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冠状病毒的主要类型
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目前的科学分类中,把病毒列入微生物。在自然界所有生物中,分类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微生物有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冠状病毒是病毒的一种。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只有两个结构,一个是遗传物质内核,另一个是包在外面的蛋白质外壳,这个外壳类型决定病毒侵染寄主细胞类型,所以不是所有生命都会被所有病毒感染。
还有其它结构的病毒,如朊病毒,其结构就是一种蛋白质,比如疯牛病病毒。
细菌才是原核生物,因其主要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因此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称为原核生物。
2. 冠状病毒有几种类型
现在人们看到“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名字就有点恐惧感,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小小的病毒竟然能掀起席卷全国的这么大一场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正式名字,关于这种病毒、病毒造成的肺炎以及这次疫情的叫法都不统一。
以这种病毒造成的肺炎为例,常见的叫法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肺炎、新冠肺炎、武汉肺炎、甚至还有叫野味肺炎的,等等,但是有些名称给人的感觉不是很恰当。比如使用最多的“新型肺炎”这个名称也有其不合理之处,因为前面的“新型”两个字代表的是一种以前的肺炎不一样的,是新式的肺炎病症,那么如果再有一种以前没有出现过的肺炎又该怎么称呼呢?所以只将其称之为新型肺炎是不合理的。
在2020年2月8日,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新型肺炎的暂定名称,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
这样一来,这场肺炎疫情也就有了官方定名了,今后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也可以叫做“新冠肺炎疫情”,英文简称就是“NCP”疫情。
那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呢?它也应该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了,起先,这种病毒的临时编号为2019-nCoV,后来通过对这种病毒深入的研究,发现它可能源于2003年时出现的SARS病毒,但两者并非同一种病毒,但病毒学家认为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有一种渊源关系,属于SARSr--CoV病毒家族中的一员,具有高度亲缘性,因此还被叫做为“SARS-CoV-2”。
就在2月11日,因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也有了正式的名字,世界卫生组织当日在日内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 此英文缩写象征着它是2019年发现的新型的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其具体的解释为:COVID是冠状病毒的英文词组缩写,起含义为“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疾病发现的年份是2019年。
对于为什么要叫这样一个名字,世卫组织在推特上发文解释称,根据世卫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粮农组织之间商议的准则,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与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人群无关的名称,而且这个名称要可发音且与疾病相关联,所以就以COVID-19命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了,该名称还被认为提供了用于命名未来任何冠状病毒的标准格式。
参考资料:
1,《环球时报》2月12日文章《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命名为“COVID-19”》
2,《光明日报》2月12日文章《世卫组织:新冠病毒命名为“COVID-19”,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账号2月8日发布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
4,《人民日报》2月8日文章《新冠肺炎!名称更简化,动员更强大》
3. 冠状病毒的概述
2000年以来,一共发生4次全球性的疫情。
全球性疫情大流行是指传染病流行范围广超过国界或洲界,达到的传染病人群传播的最高级别。疫情爆发是指疾病在某人群中短时间内大量发生,有一定的聚集性。例如出现在局部地区的疫情。
2000至2020年,20年间来共发生过4次全球疫情,平均每5年发生1次。疫情均由冠状病毒的不同亚型引起的。
疫情概况:
1、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截至2020年3月12号已经波及至少114个国家。
2、2009年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大流行,共造成约1.5万人死亡,疫情波及国家和地区214个。
疫情流行趋势图。
3、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症爆发,疫情波及中东地区国家、韩国等25国。病毒学家推测这种病毒可能源自于蝙蝠,也有研究认为病毒来源于骆驼。
4、2002-2003年中国SARS爆发,疫情波及亚太地区、国家、韩国等36国。疾病的病原体被认为是从果子狸传播到人类,鼬獾、貉和家猫也被发现是SARS病毒的宿主。SARS冠状病毒很可能起源于蝙蝠,并直接传播给人类,或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
除此之外,我国还发生过以下重大灾难:
近年来我国重大地震灾害:
新疆和田7.3级地震 时间:2008-03-21 06:33
西藏阿里6.9级地震 时间:2008-01-09 16:26
汶川地震8.0级地震 时间:2008-05-12 14:28:04
玉树地震7.1级地震 时间:2010-04-14 05:39:57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山洪灾害事件:
2002年6月8日,陕西省佛坪、宁陕等县突发山洪、泥石流
2004年9月初,四川、重庆发生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
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沙兰河上游突降罕见特大暴雨,山洪暴发
2006年6月12日夜至13日凌晨,贵州省望谟县突发山洪
2006年7月14日至17日,湖南东南部、广东东北部、福建南部受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影响引发超强度暴雨
2007年7月29日,河南卢氏县普降大到暴雨
2007年8月7日,陕西安康市汉滨区和岚皋县突降特大暴雨
2010年7月26日,云南贡山泥石流灾难
2010年8月7日,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
中国重大火灾:
河南洛阳东都商厦“12.25”特大火灾事故 (2000年12月25日 特大火灾)
焦作“3.29”特大火灾事故 (2000年3月28日夜至29日凌晨3时 火灾)
中国重大冰冻灾害: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遭受了多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天气。
中国重大洪涝灾害:
2007年6月以来,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区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淮河流域更遭遇53年来第二大洪水
4. 冠状病毒分为几类
第一,老年人,为什么老年人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对偏低,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老年人的免疫力就更脆弱了,稍微脱一件衣服都可能受凉,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最易盯上老年人,而且年龄越大,感染的风险可能越高,所以如果你是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第二,有慢性病的人群,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是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你也要注意,因为慢性病越多,体质可能越差,这类人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往往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可能导致的死亡率会更高。
第三,免疫力差的人,免疫力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良好的免疫力不仅能让我们抵抗细菌,病毒,还能帮助我们预防癌症,一个人的免疫力一旦下降,后果往往很严重,很多人认为,只有老年人免疫力才会下降,这是不对的,一个人在受凉,熬夜,劳累,巨大的工作压力下都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不良因素,时刻让自己的免疫力保持在最佳状态。
5. 冠状病毒的种类
犬冠状病毒病是由犬冠状病毒引起的,犬冠状病毒可感染所有品种和各种年龄的狗(以幼犬受害严重),使狗产生轻重不一的胃肠炎症状,临床上出现频繁地呕吐、腹泻、沉郁、厌食,临床症状消失后14~21天仍可复发,是目前危害狗狗健康的一大传染病。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主要是由于接触了病狗排出的粪便及污染物所致。病毒在粪便里存活6~9天,污染物在水中可保持数天的传染性。犬冠状病毒可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的抗血清发生反应,说明二者可能是一组病毒。该病毒对热、紫外线和一般的化学药品敏感。
一、临床症状
本病传播速度快,几天后可蔓延全群,潜伏期1-3天。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有的无明显症状,有的可呈现致死性胃肠炎症状。病犬表现嗜睡、衰弱、厌食,初期可见有持续性数天呕吐,随后出现腹泻,粪便呈稀粥样或水样,粪便为黄绿色或桔红色,恶臭,有时粪便中混有少量粘液,有的粪便中可有少量血液,病犬表现高度脱水,消瘦、眼球下陷、皮肤弹力下降,发烧或不发烧,白细胞减少,迅速脱水,死亡。随着日龄的增长,死亡率降低。有的病例不表现临床症状。犬冠状病毒常和细小病毒一起混合感染。
二、临床诊断
临床上常用冠状病毒试剂盒,当有阳性结果出现时结合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冠状病毒感染。
临床诊断
三、临床治疗
1.对症:止吐,止血,止泻。
2.支持:输液补充体液及离子。
3.特异:注射冠状病毒单抗,干扰素及升红细胞升白细胞药物。
4.控制继发感染:运用抗炎药物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总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狗狗的康复几率,所以各位家长在狗狗出现拉吐症状时不要在家盲目用药,需要带到医院进行细致的诊断。还有一点就是带小家伙们到医院打预防冠状病毒病的疫苗。
6. 冠状病毒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