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色彩搭配 > 正文

傣族服饰短衣搭配(傣族服饰短衣搭配图片)

1. 傣族服饰短衣搭配图片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

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供待客之用。

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 到傣家作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

走上竹楼入座后,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

二、傣族的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红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妇女发饰均很讲究,梳高发髻,并在发髻上插缀鲜花;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

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2. 傣族服装裁剪图

统裙是中国傣族妇女的传统服装,又作“桶裙”、“筒裙”,佤族、德昂族、景颇族的妇女也穿用。

统裙出现很早。唐人樊绰著《蛮书》载:傣族妇女“披五色娑罗笼”,指以娑罗布做的统裙或衣服。明人李思聪著《百夷传》载:“妇人……身穿窄袖白布衫,皂布桶裙,……贵者以锦绣为桶裙,其制作甚陋。”明《景泰云南图经》也说傣族妇女“衣白布窄袖短衫,黑布桶裙”。这是对“桶裙”一词的最早记载。

最初的统裙是以木棉为原料纺织的娑罗布(又称“桐华布”、“吉贝布”)制作的。统裙有长短二种,长者自腰腹及脚背,约3尺;短者自腰腹及膝盖,约2尺。通常先将土布织成方幅,然后稍加剪裁,缀联两头,成为桶状。裙上横向织有花纹图案,或染成各种颜色,表现出傣族妇女独特的审美情趣。

3. 傣族服饰短裙

一片是泰族裙子怎么穿 ?把裙子裹在身上,细上戴尔就可以了

4. 傣族服装效果图

傣族服饰的穿戴教程如下

第一步,把脚伸进筒裙里,然后抓住筒裙的头部,拉至腰间,,把筒裙拉撑调整方向,向另一边拉;

4、第二步,另一只手拉住筒裙头往腰部的另一边拉;

5、第三步、整理一下,注意筒裙的褶皱线要垂直,而且如果穿传统上衣的话要和上衣的系带打结处在一条线上;

6、第四步、拿出绳子,准备固定裙头;

7、第五步、用绳子在裙子中央处打结固定;

8、第六步、打结固定完毕;

9、第七步、将绳子上方的裙子部分往下拉,遮住绳子;

10、第八步、整理一下裙头,完工。可以在裙头加银制腰带,加以固定

5. 傣族服饰穿法图片步骤

1、穿裹胸的时候里面建议要搭配那种隐形的文胸,这样避免了肩带的尴尬,而且穿起来服帖,更好展现裹胸的效果。

2、建议贴双面胶试试,又或者可以使用加厚的裹胸起到撑起效果。

3、有时候穿裹胸会掉是因为一件裹胸穿的时间太久,会松动。所以建议一个月换一次。

4、还可以自己动手加个肩带,隐形肩带、蕾丝肩带、或者可爱的肩带等都是可以解决掉落问题的。

5、有时裹胸往下掉是因为撑不起来,这时也可以往胸部塞些海绵之类的填充物撑起裹胸。

6. 傣族服装款式图

傣族服饰的标志是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身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筒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筒裙短上衣,色彩艳丽。

7. 傣族服饰短衣搭配图片男

一、女性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称为“花腰傣”、“大袖傣”等。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妇女用长达丈余的特制花腰带系筒裙,由此而得名“花腰傣”。

她们的服装以黑色、红色基调为主,贴身的短褂长及上腰部,领口用细银泡拼成上下交错的菱形图案,腰间装饰长达五、六米的绣花腰带,头戴尖顶“鸡枞”斗笠帽,帽沿上翘。

“花腰傣”独具魅力的头饰、服饰,与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滇国青铜器上的人物十分相似,有着椎髻、短襟衣、筒裙等共同特征,证明了两者之间的一脉相承 。

二、男性

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

8. 傣族服装搭配什么鞋子

1、傣族女童服饰特点

傣族女童一般上身穿白色、天蓝色或绯红色紧身内衣,外面套以大襟或对襟的圆领窄袖短衫。这种短衫独具特色,袖管又细又长,紧贴胳膊;衣服的腰身又细又短,腰背处有一小部分外露,下摆较宽而大。下身穿颜色艳丽的筒裙,长及脚面。有穿鞋的习惯,常见的有尖花鞋、朝鞋和拖鞋。她们一般都将长发盘结于头顶,插上一把月牙梳,有的还戴上一块花头巾,形象婀娜多姿,优美动人。

9. 傣族服饰短衣搭配图片大全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10. 傣族服饰短衣搭配图片女

傣族妇女一般穿短衣和统裙,男子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出门在外下穿大裤脚,在家偶尔也穿统裙,过节日用布料包头戴上礼帽,显得潇洒大方,节日隆重。节日女人穿上统一的短衣统裙,结过婚的妇女用枕巾包头,配上头饰和首饰,小卜哨(也就是沒结婚的小姑娘)则用头花来装饰

11. 傣族服饰款式图

穿着习俗:

1、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还凭借权势,随意凌辱农民妻女。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

2、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未婚青年在节日里或盛会场合“串不少”很盛行。流行招赘上门的习俗。傣族举行婚礼时,都要有隆重的“拴线”仪式,由老人用洁白的棉线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把两人的灵魂拴在一起,并祝福新婚夫妇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3、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4、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背部,一般文一条腿需两天,文全身需七至八天。

5、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傣族禁忌:1、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2、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3、卧室是不容许外人窥看的,过去的习俗规定,若主人发现外人窥看主人的卧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因此,游客无论到傣家参观或做客,千万不要因神秘感而窥看主人的卧室,虽说然现在打破了过去的俗规,但窥看傣家卧室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2010年潮流服饰搭配?

佩带耳环与服饰搭配的讲究

男人冬天服饰搭配(冬季男生服饰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