趴啊。
5. 轰趴穿裙子方便吗
班集体活动主要是为了班级的每个同学都能快速熟悉,增进大家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
我在大学期间是担任班长的职务,班级聚会一直都是很头疼的事情,基本上每个学期都会举行两次或者以上的班级聚会。总结下来,我觉得大家玩的最开心的是一下几种活动:
1、班级烧烤
可以选择周末的上午,整个班级去一个烧烤场烧烤。毕竟大部分人是很喜欢吃烧烤的,所以参加的人也会很多。烧烤的时候大家就很容易说说笑笑增进友谊,甚至有男生帮女生烤东西而产生爱情 ?
那么作为学生,还是要关注一下费用的问题的。烧烤这项活动的话人均大概40-60就可以让大家吃的很好了。这里主要看班干部们的能力了。我们都是在烧烤场订烧烤台,然后去菜市场订食材饮料,让市场老板早上送到烧烤场。
2、轰趴馆
轰趴馆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费用可能会稍微多一些,一般都是在155-200左右。但是轰趴馆是增进同学们友谊的最佳方式之一。轰趴时间一般在下午4点到第二天早上,趁年轻,疯狂些,所以一般都是通宵。大家在一间屋子里一起做饭吃饭、打游戏、打麻将、唱k,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熬不住了也有房间可以休息。我们试过这样约出来玩,后面就会经常想念这种方式,以至于一起轰趴了几次,毕业了,大家也是很好的朋友。
一起做美食
一起打街机游戏
一起LOL
一起戳麻将
3、冬至、圣诞、男生节、女生节校园内的活动
冬至的时候班级可以组织一下大家一起包饺子、打边炉、吃汤圆。一般学校食堂都会提供这种服务的。冬至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可能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回家,组织这样的活动,大家都会觉得班级暖暖的。
圣诞、男生节、女生节的时候,班级可以组织大家到球场,大家一起围成一个圈坐。买点零食,租借个音响就够了。不过班干部要主持好,不要冷场,提前想好一些小游戏,小礼物。亦可以做一下交换礼物的活动,分分钟又撮合了一对。
4、外出郊游
我们曾经试过一次,到家一起报旅游团,两天一夜的海边游玩。真的很完美,然后费用其实也不是很高。这种短途旅行,一定是难忘的,以后还会时不时拿出来说一下,旅途中发生的趣事。
班集体的活动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举办什么样的活动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记住千万不要选择容易冷场的活动,不然下次活动就很难进行了,也不要忘记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哟。
6. 轰趴衣是什么
不是的。
1.香港便宜的是大品牌的衣服,相对于我们在内地买的价格便宜很多,因为有打折季,而且本身在香港的名牌店价格就低些,人民币再折合港币就更便宜了。
例如nike,AD在名牌折扣店里都是长期打8折的。再高端点的LV,Channel都便宜过在这边买。
如果你是想买名牌衣服或包包之类的,建议你去崇光百货,铜锣湾时代广场,置地广场,尖沙咀的海港城,太古广场。想要买二手名牌袋推荐米兰站,铜锣湾,尖沙咀都有。
买运动鞋建议去花园街淘一淘,那里折扣很低。
I.T品牌店也很适合扫品牌打折品,在新港中心就有一间。
购物环境非常好是不用说的,主要我觉得品牌比较齐,而且交通很方便,直接一张日租八达通都可以搞定。
2.潮牌多
基本上很多潮流牌子在内地都没有开分店,香港才有,很多年轻人会为了追求潮流时尚特意去香港购买,例如BBR,李灿森开的Subcrew,play,clot,还有我最爱的BAPE等等,虽然不便宜,但是盛在款式新潮,几乎每星期都会登时尚杂刊,基本上一旦发限量款这些店铺前面都是一堆年轻人排长队在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潮牌找,一般都分布在中环和铜锣湾。
3.如果不是追求牌子,纯粹讲实惠和平价的话,中低档类的衣服,还是去广州上下九买吧。
真心建议不用浪费精力和财力了。
4.打折季
平时衣服都有打折,但还是属暑假旅游高峰期,以及春节前,圣诞节前打折最厉害。
打折季基本折扣都会很低,但去买东西的人也相对多,偌大的商场都被挤爆了,这个要自己斟酌斟酌,不过为了买到更便宜的还是值得的。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经验。顺便说下我住深圳,广州的衣服可比东门的还便宜啊。
7. 轰趴走起
1.没有一段烧烤解决不了的事情。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就要吃烧烤;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都在吃烧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吃烧烤!
3.吃乎 胖也;不吃 馋也
4.不闻人间烟火,但食人间美味.
5.情若能自控,我一定会按捺住我那颗吃货的心
6.本来是出来夜跑的的,结果跑去了烧烤店。
7.今日烧烤好吃到停不下来
8.春暖花开踏青烧烤走起
9.生活除了诗和远方,还有烤串和啤酒!
10.对吃货来说,这世上唯一不能吃的就是亏。
11.出来混,总是要胖的
12.如果在意体重那就对不起这段烧烤了
13.烤翅一对 快乐加倍
14.爱吃不是我的错,但是要长胖就是你的错了。
15.世界那么大,我们去吃吃看
16.啤酒烧烤小龙虾,空调凉席大西瓜
17.烤翅一对快乐加倍好吃的东西要吃进肚子里
18.一寸光阴一寸金多烧两串牛板筋
19.天天都想着减肥的人偏偏生了一张吃货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